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安寧了,風也輕輕地呼著,但大地仍舊黑沉沉的,只有天上的雷王不時閃出一絲兒光亮,有時耍它一下威風,劈下森林來,森林就起了大火,人們這才有光亮。
大家來找布洛陀商議,不能老等天上的雷王來給光亮呀!我們也得找找法子把光亮帶回人間啊,總不能一直仰人鼻息茍且。于是,布洛陀決心造太陽。
布洛陀和大家圍在一塊兒共同商量這個計劃:我們要造什么樣的太陽哩?哪怕吹破天也得有著個藍本。
甲人小小聲嘀咕:造一個像量米筒那樣小的就可以了,每家每戶還可以帶回家中烤烤哩,就規定一家一天。
乙人向來和甲人不對付,當機立斷:造一個象三角灶的圓圈那么大才好。熱烘烘的照著大家豈不更好?何必再去揪著那屬于自家的那天哩。
乙人說完向嘴里沒個休息的甲人投去得意一笑,那樣子活脫脫三角灶圓圈大的太陽已經握在他手心似的。
布洛陀卻沒有因此盲目樂觀,而是略嚴肅地撐著下巴,這是他一貫的思考方式:造成這種東西怎么掛到天上去呢?
大家又在想,絞盡腦汁地想,也不知是誰眼尖看到火塘上面吊著烘烤東西的竹籃,便說:“就造個象這東西一樣的吧!”
于是,布洛陀便去女媧河里找來黃泥巴細細合著,女媧河是他們那兒象征神性的河據說古時女媧娘娘就是在那河邊捏造出了他們的祖先,他們的祖先經過繁衍這才逐漸地有了他們,布洛陀捏出一個象吊籃那樣的東西,拿到火里去燒,待到吊籃被燒得紅通通的時候,就找來一根鐵鏈把它捆綁住,拖到高山頂上,操縱著他粗壯有力的臂膀向天上用力一甩,那竹籃似的東西便被拋向天空,掛在天上了。可這太陽被天上的風稍稍一吹,發著慘白的臉孔,沒有一點光芒,人們還是沒能得到溫暖。
大家失望極了,就又來找布洛陀。
布洛陀略一思索:要到海里去找蛟龍,扯它的眼眉和眼睫毛來才行。
于是,大家前蹄不沾后腳,忙乎著到海里見到蛟龍,便擒住它,三兩下扯下它的眼眉和眼睫毛來給布洛陀。
布洛陀又合著精心挖來的黃泥巴,照著火塘上烘烤東西的竹籃又搓成一個,把蛟龍的眼眉和眼睫毛在竹籃周圍貼住,又拿到天火里去燒,待到燒得紅通通的時候,又拿一根鐵鏈來捆綁,拖到山頂上,向天空用力一甩,又把它拖到天空掛上了。這回,這個用蛟龍眼眉和眼睫毛貼邊的東西便在天上發出萬道光芒來,絲絲沁入人們心田,這下人間不但有光亮,而且也得到溫暖了。
至于前邊那個臉孔慘白的東西就是月亮,它靠反射太陽的光亮在夜間照料晚歸的族人,后面這個有光芒的東西就是溫暖的太陽了。
經過這么一樁事,大家都樂開了花,白天夜晚都有光亮了,大家唱著跳著奔到布洛陀的住處以此來感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