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本5000年:資本秩序如何塑造人類文明
- 彭興庭
- 959字
- 2021-01-29 11:30:46
希臘式耗散
在農業文明中,人口因追逐土地而高度分散、孤立,缺乏互動。
相對來講,商業社會更加開放,與外界的能量、信息交換更頻繁。
古希臘商業貿易特征,令相當部分的人口脫離農業,集中到城市生活。人口聚集形成城市,可以降低生產和交易成本,促進社會分工,加快專業知識的積累、傳播。大量能工巧匠、專家學者集聚在一起,他們相互接觸、來往、交流、切磋,碰撞思想的火花,改良社會制度,創造新的技術。
城市是一套復雜的系統,它的生長指標不是按照簡單的線性法則,而是以指數來衡量。比如說,一個1000萬人口規模城市的創造力,不是100萬人口城市的10倍,而可能是20倍甚至50倍。
通過城市化和專業分工,在資本的催化下,古希臘通過與周邊農業帝國的交換,建立了一個相對較小的、以資本為紐帶的耗散型結構體系,第一次擺脫人類原始的增長方式,踏入非線性的內生型經濟增長模式。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約塞亞·歐博發現,公元前800—前300年間,古希臘經濟規模相對于人口總數增長了10-15倍,人均消費翻了一番。這樣的增長在今天不值一提,但相比其他古代經濟體,已經非常驚人。
發達起來的希臘城邦,哲學家們白天在廣場辯論,晚上觀測星象,不但有自己的實驗室,還有研究助手。
人類的真正價值在于覺醒和思考,而不只是生存。
古希臘相當于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全境只有幾百萬人口,卻在天文、數學、航海、貿易、殖民、哲學、藝術和社會組織方面,均獲得杰出成就。
在數學方面,歐幾里得編寫《幾何原本》,實現了幾何的系統化;在醫學方面,希波克拉底把醫學從宗教迷信中解脫出來,奠定了歐洲醫學的基礎;在物理學方面,阿基米德發現了浮力定理,并建立了計算球體、圓錐體等的一般計算公式,在深刻理解杠桿原理的基礎上,他還發明了許多機械裝置;在地理學方面,畢達哥拉斯提出球形大地說,埃拉托色尼用幾何方法算出地球周長,創立經緯網絡,為哥倫布地理大發現提供極為重要的理論知識。
更重要的是,古希臘的哲學家們建立了批判性科學思維的傳統。他們懂得用實驗的辦法,從事抽象思考和發明創造。
這正是近代科學革命和文藝復興的源頭。
古希臘適應自己的地理稟賦,站在周邊農業文明的肩膀上,建立了以工商為導向的城邦國家,培育了一種全新的文明——商業文明。通過航海、貿易和海外殖民,古希臘迅速集聚大量財富,也埋下了現代金融、現代政治、現代科學的思想和方法論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