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理與戰略論文集(3):區域與國別卷
- 門洪華
- 12074字
- 2021-01-22 19:59:00
美國特朗普政府“印太戰略構想”評析(1)
夏立平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2017年11月訪問亞洲五國之前和期間,特朗普政府推出“印太戰略”(The Indo-Pacific Strategy),企圖維護和擴大美國在該地區的利益與保持有利于美國的地區戰略平衡。該戰略如果進一步充實,將增加印太地區形勢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本文在研究特朗普政府公布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2017?和特朗普總統本人及其政府高官相關言論的基礎上,對特朗普政府“印太戰略”進行分析。
一、特朗普政府推出“印太戰略”的背景
“印太戰略”的提出,是為了應對世界大變局和替代奧巴馬政府“亞太再平衡”戰略。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和一批發展中國家迅速崛起,亞洲正在整體崛起,世界經濟和政治的重心開始從大西洋兩岸向亞太地區轉移,國際體系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在這種形勢下,美國奧巴馬政府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開始將美國全球戰略和軍事戰略的重點轉向亞太地區,以保持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領導地位從而保持在世界的領導地位,牽制和制約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國。但奧巴馬政府“亞太再平衡”戰略遭遇挫折,主要表現在: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向其盟國和盟友發出錯誤信號,使這些國家認為如果它們在與中國的海上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爭端中發生武裝沖突,美國會在軍事上卷入支持它們。因此日本和菲律賓在2010年以后一段時間分別在釣魚島爭議和黃巖島爭議中對中國采取強硬立場,導致東海和南海形勢緊張。奧巴馬政府還在地緣政治上企圖以南海問題為抓手形成問題型聯盟,企圖促成區域外大國與某些東南亞國家共同針對中國的態勢。由于中國應對得當,既在涉及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問題上堅定維權,又采取有效措施維穩,因此“亞太再平衡”戰略在東海和南海制約中國的企圖失敗了。同時,中國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印度洋已經成為中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發展方向。
針對這種情況,特朗普政府用“印太戰略”替代“亞太再平衡”戰略,企圖將美國亞太防線擴大到印度洋地區,將印度納入美國勢力范圍,更多借用印度來制約中國。
特朗普政府建制派精英與日本安倍政府一拍即合。實際上,奧巴馬政府為了推行其“亞太再平衡”戰略,已經開始將太平洋和印度洋這兩洋區域整合到一個統一的概念系統中。2011年11月,時任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在發表的標志著奧巴馬政府“亞太再平衡”戰略出臺的文章中,強調印太地區對于美國的戰略重要性。她指出,從印度次大陸到美國西海岸的橫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廣闊地區正在被航運和戰略日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一區域占據世界人口的一半,是全球經濟的關鍵引擎,也是美國關鍵盟國和重要新興大國中國、印度等國的聚集地。為維護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以及確保美國在該區域的戰略利益,美國將調整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區域的軍力部署,將這兩洋區域整合為一個統一的可操作的概念系統,進一步發展與澳大利亞的軍事同盟關系,將其由太平洋伙伴關系提升為印太伙伴關系。(2)2012年1月,美國防部公布的美國國防戰略方針指出:“美國的經濟與安全利益不可分割地維系于從西太平洋和東亞延伸到印度洋和南亞的這一弧形地帶的事態發展”,美國的軍事力量“勢必將向這一地區平衡”。(3)2013年4月,時任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塞繆爾·洛克利爾(Samuel Locklear)海軍上將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詳細論證了“印度洋—亞洲太平洋”區域在美國全球戰略中日益增長的重要性和面臨的安全挑戰,以及奧巴馬政府“亞太再平衡”戰略巳經和行將采取的戰略步驟。(4)2013年7月,時任美國副總統喬·拜登(Joe Biden)訪問印度和新加坡時,稱美國現在將印太看做一個地區,將印度向東看戰略和外交接觸看作亞洲未來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5)這些表明,當時奧巴馬政府試圖在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框架下建構印度洋和太平洋兩洋戰略上的聯系。
