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的新疆發展與開放作者名: 王宏麗本章字數: 2489字更新時間: 2021-01-22 20:10:48
二、“設施聯通”建設成效
以解決“聯”與“通”的問題為先導,交通樞紐中心的建設至關重要。2014年9月,交通運輸部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支持新疆交通運輸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積極推進新疆綜合交通、智慧交通、綠色交通、平安交通的“四個交通”建設,到2020年,新疆基本形成功能完善、能力充分、結構合理、銜接順暢、服務優質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5500公里,普通國道二級及以上比重達到60%,鐵路營運里程達到8000公里,基本形成干支結合的民航機場布局;所有具備條件的縣市和團場通二級及以上公路,基本實現各縣市有二級及以上等級客運站、鄉鎮(營)有等級客運站、建制村有汽車停靠點,郵政普遍服務和快遞服務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重要口岸實現二級及以上公路連通,鐵路口岸通過能力顯著增強,進出新疆航線航班進一步加密。從2015年起,對南疆四地州、南疆師團的農村公路和國省道建設按照建安費全額投資,國家高速公路建設補助標準按照建安費的70%執行,結合“十三五”規劃編制,進一步研究加大對新疆交通運輸發展的資金支持。(2)
在國際運輸通道的建設上,中國正在就修建三條跨境鐵路與巴基斯坦、蒙古國、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進行談判,以加快跨境鐵路建設。而新疆疆內的鐵路通道建設也正在按照國家的規劃,建設北、中、南三條鐵路,分別為:第一條是從哈密伊吾至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的鐵路北通道;第二條是從上海經過蘭州、烏魯木齊到哈薩克斯坦的鐵路中通道;第三條是從格爾木一直進入到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鐵路南通道。進而,新疆的公路也將遵循這三條鐵路進行規劃建設。新疆正在穩步推進“五橫七縱”高速高等級公路網、七大國家級公路運輸樞紐、4條東聯內地和8條西出國際共12條公路大通道建設。
2014年,蘭州—烏魯木齊首條高鐵開通,新疆正式進入高鐵時代。以庫爾勒—格爾木為標志的新疆南通道于2014年11月開工建設,格爾木至庫爾勒鐵路新疆段將在2016年年底鋪軌;哈密—額濟納鐵路于2014年6月開工建設,并在2015年12月鐵路貨運線正式開通運營;阿勒泰—富蘊—準東鐵路2015年12月開工建設。這些項目的實施與運營,標志著新疆內引外聯三大通道格局初步形成,結束了新疆只有一條出疆通道的歷史,“四橫四縱”的鐵路路網主骨架正在逐步構建。
新疆分別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5個國家開展國際道路運輸雙邊合作,與周邊國家開通國際道路運輸線路107條,其中,客運線路53條,貨運線路54條。2015年,新疆共有國際道路旅客運輸業戶12戶、國際道路貨物運輸業戶78戶,從事國際道路運輸經營車輛5646輛。(3)
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明確將“設施聯通”代替了“道路聯通”,意味著更加廣泛、更高層次的聯通已經替代了僅以交通建設為主導的基礎設施建設。2016年,新疆在道路交通、能源電力、網絡通信等領域實施了重點建設項目。在鐵路交通上,扎實推進庫爾勒—格爾木鐵路、阿勒泰—富蘊—準東鐵路、烏魯木齊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烏魯木齊市軌道交通一號線等6個鐵路續建項目建設;推動克拉瑪依—塔城鐵路(鐵廠溝—塔城段)、博州支線鐵路、南疆鐵路—蘭新鐵路聯絡線等4個鐵路項目在2016年下半年實現新開工;積極推動和田—若羌鐵路、烏魯木齊—伊寧—霍爾果斯口岸高速鐵路項目列入《國家“十三五”鐵路發展規劃》。在公路交通上,推動喀什—疏勒高速公路、明水—哈密高速公路等30個續建公路項目加緊建設,2016年上半年已完成投資50.19億元,為年計劃的32.24%;設立交通項目基金平臺,在10個計劃新開工項目中已有G577線旱田—特克斯段公路項目(二期)等5個項目實現新開工;力爭大黃山—烏魯木齊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小草湖—烏魯木齊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等重點公路預備項目早日開工建設。在民航項目上,推進和田機場改擴建工程、且末機場遷建工程2個項目年內建成;加快實施莎車機場、若羌機場和庫爾勒機場改擴建工程3個續建項目建設;全力推進吐魯番機場保障能力提升項目、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工程、阿勒泰機場改擴建工程和塔城機場改擴建工程4個新開工項目按計劃開工建設;力爭昭蘇機場、塔什庫爾干機場、烏蘇(奎屯)軍民合用機場等13個預備項目取得積極進展。2016年1—6月,新疆累計完成重點民航項目投資54.56億元,為年計劃94.28億元的57.87%。
“設施聯通”是“五通”建設的物質發展基礎。新疆全力改善區域內的公路、鐵路、民航、管道、網絡通信等全方位一體的設施聯通,是扎實推進新疆核心區建設的跨國、跨區域聯通的堅實基礎。
2017年,新疆繼續大力推進公路建設,目前開通國際道路運輸線路111條(其中客運54條、貨運57條),占全國國際道路運輸線路的31%,并與周邊國家簽訂了與新疆相關的9個雙邊、多邊汽車運輸協定,初步形成了以新疆15個陸路運輸口岸為支點,輻射周邊國家的國際運輸網絡,不斷提高口岸通關效率,運輸便利化程度穩步增強,比如2016年新疆口岸出口貨物平均通關時間縮短24.2%,進口貨物平均通關時間縮短13.1%。鐵路方面,新歐亞大陸橋霍爾果斯—哈薩克斯坦鐵路開通,西行國際貨運班列通達中亞地區中心城市及俄羅斯、格魯吉亞等國。航空方面,國際航線有41條,與22個國家和33個國際(地區)城市通航,著力打造“空中絲綢之路”。口岸方面,有對外開放的17個一類口岸。公路方面,截至2016年底,新疆通車里程17.83萬公里,占全國通車總里程的3.89%,103個縣市區中有95個通二級以上公路、占92.2%,58個縣市通高速(一級)公路、占56.3%;15個一類陸路口岸公路實現黑色化,7個通二級及以上公路。新疆東聯內地、西出中亞國家的交通運輸大通道主骨架網絡已基本形成,交通樞紐中心雛形已經逐步顯現。由烏魯木齊集結中心始發的中歐(中亞)西行國際班列實現一天一列常態化開行,僅2017年1—6月,新疆累計開行西行國際班列676列。(4)特別是2017年實現回程班列滿載率大幅提升,回程搭載的貿易產品種類及貿易產品覆蓋的市場區域進一步擴大。中國與巴基斯坦聯合組成的商貿車隊共60余輛貨車經15天行程,從中巴經濟走廊的起點喀什出發,沿喀喇昆侖公路進入巴基斯坦境內,穿越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經開伯爾—普什圖省、俾路支省,于2016年11月12日到達中巴經濟走廊的終點瓜達爾港,全長3200公里的中巴經濟走廊實現了首次貫通,為喀什、中巴經濟走廊的經貿往來開創了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