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生命安好
  • 劉全統
  • 1607字
  • 2021-02-04 18:11:50

不合時宜

一天酒后,蘇東坡捧著肚皮問身邊的人:“你們誰知道這里面裝的是什么?”一女仆說都是詩文,蘇東坡搖頭,另一女仆說盡是機關,蘇東坡又搖搖頭。這時他的愛妾朝云回答:“先生這里是一肚子的不合時宜。”蘇東坡點頭微笑。

在蘇東坡心里,最懂他的人莫過于朝云,所以在朝云去世后,蘇東坡親手寫挽聯:“不合時宜,唯有朝云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蘇東坡(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均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泛、清新豪健、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豪放曠達,與辛棄疾并稱“蘇辛”;其散文宏富豪放,與歐陽修并稱“歐蘇”;其書法更是“氣勢欹傾而神氣橫溢”,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為北宋四大書法家。其擅長畫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作品。

在文學和書法方面取得卓著成就的蘇東坡一生仕途坎坷,用他自己的話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東坡少年得志,21歲進士及第,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讓歐陽修贊嘆不已。他之所以在官場中屢遭貶放,終不得志,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始終抱著讀書人的良知與操守,在鉤心斗角、錯綜復雜的宦海中不愿意見風使舵,更不屑做些顛倒黑白、指鹿為馬的行徑。他對自己的總結是:“受性剛褊,黑白太明,難以處眾。”

蘇東坡常與高僧來往,他與好友佛印的趣事廣為流傳。或許正是受佛印的影響,他才進入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境界。即便在官場中幾經沉浮,飽受挫折,他依舊在文學書畫方面取得了曠世矚目的斐然成就,且能于其中練達出樂觀豁達、淡然寡欲的情懷,并坦然接受和享受這種于世俗的“不合時宜”。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很多人皆在追名逐利的世俗中挖空心思地滿足自我貪欲和虛榮之心。為了維護和保全自己的權位與名利,攫取更多的財富,他們明爭暗斗,排除異己,欺上瞞下。在此情形下,那些為官清廉、剛正不阿、黑白分明、堅守正義的人實難踐行己愿,往往顯得格格不入,甚至遭到排擠和打壓,正如蘇東坡。

孔子說:“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意思是一個國家的政治清明、民風正氣,人們就應該通過努力使自己享有更富足的生活。如果這個時候還是貧窮或低賤,那么就意味著沒有努力或努力不夠,即是一種恥辱。反之如果國家政治黑暗或歪風邪氣橫行,此時如果還想著要高官厚祿或腰纏萬貫,定是與不正之風同流合污所得,更是一種恥辱。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此八苦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人性中的“貪、嗔、癡、慢、疑”五毒所致。因為貪,所以要滿足自己的私欲;因為嗔,所以怨恨一切不利己的人或物;因為癡,所以善惡不分,是非不明,顛倒妄取;因為慢,所以看不清自己,炫耀名利,虛榮攀比;因為疑,所以自以為是,固執己見,否定他人。而這五毒即是俗世中導致歪風邪氣和鉤心斗角的根源所在。

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都在提倡“修”,修身,修養,修為。之所以要修,就是因為人性中存在著這些邪惡的因素,從而導致不和諧的現象發生。如果大家都能潔身自好,消除掉人性中諸如貪嗔癡慢疑等的不良根性,能以仁愛為心性,以利他為原則,以奉獻為基礎,做光明正大之人而非雞鳴狗盜之事,即可實現世有道、邦有道、民有道。

我必須承認這種想法只能作為想法,只可要求自己去做,實難渴望人人如此。如果世人都能如此去想去做,“修為”二字也就失去了它的價值和意義,沒有存在的必要性了,更沒有了辛棄疾“自古人生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邁了。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詩中寫道:“莫入紅塵去,令人心力勞。”可見世間之事皆于人心之繁雜險惡,足以令人身心疲憊、心力交瘁。蘇東坡更說“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雖然清風明月與紅塵俗世不合時宜,倒也不失為是一種態度,而且意境好得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江县| 德州市| 海安县| 临夏市| 隆化县| 自治县| 武平县| 越西县| 韩城市| 鲜城| 新龙县| 通河县| 台前县| 百色市| 疏附县| 双城市| 镶黄旗| 临安市| 巩义市| 邹平县| 荥经县| 行唐县| 崇明县| 宁津县| 潮州市| 辉县市| 启东市| 朝阳县| 昌江| 玛沁县| 荃湾区| 西藏| 康定县| 舞钢市| 岑巩县| 平和县| 盘山县| 哈巴河县| 辛集市| 枝江市| 翼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