2013年3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美國演講中談到日本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兩個地區匯合的利益時,使用了“印太”這一術語。(6)在2017年11月特朗普總統訪問亞洲之前,特朗普政府建制派精英急于推出一個不同于奧巴馬政府的特朗普政府亞太戰略,因此接受了日本安倍晉三的“印太”戰略概念,雙方可以說一拍即合。2017年10月18日,美國務卿蒂勒森(Rex W. Tillerson)在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發表題為?確定下一個世紀我們與印度的關系?的演講,宣稱“在未來一百年印太地區繼續保持自由和開放是至關重要的”,“美國和印度是有著不斷增加戰略匯聚點的全球伙伴,這對未來一百年將有深遠的影響”,“正在上升的德里—華盛頓戰略伙伴建立在對法治、自由航行、普世價值和自由貿易共同承諾的基礎上。美印兩國是全球穩定的兩大擋書板”。(7)11月2日,在特朗普出訪亞洲前夕,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克馬斯特(H. R. McMaster)告訴記者:“總統此行將著眼于三個目標。首先是加強國際社會實現朝鮮無核化的決心;二是推動建設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區;三是通過公平互惠的貿易和經濟交往來推動美國的繁榮。”(8)11月10日,特朗普總統在越南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以下簡稱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發表講話時宣稱:“我來到這里倡導和平,促進安全,并與你們一起實現印度—太平洋地區真正的自由和開放。我們為此感到驕傲,我們都是主權國家,我們要求繁榮昌盛,人人都希望興旺發達。”(9)在大約半小時的講話中,他至少十次提到“印度洋—太平洋地區”。12月18日,特朗普總統簽發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2017?提出:“我們將確保世界關鍵地區的實力平衡繼續有利于美國:印度—太平洋、歐洲,以及中東。”(10)該報告將印太地區列為美國地區戰略的首位,以一個部分詳細闡述了美國印太戰略的主要內容。這標志著該戰略基本成形。
美日利用澳印和其他印太國家對中國崛起的擔心推銷該戰略。2007年,印度學者格普利特·S.庫拉納(Gurpreet S. Khurana)在?海上通道安全:印度—日本合作的前景?一文中,認為“印太地區”指“從東非和西亞的沿海地區,經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直到東亞的沿海地區”。(11)2012年末和2013年初,時任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Manmohan Singh)在界定印度與東盟和日本關系時使用了“印太”概念。(12)2013年5月,澳大利亞政府頒布的?澳大利亞國防白皮書?正式使用“印太地區”概念,提出:“印太地區對于澳大利亞來說至關重要,與印度建立密切的戰略伙伴關系是澳大利亞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13)
二、特朗普政府“印太戰略”的主要特點
在“有原則的現實主義”和“美國優先的國家安全戰略”指導下,加強印太地區聯盟和伙伴體系,企圖將兩洋聯結,形成大月牙形同盟與伙伴國網絡。特朗普政府“印太戰略”是其“美國優先的國家安全戰略”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而“美國優先的國家安全戰略”和“印太戰略”都是在特朗普“有原則的現實主義”(Principledrealism)指導下制定的。
2017年5月,特朗普總統在利雅得的演講中首次提出“有原則的現實主義”,認為其“扎根在我們的價值觀、共同的利益和常識當中”。(14)8月21日,特朗普總統在弗吉尼亞州邁爾堡空軍基地發表演說公布美國的阿富汗和南亞戰略時宣稱“這種有原則的現實主義將指導美國未來的決定”。(15)9月22日,特朗普總統在第72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演講時,提出“有原則的現實主義”是基于“共同目標、利益和價值觀”,“我們追求好的結果,不被意識形態束縛”。(16)
