- 深度領導力:重塑自我、終身成長的行動指南
- 陳瑋
- 1091字
- 2021-02-04 16:29:43
第4節 人工智能時代成功人士的兩大能力
著名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說:“未來人類要準備好,每十年要重塑自己,扔掉自己過時的知識、技能、經驗、假設和人脈,重新來過。”
可怕嗎?可怕不可怕都得過下去!
你相信這種預測嗎?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
而且,我相信,可能每五年我們就要重塑自己,等不了十年。
問題是如何重塑呢?
赫拉利說,未來世界的人需要兩大能力:一是控制情緒穩定性的能力,二是修煉高情商的能力。
我覺得他已經看見,未來世界很多人會發瘋、會抑郁、精神會崩潰!因為受不了世界如此劇烈的動蕩,個人生活又如此徹底地被顛覆。
在這種情況下,人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去保持內心平衡;失眠的人更多了、高度焦慮的人更多了、憤怒的人也會越來越多!人際關系也將遭遇重大挑戰,所以保持情緒穩定和提升情商至關重要!
我把這兩種能力稍微修改了一下。我認為,未來世界人最重要的兩大能力就是認知的敏捷性和情感的敏捷性。
情感的敏捷性剛才已經涉及,這里稍微多講一點認知的敏捷性。
世界變化快,問題層出不窮,因此人要擁有一計不成、再生一計的能力。遇到任何問題和困難,都能積極開動腦子,見招拆招地解決問題。這是所謂認知敏捷性之一。
認知敏捷性之二,就是超越邊界、切換自如而不糾結。如果律師當不成了(未來可能機器人會取代很多律師),能不能不糾結,不要老是像祥林嫂一樣抱著老黃歷不放,總說著“想當年/辦過大案/名震京城”之類的話?過去的故事過時了,沒用了!馬上蹲下身子學編程行不行?
這就意味著,人需要勇于卸載自己原有的操作系統,全面升級甚至重裝操作系統而不糾結。
認知敏捷性之三,就是與機器人互相接納、相互欣賞,甚至互聯互通。要做到好漢不提當年勇!不要說你們這些家伙都是我們搞出來的!你們搞出來的又咋樣?機器人在計算、寫作、琴棋書畫等方面早已全面碾壓人類,不跟它合作,又能怎么樣!人啊人,咱就不糾結了,跟機器人一塊好好過吧!
再說,等腦機接口技術突破之后,我們不想跟機器人一起過也不行啊。
認知敏捷性之四,就是要更善于審時度勢、見微知著、洞察秋毫、靈活應變。
除了認知敏捷性之外,情緒敏捷性也需要大大提高。著名心理學家蘇珊·大衛(Susan David)建議,當我們遭遇所謂負面情緒時,不要逃避,不要拒絕,而要接納與認可,把這種負面情緒看成一種重要的數據,讓自己產生深刻洞見的數據。
因為當我們試圖忽略或回避負面情緒時,這些情緒其實并沒有走開,而常常會以更猛烈的方式來影響我們的生活。
我們需要做的是咀嚼并消化這些負面情緒,把痛苦、沮喪、挫折感當成自我探索的指引,并從中獲取更強大的能量。
當我們以一種更好的方式來引導我們的內在體驗時,我們就可以更好地駕馭自己、駕馭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