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品牌:解密中國市場品牌建設與增長之道
- 王婧
- 3048字
- 2021-02-04 18:28:38
NEIWAI內外與女性
從最初的女性公益論壇,到自2018年起以杜鵑、譚元元、麥子為主角的“我的內外,你都了解”系列影片,延續至2019年系列紀錄片“在人海里”, NEIWAI內外持續關注并聯結具有多元生活狀態的當代女性。品牌對于當下女性生活的記錄,以顆粒度更細,更真實的方式展現了人海中鮮活的生命和動人的力量,而非只是發出“真實多元”的宏大命題下政治正確式的宣言。

“我是______,也是我自己”
2019年,NEIWAI內外請到了杜鵑、譚元元、麥子三位女性本色出演了三支系列廣告片:我是____,也是我自己。影片刻畫了三位專注于本職工作,也熱愛與自己相處、探索世界、享受生活的女性故事。
杜鵑——“我是劇中人,也是我自己”
“膠片開始轉動,演員悉數登場。
光影變幻,真假莫辨。
似乎難免在角色里,隱藏真實的自己。
而一些時刻,我們會發現,角色與自己,早已難分你我。
像是經歷了一場旅行,帶著如臨的心境,我們走進劇情。
空氣是真實的,聲音是真實的。
我們引導著自己,去往想要去往的方向。
點點滴滴被記錄下來,呈現在熒幕里。
我們努力工作,也享受獨處。
這些不被辜負的時光,像是印在膠片里。
隨著一聲清脆的咔嚓聲,定格在時光里。
人生如戲,旅途漫長。
我們飾演他人,也成為自己。
I will cherish my visit here, in memory, as long as I live.
(我將會永遠懷念訪問此地留下的回憶。)
我是杜鵑,是劇中人,也是我自己。
多慶幸,我的內外,你都了解。”

譚元元 ——“我是舞者,也是我自己”
“I always wonder If I weren't a ballet dancer, what would I do, where would I be, what my life is going to be like?
我時常想,如果沒有成為一名芭蕾舞者,我會做著什么,身在何處,過著怎樣的人生?

Muscle memory is awfully short, so I have to keep practicing the same move day after day, again and again, to perfection.
肌肉記憶元必想象的短暫,所以我需要反復、反復、再反復,練習同一個動作,直至完美。
While back to my daily life, I always look for things that are fresh, inspiring and different.
日常生活卻很少重復,我會更多地尋求新鮮、有趣、與眾不同的事物。
Once a dancer, forever a dancer.
一日舞者,終生舞者。
It's the kind of life that consumes you in a very intense way. Sometimes it is not pleasant, sometimes it is painful, but nevertheless, it is inevitable.
這是一種極熱烈的消耗、沉浸、實現自我的人生,傷與痛,無可避免,亦無所畏懼。
I am Tan Yuanyuan. I am a dancer, and I'm myself.
我是譚元元,是舞者,也是我自己。”
麥子——“我是記錄者,也是我自己”

“感知這個世界的方式有許多種,傾聽它,走近它,透過手中的鏡頭去記錄它。
直到有一天會發現,我們去過的地方、看過的風景、遇見過的人,都會存儲在我們的記憶里,直到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在大部分的時間里,我們的生活都是由一些瑣碎而微小的細節組成的,正是因為這些片段,積累出了生活本身的模樣。
它或許是一束午后的陽光、一次邂逅,或許是一本書、一個動人的故事,或許是一段音樂、一幅畫、一次傾心的交談、一個會心的微笑……
這些都會成為紐帶,讓我們對生活賦予情感。
而有一天我們會發現,我們經歷的一切,都有著潛伏已久的來由,只是我們從未發現。
無論是我們經歷的愛,還是成長,都會無盡地被延續,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存在著。
生活給予我們的饋贈,總藏著細枝末節。
無論挫折,還是幸運,都會讓我們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我是麥子,是記錄者,也是我自己。
多慶幸,我的內外,你都了解。”
“她一個人住”
2019年10月,NEIWAI內外推出“在人海里”視頻專欄中的第一個主題系列紀錄片 “她一個人住”,述說了獨居女性們的生活故事。
NEIWAI內外成衣設計師Kerry
關于一個人住的寂寞,她說:“做飯的時候肯定不能完美地把控到一個人的分量,做多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個時候如果有人可以一起分享的話,就是很完美的一個ending(結局)了。女生有時候可能有一種執著吧,這個生活可能在別人眼里有一點笨,但是自己還是覺得很滿足,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成長的經歷?!?/p>

從香港來到上海獨自生活,暫時放下作為女兒、姐姐、女友的其他身份,專心做自己的設計師Kerry。她享受獨居所帶來的那種可以掌控自己人生的安全感。

時裝插畫師 邵邵
“如果你想跟別人好好相處,首先要學會跟自己相處。你不管愛過多少人,跟多少人心意相通,到生命的終點時,你會發現,這一趟人生,終究是自己來,自己走的。”