2017年12月出臺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2017?宣稱:“美國優先的國家安全戰略基于美國的原則、對美國利益的清晰評估和處理我們面臨的挑戰的決心”,“這是一種結果導向,而不是意識形態導向的有原則的現實主義”,“它基于這樣一種認識,即和平、安全和繁榮取決于在國內尊重國民,在國外合作推進和平的強有力的主權國家”。(17)該報告認為:“美國優先的國家安全戰略是由有原則的現實主義指導的。‘現實主義’是因為它承認權力在國際政治中的中心作用,以及主權國家是實現和平世界和清晰定義我們國家利益的最好希望。‘有原則的’是因為它基于承認推進美國原則在全球擴展和平和繁榮。由美國權力強化的美國價值和影響使世界更自由、安全和繁榮。”(18)
根據“有原則的現實主義”,?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2017?認為:“大國競爭時代回歸”,要運用美國的力量威懾和制約“企圖構建與美國價值觀和利益對立的世界”的兩大“修正主義國家”俄羅斯和中國。(19)同時,要對付“尋求有能力用核武器殺死數百萬美國人”的朝鮮和“支持恐怖主義”的伊朗,以及伊斯蘭恐怖分子。(20)為達到這些目的,特朗普政府推出“印太戰略”。
?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2017?將“印太地區”定義為“從印度西海岸至美國西海岸的廣大區域,這是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和經濟最有活力的地區”。(21)這實際在地緣戰略上將從美國西海岸開始的太平洋與直到印度西海岸的印度洋聯結在一起。
自冷戰以來,美國在東亞與西太平洋地區依靠以自己為核心的“軸輻”安全體系。這一安全體系主要是由美日、美韓、美澳、美泰、美菲等五對雙邊聯盟組成。這是一個以日本為北錨、澳大利亞為南錨,缺半邊的半月形安全體系。但近年來美國深感這種體系已經不足以應對和牽制崛起的中國。因此特朗普政府推出“印太戰略”實際上是將其亞太“軸輻”安全體系擴大到印度洋區域。企圖形成一個把日本和印度作為“東西兩翼”、(22)澳大利亞作為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兩洋與東西兩翼的錨點、環繞著東亞大陸的大月牙形同盟與伙伴國網絡(包括韓國、菲律賓和泰國等盟國以及越南、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這些美國的安全與經濟伙伴國家),(23)從而使美國在地緣戰略上占有優勢,以平衡和制約中國。這實際上在安全領域某種程度上繼承了奧巴馬政府“亞太再平衡”戰略中關于“印太”的部分內容,但又加入一些新的內容。
運用“離岸制衡”,構建“美日澳印四邊形安全合作機制”。構建“美日澳印四邊形安全合作機制”是特朗普政府“印太戰略”的重要支柱之一。?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2017?強調:“我們歡迎印度崛起成為全球領導力量和強有力的戰略與防務伙伴。我們將增加與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的四邊合作。”(24)2017年11月13日,美國、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亞四國外交部門的官員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的東亞峰會期間舉行了正式會議。這是特朗普政府出臺“印太戰略”以來四國首次進行正式官方相關溝通。
特朗普政府出臺“印太戰略”和積極推進構建“美日澳印四邊形安全合作機制”,實際上是對“離岸制衡”(Offshore Balancing,也稱為“離岸平衡手”)戰略的運用。“離岸制衡”是進攻性現實主義(Offensive Realism)的代表人物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在其著作?大國政治的悲劇?中提出的概念。其定義是:“這些遠處的霸權通常喜歡讓地區大國來制衡熱衷于追逐霸權的國家,它們則坐山觀虎斗。但有時這種推卸責任的策略并不可行,遙遠的霸權國家不得不插手以平衡崛起中的國家。”(25)米爾斯海默認為:“國際體系是一個險惡而殘忍的角斗場,要想在其中生存,國家別無選擇,只得為權力而相互競爭。”(26)他提出:“無論何時,某種國際秩序的出現,大體上都是體系中大國自私行為的副產品。換句話說,體系的構造是大國安全競爭的無意識結果,而不是國家采取集體行動構建和平的結局。”(27)他主張:“美國外交政策的中心目標是做西半球的霸主,防止歐洲和東北亞出現與之匹敵的霸權國。”(28)構建“美日澳印四邊形安全合作機制”是特朗普政府從“離岸制衡”視角,為了利用日、澳、印來制約和圍堵中國,防止中國成為東亞地區主導國家。將印度拉入“美日澳印四邊形安全合作機制”既可以利用中印這兩個發展中大國之間的矛盾,防止發展中國家的整體崛起;又可以利用中印這兩個亞洲大國之間的矛盾,防止亞洲的整體崛起。
2013年1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表文章認為,中國快速擴張軍力,已經造成嚴重威脅,提出構建美日澳印“亞洲民主安全之鉆”的構想,希望拉攏美國、澳洲和印度一起建構對中國的“鉆石包圍網”。(29)
