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本5000年:資本秩序如何塑造人類文明
- 彭興庭
- 1279字
- 2021-01-29 11:30:46
羅馬崛起
羅馬本是臺伯河畔的一個毫不起眼的小鎮,既不臨海,也不靠山,只有為數不多的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后來,有一群來路不明的光棍聚集到了這里,共同推選出一個“山大王”,忙時種田養豬,閑時打家劫舍。
對于忙著做生意的希臘人來說,偶爾也會路過羅馬,但這個地方絕對不是漂泊的盡頭,而只是個單薄的驛站,吃過,睡過,第二天踏上新的旅程,就會不再記得。當時,希臘人已在意大利建立了多個殖民地,比如南部的塔蘭托和錫拉庫薩,相比這些繁華的商業城市,羅馬就是一個土里土氣的“村姑”。
就這樣,這個無人問津的小山頭,安靜地度過了近300年的時間。
羅馬王不過七代,與雅典類似,羅馬后來也取消了國王這個稱號。古羅馬最后一個君主叫塔克文,此人實在太混蛋,窮兵黷武、奸淫擄掠,導致民怨沸騰。公元前509年,羅馬人民大起義,把塔克文趕出了羅馬城。從此,沒人愿意背負“國王”這個可恥的名稱,羅馬進入共和政體,迎來與雅典相似的執政官統治時代。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證明羅馬此舉在模仿希臘雅典,但此后的歷史,羅馬確確實實開始照搬照抄。
他們從希臘人這里學得了字母表,略作改變成為拉丁字母。他們把希臘諸神一一請進自己的廟宇,頂禮膜拜之余,順便給這些神仙改個名稱,安排一些新的工作。他們派出使團,在雅典和斯巴達游歷,學習古希臘的法律和政治。
他們原樣拷貝雅典的等級制度,進行人口普查,按財富劃分社會等級。比如,規定進入元老院的財富標準是25萬便士,進入騎士階級的財富標準是10萬便士。只有擁有足夠的資源來為士兵和馬匹付錢,才能有資格參與政治生活,沒有達到財產要求的,將被剝奪職位。
當然,他們也很快學會使用古希臘強大的金融工具。
古希臘是一個商業社會,主要通過資本運作支持遠洋貿易,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但很長一段時間里,羅馬除了種田打獵,就是攔路搶劫。
羅馬把從希臘學到的資本知識,充分運用到了他們的掠奪事業中。軍隊需要報酬,需要食物,需要被長途運輸到遠離羅馬的地域,這些都是極大的開支。為此,羅馬通過貨幣經濟,發展出了復雜的金融工具,比如銀行家匯票、包稅人公司等,用來處理跨期交換,促進資本形成和控制不確定性。在羅馬,打仗不僅是你死我活,還是一項能獲得巨額回報的投資。羅馬執政官一聲吆喝,騎士們穿上盔甲,騎上戰馬,就去外邦掠奪財富和人口。
與兩河流域的亞述帝國相比,羅馬不但好勇斗狠,它還很有文化。
在羅馬,所有的政治力量都建立的財富基礎上。羅馬人普遍認為,財產的基本形式是私有,公民的一切財產都應該得到保護(僅限于羅馬公民)。為此,羅馬制定了大量法律,用于規范社會活動。在羅馬,法理學變成了一門真正的學科,法學家們享有盛名。為了規范政治家們參與企業活動,前218年,元老院還制定了《克勞迪法》,以阻止元老院議員通過政治優勢來獲取經濟利益。
德國著名法學家耶林說:“羅馬帝國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
憑借強大的軍隊和資本工具,古羅馬站在古希臘的肩膀上。公元前338年,當希臘聯軍被馬其頓揍得鼻青臉腫的時候,羅馬已經成為當時意大利半島最大的國家。公元前146年,羅馬人征服了希臘,希臘正式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