從小在外求學獨居,卻只是為了滿足母親的期待。考研交白卷,是決定不再向外追求認可和贊賞。挨過抑郁癥與乳腺癌,跌跌撞撞從低谷中爬起,才慢慢學會去面對、接受和放下,找尋真正的自我。
“一息一汗”
同期,NEIWAI內外邀請芭蕾、瑜伽、普拉提等各類運動中的專業導師,擔任NEIWAI ACTIVE運動大使,并啟動了“在人海里”第二個主題系列紀錄片“一息一汗”,記錄每位大使在運動練習的過程中學習接納自我、超越自我、拓寬生命邊界的人生故事。

Ballet Fit明星教練Cathy
當嫁為人婦便相夫教子、歲月靜好的少女幻想破滅之后,努力經營舞蹈工作室、照顧好自己和孩子,讓她找到更大的價值。
“一個婚姻的結束只是一個章節的結束,從來都不是說這是一個錯誤,或是一個失敗。
這段婚姻過后,我才覺得,唉,Cathy(自己)還不錯哦。
現在的時間是最好的,我沒有比像現在這樣更愛自己、欣賞自己和尊重我自己?!?/p>
“沒有一種身材,是微不足道的”(NO BODY IS NOBODY)
2020年2月底,NEIWAI內外發布了“沒有一種身材,是微不足道的”(NO BODY IS NOBODY)品牌大片與幕后紀錄片。平面大片由獨立攝影師羅洋掌鏡;長達14分鐘的紀錄片走近、傾聽了6位不同身材的女孩正視自己身體的過程,旨在展現多元之美,打破對美的固有印象。

在傳統和單一審美觀念中,女性的身材和形象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那是男性視角中的完美女性。NEIWAI內外希望通過這個影片告訴女孩們:沒有一種身材,是微不足道。鼓勵女孩們走進自己的身體和內心,探索并認可真實多元之美。

奶瓶
以前的奶瓶為了保持皮膚白皙而不敢曬太陽。現在的她覺得“小麥色看起來又健康又美,我很喜歡”。
從壓抑個性到釋放自我,轉折點出現在她第一次沖浪??吹胶_叴蠓秸宫F自己身材的人們時,她驚覺“為什么不能接受自己真實狀態下的身體呢”?
現在的她喜愛和欣賞自己——“不管有沒有爆炸頭,都是焦點?!?/p>

馬姐
年輕時出演過知名文藝電影的馬姐,曾因無法直面眼角的皺紋而選擇醫美,但后續痛苦的過程讓她思考到底“什么是美”。
既然皺紋不可逆,那就讓皺紋有意義。她想,即使因為大笑,皺紋愈加深刻,但如果能夠自由展現當下發自內心的快樂,誰又能否定這其中的美與酷呢?

奈未
作為想要孩子但沒有選擇結婚的單親媽媽,她說:“比起結婚,我想得更多的是和孩子一起的生活?!?/p>
她不為生孩子前完美身材的改變而惋惜,而是驚嘆于孩子為她帶來的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有毒的水母在她腿上留下了疤痕。她說,這是宇宙饋贈的刺青。

JULIE
青春期的Julie不太敢跳繩和跑步,胸會抖,同學們會笑。
20多歲的她依舊左右為難——“稍微保守的打扮看起來就像30歲左右,顯得很成熟;穿得比較暴露呢,真的會有人說騷浪賤?!?/p>
現在的她努力尋求的是自我認可,那是一種與外在無關的肯定——“我是一名攝影師,我更在意自己能不能拍出有意義的作品?!?/p>

熱力
她經歷過反反復復的減肥過程——高強度運動、節食、催吐,不斷反彈,深陷泥潭……
一次,朋友說她的肚子鼓鼓的像個蘋果,好可愛。她開始仔細觀察自己的身體,開始覺得“好像也沒那么糟”。
參與這個項目,她想把正視自己身體的力量帶給那些覺得自己的身體“不符合這個世界要求”的胖女孩。

GEORGINA
沿著Georgina后背的脊柱線,有一條幾十厘米的疤痕。那是她13歲時為了矯正后天性脊柱側彎而接受的手術所遺留下的。
“手術的麻醉過了后,是實實在在的痛,但我忍過去了。相比之下,現在遇到的困難都不算什么。”
到今天,她從心底里喜歡這個印記,將它當作自己獨屬的“大花臂”——“它讓我變得更加特別,也更加自信。”
每當生活工作中特別累和不開心的時候,她就會想一想13歲時那個勇敢的自己。通過自信地展現自己的疤痕,Georgina也想讓其他有疤痕的人覺得“一切沒那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