在此前后,美日印三邊關系、美日澳三邊關系、美印澳三邊關系都取得一些進展。這三個三邊關系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即都是以美國為主導、通過三邊政治和軍事合作來鞏固美國在印太地區和世界的領導地位,加強應對地區不測事態的能力,牽制和平衡中國,美日印澳四國則企圖通過這種合作加強自身的地位和能力,獲取自己需要的利益。2007年4月,美日印三國在日本海域舉行首次聯合軍演。同年9月,美日印澳等國在印度洋舉行了代號為“馬拉巴爾07-2”的海上聯合軍演。2009年,美日印三國海軍再度合作,在沖繩附近海域展開軍演。2011年12月19日,美日印首次三邊對話在華盛頓舉行。2013年10月第五次美日澳三邊戰略對話部長級會議發表含涉東海、南海問題內容的聯合聲明。2014年7月,正在澳大利亞訪問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呼吁加強美日澳三邊關系,日澳并簽署兩國?經濟伙伴關系協定?(EPA)和?防務技術和裝備轉移協定?。
美國和日本希望把印度也拉進來與澳大利亞一起形成“四邊機制”。奧巴馬政府曾為將印度拉入印太同盟與伙伴國戰略網絡做了不少努力。2015年,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應印度總理莫迪的邀請,以主賓身分出席印度共和國日慶祝活動,成為史上第一位受邀參加印度國慶活動,也是唯一一位任期內兩度訪問印度的美國總統。在訪問期間,兩國發表?美印關于亞太與印度洋地區的戰略視角聯合聲明?。(30)美印達成“突破性的諒解”,同意最終克服數年來阻礙美國公司在印度建核反應堆的僵局。兩國領導人續簽了一份10年的防務協議,同意從2015年起延長美印防務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決定在兩國軍方之間開展更頻繁的對話,擴大聯合演習規模,實施“更宏大的防務計劃和活動”,在印度共同研發和制造先進的美國武器系統。兩國還簽署了?后勤交流備忘錄?等。美國給予印度“非北約盟友主要防務伙伴關系”地位。自2008年以來,印度已與美國簽署超過150億美元的軍購合同。2013年,美國超過俄羅斯成為印度最大的軍火供應方。美印已經建立了兩國軍隊高層互訪機制、聯訓聯演機制、人員培訓機制、情報共享機制、海上合作機制等。這些標志著美印防務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助推兩軍關系以及印軍現代化邁上新的臺階。但澳大利亞一度擔心中國的反應,因此不那么積極。印度也不愿成為美日制約中國的棋子。因此美日構建“美日印澳菱形”合作機制的企圖曾一度擱淺。
特朗普總統上臺后,美印關系繼續升溫。2017年6月18日,印度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錫金段非法跨界進入中國洞朗地區,與我邊防部隊對峙。同月25—26日,印度總理莫迪訪問美國,會晤特朗普總統。美印雙方表示將強化雙邊關系。特朗普稱,美印關系從未如此牢固。并表示雙方在多數問題上都取得共識,將在反恐領域加大合作。莫迪承諾將推進改革措施,幫助美國企業進入印度市場。由于中國采取堅定立場、有效軍事威懾和積極外交行動,8月28日印方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同年9月,美國和印度簽署大合同,印度花費100億美元從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購入100架以上F-16戰斗機。這不僅是美印之間的一個軍售項目,也是表明雙方的相互支持。
當前,特朗普政府在“印太戰略”框架下積極推進構建“美日澳印四邊形安全合作機制”。
形成有利于美國的“印太”地區經濟關系。特朗普政府雖然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英文縮寫TPP),但仍然企圖在印太地區維護有利于美國的地區經濟關系。?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2017?指出:“美國將鼓勵區域合作,以維持自由和開放的海上航道、透明的金融實務基礎設施、暢通無阻的貿易,以及和平解決爭端。”(31)特朗普政府強調實施在公平和相互基礎上的雙邊貿易協定,以及尋求對美國出口的平等和可靠的路徑。它宣稱:“我們將與伙伴一起工作,構建一個致力于自由市場和受到保護免于會顛覆它們主權的力量威脅的國際網絡”。(32)特朗普政府還提出,要加強與盟國在建設高質量基礎設施方面的合作。
三、特朗普政府“印太戰略”的內在矛盾
美國聯盟關系內部的聯盟困境和美日澳印四邊形安全合作機制中的弱角問題。特朗普政府推行“印太戰略”將增加美國印太聯盟體系的內在矛盾。首先,美國印太海權聯盟是一個不對等的聯盟體系。美國的綜合實力遠強于它的盟國,美國在日本等國又有龐大駐軍。這使得美國亞太海權聯盟體系主要服務于美國利益,而其他盟國在許多利益考量上是與美國有差異的。其次,聯盟國家國內因素影響與其他盟國的聯盟關系。
根據國際政治理論,特朗普政府“印太戰略”所要加強的美日聯盟、美澳聯盟等同樣面臨著聯盟困境,即“拋棄”(Abandonment)和“牽連”(Entrapment)的困境。格倫·施奈德(Glenn H. Snyder)指出,“拋棄”的形式有多種多樣,比如說盟國解除盟約或與敵國結盟。由于同盟從來都不是絕對穩固的,所以被自己的盟國拋棄的擔憂也總是存在的。“牽連”則意味著因盟國的利益而被拖進一場沖突,而那些利益本國卻并不能共享或只能部分共享。施奈德指出,任何結盟的國家都不可避免地要在被“拋棄”和“牽連”之間進行權衡。盟國必須表明自身的價值,以免被其伙伴所拋棄。但問題是,一個想“表忠心”的國家會更容易被其盟國拖進一場它不希望或不必然發生的戰爭中去。相反,一個擔心遭受“牽連”而打算與盟國拉開距離的國家又要冒被盟國拋棄的風險。結盟國家面臨在這兩者之間應該如何權衡的問題。(33)這是“拋棄”和“牽連”困境的第一層含義。“拋棄”和“牽連”困境的第二層含義是,一國如果為避免被拋棄而選擇強化同盟,那便有可能引發對手的敵意,從而加劇緊張局勢,到頭來事與愿違。(34)
