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的新疆發展與開放
- 王宏麗
- 1573字
- 2021-01-22 20:10:48
三、“貿易暢通”建設成效
圍繞把新疆打造成面向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市場的商品始發地、目的地、集散地的目標,新疆在烏魯木齊、伊寧、喀什、奎屯、庫爾勒、北屯、阿勒泰等重點城市和喀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建立一批國際商貿集散地、大型邊境貿易市場、儲運中心和鐵路物流園區,在喀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建設國家級商貿產業園區,積極發展多式聯運和國際物流,著力打造面向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
新疆積極推動創新與周邊國家的合作模式,加強與周邊國家雙邊和多邊各個領域的互利合作,先后與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亞美尼亞4國經貿部門建立了政府間經貿合作機制。每年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格魯吉亞、蒙古、烏茲別克斯坦舉辦中國商品境外展覽會,組織企業參加一批境外知名展會,參加了廣交會等大型國內展會。積極推進烏魯木齊—阿斯塔納—車里雅賓斯克運輸物流通道項目建設,拓展與俄羅斯韃靼斯坦共和國、鄂木斯克州、新西伯利亞州的經貿合作,在經貿、科技、旅游、教育、文化、資源開發等領域的互利合作更加深入。通過經貿合作分委會、工作組會議的形式,定期會晤磋商,推動了新疆與以上國家的高層互訪、行業交流和企業合作,及時解決合作中的問題和困難,促進了雙方貿易投資便利化。
2014年,新疆開通烏魯木齊到哈薩克斯坦、土耳其、格魯吉亞的貨運班列,到歐洲只需16~18天,而內陸貨物如果走海運則需要40天左右。2014年,喀什綜合保稅區通過國家驗收、封關運行,成為新疆第二個、南疆首個正式封關的綜合保稅區。2015年8月,規劃面積2.41平方公里的烏魯木齊綜合保稅區獲得國務院批復,至此新疆擁有三個綜合保稅區(另外一個是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
2016年4月,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境外投資工作和推進國際產能與裝備制造合作的實施意見》,擴大境外投資規模,提高境外投資水平,提升企業境外成長能力。截至2015年底,新疆共有境外投資企業376家,境外機構88家,協議投資總額81.7億美元,項目分布在30多個國家,其中53%集中在中亞五國。主要的境外在建項目有:哈薩克斯坦齋桑、南依瑪謝夫油氣田開發,吉爾吉斯斯坦煉油,格魯吉亞園區建設,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鵬盛工業園區,哈薩克斯坦阿克陶中國工業園等。2016年新開工項目有:塔吉克斯坦棉紡產業一體化,哈薩克斯坦普利格拉尼希諾、卡梅尼斯油田開發,巴基斯坦光伏發電項目等。
新疆積極發展對外貿易。加快發展一般貿易、加工貿易、服務貿易等多種貿易方式,積極培育發展外向型產業,加快出口基地建設,對外貿易發展基礎進一步鞏固。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利用外資領域不斷擴展,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十二五”期間累計引進外商投資企業241家,實際利用外資23.3億美元;利用國外貸款項目25個,貸款總額22.46億美元。
新疆與周邊國家的經貿交流力度不斷加大。與192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經貿交往,有54個國家和地區來疆投資興業,在53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投資合作。截至2016年底,新疆累計對外經貿企業備案登記1.3萬余家,進出口超億美元的企業有40余家,其中15家進入中國民營企業進出口500強。2016年,新疆對“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額達148.7億美元,占全疆外貿總額的82.8%;實際利用“一帶一路”國家投資1.9億美元,占全疆利用外資總額的47.5%。對“一帶一路”國家實際投資1.36億美元,占全疆境外投資總額的16.03%;對“一帶一路”國家承包工程營業額8.5億美元,占全疆境外承包工程營業總額的68.7%。新疆不但與中亞國家保持較快的經貿投資合作趨勢,而且與格魯吉亞和白俄羅斯保持密切經貿往來。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境外園區建設穩步推進。2017年1—6月,新疆實現進出口總額90.47億美元,同比增長34.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7.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總額77.75億美元,同比增長34.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6.6個百分點;進口總額12.72億美元,同比增長29.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0.6個百分點。(5)進出口貿易形勢出現大幅度增長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