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貿易政策和市場結構
  • (以)埃爾赫南·赫爾普曼
  • 1669字
  • 2021-01-22 15:48:29

一、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與國際貿易

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解釋國際貿易為什么發生的理論主要是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說、李嘉圖的比較優勢說和赫克歇爾—俄林的要素稟賦論。李嘉圖的比較優勢說強調國家之間貿易發生的根源在于各國家在不同產品生產上的勞動生產率存在差異,只要兩個國家在不同產品的生產上具有比較優勢,就應該進行貿易,專門生產本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赫克歇爾—俄林的要素稟賦論強調各國家由于要素稟賦的差異,各國家要生產以本國豐裕要素為密集要素的產品,而進口以本國稀缺要素為密集要素的產品,這是國際貿易發生的根源。然而,20世紀40年代,針對要素稟賦論進行的實證研究(即“里昂惕夫之謎”)并未證實該理論。

許多經濟學家早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就開始了將不完全競爭和規模經濟引入國際貿易研究的努力。[6]到20世紀60年代,更多的學者強調了“不完全競爭”和“規模經濟”對國際貿易的重要性。巴拉薩(Balas-sa,1966)、格魯貝爾和勞埃德(Grubel and Lloyd,1975)證明了相同產品的大規模產業內貿易的情況;同時,巴拉薩(Balassa,1967)和克拉維斯(Kravis,1971)提出不考慮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就不能夠解釋戰后的貿易增長;梅爾文和沃納(Melvin and Warne,1973)將壟斷部門放入傳統的貿易一般均衡模型中探索貿易得益的問題。但是,對“不完全競爭”和“規模經濟”在國際貿易理論中應用的研究卻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才取得成功的。[7]

1977年,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發表《壟斷競爭與最優產品多樣化》。他們發現,即使兩國的初始條件完全相同,沒有李嘉圖所說的比較優勢,但如果存在規模經濟,兩國可以選擇不同的專業,產生內生的比較優勢。克魯格曼正是看到了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解釋貿易現象的潛力,因而將其應用于國際貿易分析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用這個模型解釋了為什么國際貿易主要發生在先天條件相近的發達國家之間,而比較利益較多的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反而大大低于相互類似的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Krugman,1979a)。正是這一篇文章,奠定了克魯格曼國際貿易新理論開創者的地位。克魯格曼在隨后的文章(Krugman,1980,1981,1983)中,深入探討了國際貿易,特別是產業內貿易發生的原因。該理論認為,即使在不存在比較優勢的情況下,規模經濟本身也可以成為貿易發生的原因。

在20世紀80年代,“不完全競爭”和“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理論的結合得到充分發展,許多學者加入到這方面的研究中,發表了許多有重要價值的研究成果。其中,埃爾赫南·赫爾普曼(Elhanan Helpman)與克魯格曼在1985年共同發表的《市場結構和對外貿易》[8]可以看作是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在這本著作中,赫爾普曼和克魯格曼試圖將不同的特殊理論模型結合起來,提煉出共同的因素,整合成一致的理論。正如兩位作者指出的,這本書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綜合的方法,來分析一個以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為特征的世界中的貿易。……我們發展了一個新的貿易理論的分析方法,它使我們能夠將現存的一些模型作為特例來處理,同時還可以處理其他一些問題”。[9]他們試圖解決的是國際貿易理論的兩個傳統問題:國際貿易為什么發生?國際貿易對貿易國有利嗎?他們的結論表明,在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的前提下,即使兩個國家不存在要素稟賦的差異,國際貿易也能夠發生。兩位學者也表明,這并不是對要素稟賦論的否定,而是找到了解釋國際貿易原因的一個新的角度。也就是說,要素稟賦差異并非國際貿易的必要條件。國際貿易增加的潛在收益有四個方面的原因:(1)本身的生產效應,由于存在報酬遞增,生產規模的擴大自然能夠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2)生產集中,即在某些情況下,生產相同產品的產業會集中到一個國家,這樣生產規模將會大大擴大,使產品的生產成本下降,產生規模經濟收益;(3)合理化,由于不完全競爭,貿易會加劇企業之間的競爭性,這會減少公司數目,成為導致貿易得益增加的一種力量;(4)多樣性,即貿易將比任何一個國家提供更多種類的產品。因此,在一個以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為特征的世界里,貿易仍是有益的。這本書獲得了巨大成功,被稱為國際貿易理論方面的“重大突破”,成為“我們每個人的書房里都需要的里程碑式的書”。[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楚县| 英德市| 安西县| 河津市| 保康县| 攀枝花市| 安阳县| 永兴县| 大丰市| 泽普县| 高唐县| 杭锦旗| 墨玉县| 潍坊市| 灌云县| 静宁县| 夏邑县| 崇礼县| 新野县| 双牌县| 会同县| 南开区| 大庆市| 靖西县| 南宫市| 阿城市| 庆安县| 霍邱县| 阜康市| 丁青县| 宜兰市| 深水埗区| 玉山县| 绵竹市| 嘉禾县| 双牌县| 北流市| 梧州市| 平邑县| 南丰县| 根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