在美日澳印四邊形安全合作機制中,“牽連”主要表現為美國擔心被日澳印拉入一場它不想參與的武裝沖突或戰爭中;“拋棄”主要表現為日澳印擔心美國不理會它們的安全需求。美日澳印也擔心過于強化同盟關系可能引發中國的反彈。
特朗普政府“印太戰略”重點加強的美日澳印四邊形安全合作機制還面臨印度這個弱角問題。印度是發展中大國和國際體系中新興大國之一,歷史上還是不結盟運動的領導國家。它不愿意完全跟在美國后面跑,也不愿意與美國結成緊密聯盟。保持一個相對獨立的大國地位符合印度的國家利益。印度和美國對這一機制的期待也不同。印度是希望拉攏美國來維護其在南亞和印度洋地區的霸權地位,而美國不希望任何其他國家在世界任何一個地區擁有這種地位,而是希望利用印度來制約中國。因此即使洞朗事件后印度更多需要美國,對形成美日澳印四邊形安全合作機制興趣上升,但印度還是與美日澳拉開一定的距離,以免過分引起中國的擔心。2017年11月12日美日澳印四國外交部門官員在越南峴港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舉行的正式會議,沒有發布正式的聯合公報、聲明或新聞稿,而是以各自公布消息的形式對外發布了會議結果。印度外交部的版本在介紹會談內容時沒有談及南海問題。
戰略目標與財政資源不相稱。特朗普政府“印太戰略”的主要目標是保持有利于美國的地區戰略平衡。但經濟上力不從心,難以為其“印太戰略”大幅增加財政和軍事投入。其目標與資源不對稱的矛盾將日益明顯。2010年奧巴馬政府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時,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4.7萬億美元,而美國國債總額是約15萬億美元。為了削減財政赤字,奧巴馬政府2012年1月曾提出在今后10年削減軍費開支約4890億美元。但即使這樣,美國國債繼續上升。2016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約為18.6萬億美元,而美國國債總額上升到19.5萬億美元。
2017年12月,特朗普總統簽署了為高達7000億美元的美國軍費預算授權的?2018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for Fiscal Year 2018)。但由于美國全球性對外軍事承諾和遍布世界許多地方的海外駐軍,這筆巨大的軍費預算能用于印太地區的比較有限,駐印太地區美軍的軍費難以大幅增加。同月,特朗普總統簽署了國會兩院通過的高達1.5萬億美元的?減稅法?(The Tax Cuts and Jobs Act)。這兩個法案將進一步增加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和國債。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政府所能采取的應對措施將是一方面要求盟國和伙伴國家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另一方面督促盟國和伙伴國家購買更多美國武器裝備。
戰略目標之間自相矛盾。特朗普政府“印太戰略”的主要戰略目標之間存在很大的自相矛盾。例如,?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2017?雖然說“美國尋求繼續與中國合作”,(35)但渲染“中國正在使用經濟引誘和懲罰、實施影響和含蓄的軍事威脅說服其他國家接受它的政治和安全議程”,(36)企圖構建環繞著東亞大陸的大月牙形同盟與伙伴國網絡以制約中國。同時,特朗普政府認為:“朝鮮正在加速推進它的網絡、核與彈道導彈項目。這已經產生需要全球回應的全球威脅。”(37)美國將“與盟國和伙伴國家共同努力實現朝鮮半島完全、可核查、不可逆的無核化”,(38)包括與中國合作。特朗普政府既要制約中國,又要中國出力解決朝核問題。這將使中國許多專家學者和廣大民眾對美國的戰略意圖產生懷疑,擔心美國企圖既解決朝核問題又削弱中國。
四、特朗普政府“印太戰略”的影響
進一步增加中美關系的復雜性和競爭性,中美關系可能經歷一段比較困難的時期。特朗普政府“印太戰略”雖然提出“美國尋求繼續與中國合作”,(39)但?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2017?卻將中國視為國際秩序的“修正主義國家”和美國的“競爭者”。該報告宣稱,美國要與價值觀相似的國家加強合作,應對“壓制”陣營影響力的擴展。這種劃分讓世界感受到一絲冷戰氣氛。
