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卷首語 FROM THE EDITOR


商業模式
新結構



去40年里,上市公司模式是否合適一直處于爭議中。這種可以有效地讓私人投資者手中的資本流動到企業,從而創造價值的模式是近一百年來主要的商業結構。批評者們認為,如今資本市場的交易比以往更頻繁,這種模式會鼓勵高管日益關注短期利益,目光變得狹隘,一心惦記自己的股票薪酬,對激進型對沖基金感到恐懼。這種模式的確有問題:從1997年到2015年,美國上市公司數量減少了一半,而標普1500公司里受控公司(即有一個主要股東或主要股東集團的公司)的數量在2002年至2012年間增加了31%。上市公司減少趨勢很好地解釋了這種模式無法再滿足其重要利益相關者基本需求的原因。那么可以取代上市公司成為主流商業模式的新結構又是什么呢?

在本期聚光燈文章《是時候取代上市公司了》中,多倫多大學羅特曼商學院前院長羅杰·馬丁(Roger L. Martin)考察上市公司的衰退,指出專業管理者是不完全代理人,假如任其自行發展,他們就會傾向于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從而難以滿足關鍵利益相關者,即退休投資者與知識型員工的基本需求。因此我們需要一種真正關注長期發展的模式。作者在文章中建議,可采用轉為員工持股計劃加上一個或多個養老基金的所有權模式,將公司治理重點放在保證長期利益上,不要太關注短期的股價波動。這種模式可以滿足退休投資者和知識型員工這兩個群體的主要需求,同時保留上市公司結構的益處。長期企業既可以引導退休金流向投資,在20年至30年后產生高額回報,又可以鼓勵身在富有活力的知識密集型行業的員工積極創造產生回報所必需的價值。

但在《別被妖魔化的短期主義嚇到》一文中,哈佛法律教授盧西恩·別布丘克(Lucian Bebchuk)給出了對立觀點。他認為,對于高管一味關注短期財務結果的擔憂太夸張了,而且一般沒有數據支持。文章中,別布丘克批評了希望保護高管免受維權投資者影響的“企業隔離”,表示我們不應該被妖魔化的短期主義嚇到,去支持讓管理者遠離外部壓力的主張。接受和維護這種觀點,會危害美國投資者乃至整體經濟。

公司上市演說和資本市場不會滅絕。不是所有投資者都能著眼長遠,而且很多行業也許不可能實現新模式。但對新商業模式的探索不應懈怠。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編輯部 hbrchina.org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化县| 尖扎县| 陈巴尔虎旗| 昌黎县| 宁夏| 丰镇市| 西畴县| 奉节县| 铁岭市| 谢通门县| 枣阳市| 静宁县| 张家界市| 汽车| 广饶县| 鄯善县| 秭归县| 府谷县| 金溪县| 米泉市| 扶余县| 宜昌市| 仁怀市| 澎湖县| 克山县| 阿图什市| 铜梁县| 息烽县| 渝北区| 新营市| 馆陶县| 喀喇沁旗| 辽阳市| 任丘市| 河西区| 昌图县| 辛集市| 云龙县| 施秉县| 剑阁县| 霞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