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年代的經濟增長與結構變遷
- 劉霞輝 張平 張鵬
- 2012字
- 2021-01-22 15:47:22
3.2 城鄉居民收入及消費增長
全社會福利改進的另一方面是普通百姓的收入和消費水平的快速增長,這是中國社會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的重要標志。
3.2.1 收入與消費水平增長狀況
從第1章表1.3可知,近40年來中國普通百姓的收入和消費水平從總量上有了大幅提高。表3.10是中國國家統計局所做的城鎮居民家庭抽樣調查結果,從微觀層面較全面地展示了普通百姓的收入和消費水平的變化,時間為2013年至2016年,在人口和狀況基本穩定的條件下,平均每人全部年收入增長27%,平均每人消費增長24%。收入中工薪收入一直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經營凈收入、財產性收入增幅大但數額較小,轉移性收入大幅提高;消費方面,食品煙酒占比下降,衣著、教育文化娛樂服務基本穩定,醫療保健、交通通信、居住占比大幅提高。這些情況表明,中國普通百姓的收入來源渠道正在多元化,消費需求從簡單的溫飽狀態向舒適與健康的方向發展。
表3.10 中國城鎮居民家庭收支基本情況(元)

表3.11對居民消費分城鄉進行了分析,總體看消費水平都有大幅增長,但兩相比較發現,城鄉消費差異依然很大并呈不斷擴大的趨勢(城鄉消費水平對比由1978年的2.9變為2016年的3.14)。第1章表1.3顯示,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也由1978年的2.4變為2016年的2.72。
表3.11 居民消費水平

3.2.2 增長態勢
我們欣喜地看到,長期以來,城鄉居民收入增長低于經濟增長速度、消費增長慢于收入增長速度的態勢正在改變,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斷縮小。
1.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高于經濟增長速度,但消費增長慢于收入增長速度
如表3.12所示,1979-2013年間中國GDP年均增長9.96%,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3.17%,農村家庭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2.55%,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幅度高于經濟增長速度。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2012年增長44.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3.3%,年均實際增長7.4%,快于同期GDP年均增速0.2個百分點,更快于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速0.8個百分點。
表3.12 GDP、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費增長率變動(%)


1979-1989年間,經濟增長都是大于城鎮居民人均消費增長,其間GDP經濟年均增長9.55%,城鎮居民人均消費年均增長5.17%,相差4.38個百分點。1990-2006年間,有些年份城鎮居民人均消費年均增長超過GDP的增長,其間GDP的年均增長9.89%,城鎮居民人均消費年均增長7.19%,相差2.70個百分點。1979-1984年,農村家庭人均收入增長大于農村家庭人均消費增長,其間農村家庭人均收入年均增長17.84%,農村家庭人均消費年均增長8.93%,相差8.91個百分點。1985-2006年間,農村家庭人均收入增長與農村家庭人均消費增長比較一致。GDP增長與農村家庭人均消費增長變化非常一致,但GDP增長高于農村家庭人均消費增長。2006-2013年,GDP增長逐步慢于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和共享性逐步發揮作用。
2.收入分配差距擴大態勢逐步得到遏制
改變此前的平均主義分配政策,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項戰略性考慮,這也決定著中國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變遷。收入分配的明顯特征表現為收入差距的擴大。中國的改革始自城市,但難度太大而將重點轉向農村。初期農村改革的基本內容是推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家庭的農業收入水平將取決于農戶的要素投入數量、耕作技術的改良以及市場變化狀況。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另一個意義在于,強加于農民的土地依附關系有了實際上的松動。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展開使得農戶家庭的稟賦特征成為農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城鎮居民收入變化主要通過兩個途徑實現:一是以市場原則和盈利目標為主導的體制外經濟的發育成長;二是對體制內經濟在不同階段所實施的各項改革措施。在改革的初期階段,體制外經濟中的居民收入比較高,他們個人之間的收入差距也比較大。體制內經濟中的個人收入變化通過兩方面來實現:一是企業間盈利能力的差異性及不同行業間市場壟斷程度的差異性使企業間收入差距擴大;二是企業內部的收入差距擴大,經營者與普通職工之間、專業技術人員的市場回報與非技術人員之間在收入水平上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
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比和城鎮居民人均消費與農村居民消費經歷了先擴大后縮小的趨勢,具體變化見表3.13。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純收入的2.57倍,20世紀80年代的改革使得這一比例有所下降。1978年之后,這一比值逐漸下降到1983年的1.82,1983年后這一比值又逐漸增大,上升至1994年的2.86,1994年后又逐漸增大,到2006年達到3.28,2015年又下降到2.95。1978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是農村居民人均消費的2.9倍。同人均收入比相對應,1978年以后,這一比值下降到1983年的2.2左右,隨后又逐漸增大,上升至1995年的3.8,此后下降到2006年3.5,2015年又進一步下降為2.8。
表3.13 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收入、人均消費比值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