特朗普政府將經濟看作國家安全的首要內容。?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2017?繼續指責中國侵犯美國知識產權,在貿易等方面存在不公平行為。更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眼中的中國經濟挑戰不僅在于中國的經濟行為,更在于中國政府在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經濟模式。2017年8月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備忘錄,授權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審查所謂的“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尤其針對中國在技術轉讓等知識產權領域的做法。其后,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宣布,美國正式對中國發起“301調查”。今后特朗普政府如果在這方面變本加厲,對中國實施單邊制裁,將損害中美關系的壓艙石——經貿關系。
臺灣問題可能再次成為中美關系中的焦點問題。特別是特朗普政府“印太戰略”向臺灣蔡英文當局發出錯誤信號,使其認為可以利用這一戰略為其“實質臺獨”目的服務。
在奧巴馬政府以南海問題為抓手制約中國的企圖失敗后,特朗普政府可能企圖在“印太戰略”中以臺灣問題為抓手制約中國。2017年12月13日,特朗普總統簽署美國國會兩院通過的“2018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該法案要求美國防部長在2018年9月1日前提交報告給適當的國會委員會,評估美國海軍軍艦停靠中國臺灣地區港口的可行性,以及美國在夏威夷、關島或其他適當地點接受臺軍艦進港要求的可行性。如果美國軍艦停靠臺灣港口,將是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嚴重侵犯。有的美國親臺人士在特朗普政府中擔任要職。例如,薛瑞福出任美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他在被特朗普提名后就公開表示支持美臺軍艦互訪,并稱這并不違反“一個中國”政策;在美國會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提名聽證會上薛瑞福宣稱“崛起的中國為這一代美國人帶來最嚴峻的安全挑戰”,主張“努力建設與臺灣和新加坡的安全伙伴關系”。由于美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是中美安全關系和美臺安全關系政策實施的決策參與人之一,薛瑞福擔任這一職務將可能推動特朗普政府做出某些嚴重沖擊中美關系的行動。
朝核問題將成為中美博弈的重大問題。如果朝鮮擁有能夠打到美國的核導彈,將會出現三種可能的結果。第一種是美朝形成類似冷戰時期美蘇之間的相互核威懾;第二種是通過談判實現朝鮮棄核;第三種是美國認為這威脅到美國的核心國家利益而對朝鮮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這很可能導致朝鮮半島發生高烈度戰爭甚至核沖突。這將嚴重威脅中國的重大安全利益。
向美國的盟國和伙伴國發出錯誤信號,使它們在與中國有爭議問題上采取強硬立場。特朗普政府“印太戰略”對中國采取在美國需要中國的問題上合作,在大多數問題上進行制約的政策,這向美國的盟國和伙伴國發出錯誤信號,使它們認為可以在美國的支持或默許下,在與中國有爭議問題上采取強硬立場。例如,2017年12月,澳大利亞宣布將廣泛修訂反間諜和外國干預法,澳總理特恩布爾指中國是澳重點關注的對象。
日本借特朗普政府“印太戰略”加強自身軍事實力和擴張日本海權勢力范圍。近年來,隨著中國迅速崛起和朝核問題惡化,美國鼓勵日本進一步發展防衛力量,在亞太地區海上安全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特朗普政府“印太戰略”宣稱:“我們歡迎和支持我們的關鍵盟國日本發揮強有力的領導作用”。(40)日本安倍晉三內閣利用特朗普政府“印太戰略”,“借船出海”,企圖修改和平憲法,發展日本軍事力量和構建為日本所用的國際安全機制。
安倍晉三始終將修改憲法作為其內閣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其目的是為日本成為軍事大國鋪路。美國總統特朗普主張“盟國應該分擔”聯盟的經費,這也給日本安倍晉三內閣將日本防衛經費實現六連增提供了借口。2017年12月15日,日本政府確定,2018年度初始預算案中涉及防衛領域的經費(包含美軍重組費用)將達到史上最高的約5.19萬億日元(約合3047億元人民幣),包括為引進美國陸基“宙斯盾”系統和采購日美聯合研發新型攔截導彈“標準”-3block 2的費用。日本政府打算將海上自衛隊的最大護衛艦“出云”號改造為日本二戰后第一艘攻擊型航母,搭載F-35B戰斗機。
近年來,日本積極與越南、菲律賓、印度、澳大利亞、英國、法國等發展海洋安全合作關系,以構建和加強為日本所用的國際海洋安全合作機制。在特朗普總統宣布美國退出TPP后,日本主導了“全面且先進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即“新版TPP”,Comprehensive Progressiv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英文縮寫CPTPP)談判。2017年11月11日,日本和越南在峴港宣布“11個國家就CPTPP達成了框架協議”,但此次達成的框架協議實際上已經凍結了20個項目。安倍晉三政府的主要目的是“一邊維系與美國的關系,一邊推進由日本主導的海洋安全與經濟合作”。(41)
五、應對思考
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擴大中美共同的朋友圈,解構美國印太海權聯盟體系。
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里,絕大多數印太國家都不會愿意在中美兩國之間選擇站隊,而是愿意與中美都進行經濟合作,讓中美之間在安全上相互制約。這些國家中的大多數可以成為中美共同朋友圈中的伙伴國。因此中國有必要繼續積極推動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用擴大中美兩國的共同朋友圈來解構美國印太海權聯盟體系。對特朗普政府“印太戰略”,中國應該既重視,但又不必過于擔心和炒作。
為了推動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和擴大中美兩國的共同朋友圈,中國應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是新型國際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主席指出中美在亞太的共同利益遠大于分歧,雙方要在亞太地區開展積極合作,讓越來越多的地區國家加入中美兩國的共同朋友圈,一道為促進亞太和平、穩定、繁榮作出貢獻。中美之間可以進行良性競爭,避免惡性競爭。
中國應一方面積極為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提供力所能及的國際公共物品,另一方面應繼續謙虛謹慎,構建中國新興大國的良好國家形象。“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做人如此,國家也是如此。只有謙虛謹慎才能贏得越來越多國家及其人民的好感。
用繼續推進“一帶一路”來應對美國的制約和圍堵,積極推動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適應了地區和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形勢,適應了歐亞經濟轉型發展的需要,兼顧所有參與國家利益的需要,已經成為地區和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一帶一路”的推進,將發展中國與中亞、東南亞、南亞、中東、歐洲、拉美國家的經濟貿易關系,從而打破美國的制約和圍堵。
同時,中國應繼續積極推動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爭取早日完成“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英文縮寫RCEP)談判。全面和系統地推進亞太自貿區進程。如果有國家邀請,中國可以表示愿意參與CPTPP談判。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將使特朗普政府“印太戰略”在經濟領域難以為繼。
(1) 本文刊發于?現代國際關系?2018年第1期,第22-28頁。
(2) Hillary R. Clinton,“America's Pacific Century”,Foreign Policy,November 2011,p. 57,59,62-63.
(3) U. S Department of Defense,“Sustaining U. S. Global Leadership: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 Defense”,January 2012,http://www.defense.gov/news/Defense_Strategic_Guidance.pdf.
(4) Admiral Samuel J. Locklear,Commander of United States Pacific Command,testified before U. S. Senate Committee on Armed Services,“U. S. Pacific Command programs and Operations”,April9,2013,https://www.c-span.org/video/?311961-1/us-pacific-command-operations#.
(5) J. Biden,“Remarks by Vice President Joe Biden on Asia-Pacific Policy”,July 19,2013,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3/07/19/remarks-vice-president-joe-biden-asia-pacific-policy.
(6) “Japan is Back”,Speech by Prime Minister Shinzo Abe at 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Washington,D. C.,February 22,2013,http://www.mofa.go.jp/announce/pm/abe/us_20130222en.html.
(7) Rex W. Tillerson,Secretary of State,Remarkson“Defining Our Relationship With India for the Next Century”,at Center for Strategic&International Studies,Washington,D. C.,the U. S.,October 18,2017,https://www.state.gov/secretary/remarks/2017/10/274913.htm.
(8) “National Security Adviser H. R. McMaster updated reporters on the president's upcoming trip to Asia”,White House Daily Briefing,White House,Washington,D. C.,the U. S.,C-SPAN,November 2,2017,https://www.c-span.org/video/?436740-1/white-house-briefs-reporters-presidents-trip-asia#.
(9) Kevin Liptak and Dan Merica,“Trump delivers‘America first'speech at Asia-Pacific economic summit”,CNN,November 10,2017,http://edition.cnn.com/2017/11/10/politics/donald-trump-apec-vietnam-trade/index.html.
(10) 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D. C.,the United States,December 2017,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 05.pdf.
(11) Gurpreet S. Khurana,“Security of Sea Lines:Prospects for India-Japan Cooperation”,Strategic Analysis,Vol.31,No.1,2007,pp. 139-153.
(12) Manmohan Singh,“PM's Address to Japan-India Association,Japan-India Parliamentary Friendship League and International Friendship Exchange Council”,May 28,2013,http://pmindia.nic.in/speech-details.php?nodeid=1319.
(13) Department of Defence,Australian Government,“Defending Australia and its National Interests”,Defence White Paper2013,May 13,2013,p. 3.
(14) “Transcript of Trump's speech to the leaders of more than 50 Muslim countries to outline his vision for US-Muslim relations in Saudi Arabia”,CNN,Riyadh,Saudi Arabia,May 21,2017,http://edition.cnn.com/2017/05/21/politics/trump-saudi-speech-transcript/index.html.
(15) “Remarks by President Trump on the Strategy in Afghanistan and South Asia”,Fort Myer,Arlington,Virginia,the U. S.,issued by the White House,August 21,2017,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s-statements/remarks-president-trump-strategy-afghanistan-south-asia/.
(16) “Remarks by President Trump to the72nd Sess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United Nations,New York,issued by the White House,September 19,2017,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s-statements/remarks-president-trump-72nd-session-united-nations-general-assembly/.
(17) 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D. C.,the United States,December 2017,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p. 1.
(18) 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D. C.,the United States,December 2017,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p. 1.
(19) 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D. C.,the United States,December 2017,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p. 25.
(20) 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D. C.,the United States,December 2017,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p. 7.
(21) 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D. C.,the United States,December 2017,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pp. 45-46.
(22) Michael Green and Daniel Twining,“Why aren’tweworkingwith Japan and India?”,Washington Post,July 18,2011,http//articles.washingtonpost.com/2011-07-18/opinions/35238121-1-obama-adminstration-strategic-dialogue-japan-and-india.
(23) 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D. C.,the United States,December 2017,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p. 46.
(24) 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D. C.,the United States,December 2017,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p. 46.
(25) 約翰·米爾斯海默:?大國政治的悲劇?,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3年版,第26頁。
(26) 同上,第38頁。
(27) 同上,第61頁。
(28) 同上,第530頁。
(29) Shinzo Abe,“Asia's Democratic Security Diamond”,Project Syndicate,January 28,2013,http://www.proje ct-syndicate.org.
(30) U. S.-India Joint Statement,“US-India Joint Strategic Vision for the Asia-Pacific and Indian Ocean Region”,January 25,2015,http://www.mea.gov.in/bilateral-documents.htm?dtl/24728/USIndia_Joint_Strategic_Vision_for_the_Asia Pacific_and_Indian_Ocean_Region.
(31) 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D. C.,the United States,December 2017,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p. 47.
(32) 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D. C.,the United States,December 2017,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p. 47.
(33) Glenn H. Snyder,“The Security Dilemmain Alliance Politics”,World Politics,Vol.34,No.3,July 1984,pp. 466-489.
(34) Glenn H. Snyder,“The Security Dilemmain Alliance Politics”,pp. 490-494.
(35) 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D. C.,the United States,December 2017,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p. 46.
(36) 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D. C.,the United States,December 2017,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p. 46.
(37) 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D. C.,the United States,December 2017,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p. 46.
(38) 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D. C.,the United States,December 2017,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p. 47.
(39) 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D. C.,the United States,December 2017,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p. 47.
(40) 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D. C.,the United States,December 2017,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p. 46.
(41) ?日澳強化海洋合作?,日本?讀賣新聞?2017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