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其興也賢后,其亡也妖姬

導(dǎo)讀

隨著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人類進入農(nóng)耕時代,男性由于體力上的優(yōu)勢,在經(jīng)濟生活中逐漸居于主導(dǎo)地位,母系社會漸漸過渡到父系社會,往后女性的地位日漸下落。但是在奴隸社會中的一個朝代商朝里,女性在社會仍舊扮演著重要角色,甚至還有很多官職都是屬于女性角色的,有學(xué)者曾說,商代前期雖然一只腳已經(jīng)跨進父系社會,但另一只腳還留在母系社會當中。

商代時期的女性在很大程度上擁有比較獨立的個人財產(chǎn)與人格自由。例如在對先王先妣(已經(jīng)離世的母親)的祭祀活動中,先妣被賦予重要的神權(quán)地位,可以看出當時母系社會在商代還留有很深刻的印記。女性在商代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甚至軍事等領(lǐng)域都可以充當后世男性才能充任的職位,表現(xiàn)出很高的社會地位。

據(jù)甲骨文中記載,商代國王的配偶們在政治上都被賦予了一定的權(quán)力,甚至有著較高的官職,其中最為大家所了解的就是婦好。經(jīng)對甲骨文考據(jù)發(fā)現(xiàn),她是第一位女性軍事統(tǒng)帥,同時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僅能夠率領(lǐng)軍隊東征西討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還主持著武丁朝的各種祭祀活動。但她僅僅是商王六十多個配偶中的一個,可見商王配偶在商代的地位之高,貢獻之大。

從奴隸社會開始,國家權(quán)力掌握在國王一人手中,女性逐漸居于從屬地位,但后宮由于與統(tǒng)治者聯(lián)系密切,人們逐漸認識到女色對國家的影響力,開始把女色與敗政亡國相聯(lián)系,并基本上從婦言、婦女干政層面對女色進行批判。商朝最后一個暴君紂王的寵妃妲己就這樣在史實與傳說中被塑造出來。

第一節(jié) 文武兼?zhèn)涞耐鹾?

華夏上下五千年歷史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將軍英雄,這些將軍英雄多半是男性,鮮有女性。但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就出現(xiàn)了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第一位女將軍——婦好。她是商王武丁的王后,是一位愛美的女將軍,是一位善戰(zhàn)的女將軍,還是一位特別受寵愛的女將軍。

一、不平凡的婦好身世

1976年7月,我國的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陽小屯西北發(fā)掘了一座大型墓葬,經(jīng)過專家鑒定,判斷是商朝晚期的貴族墓葬。這座墓保存得比較完整,墓葬主人陪葬的器物非常豐富。考古專家把收集起來的青銅器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青銅器上刻著許多商朝的文字。經(jīng)過翻譯,在為數(shù)不多的字里面頻繁出現(xiàn)“婦好”二字,考證這個墓葬的主人是婦好。但是當時的歷史學(xué)家在查閱文獻時發(fā)現(xiàn)并沒有婦好這個人,不過婦好的介紹卻多次出現(xiàn)在隨后發(fā)現(xiàn)的甲骨文里。

甲骨文是我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文字。在遙遠的商朝,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非常落后,出于對未來的擔憂,人們在進行一些重要行動前總喜歡占卜,《禮記·表記》記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商朝人尊崇鬼神,一切行動占卜問鬼神,跟我們今天喜歡選擇良辰吉日是一個道理,都是想圖個吉利。商朝人占卜,一般先取一整塊烏龜殼或動物的骨頭,接著把龜甲獸骨上殘留的肉渣皮筋等去掉,再把龜甲洗干凈用工具削平整,找地方晾曬干燥,然后用特制的青銅器在上面鉆出一定數(shù)目和一定間隔的小圓孔,占卜時將龜甲放在大火中燒烤,一直烤到龜甲上出現(xiàn)裂紋為止,根據(jù)龜甲裂紋的形狀判斷是祥兆還是兇兆,再決定事情能不能做。在這個過程中,要將占卜的結(jié)果和以后發(fā)生的情況刻寫在同一塊甲骨上,我們就把這些刻在甲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也叫卜辭。有了甲骨文,我們可以對商朝的歷史做更詳細的研究。

那么,婦好究竟是一個怎樣身份的人呢?

根據(jù)《金文世族譜》的記載“子姓之實為好姓”,言外之意“婦好”中的“好”應(yīng)該讀作“子”,寫成“好”是商朝對女性姓名的特別寫法。根據(jù)時間推測,婦好生活在母系氏族部落向父系氏族部落過渡的時代,婦好出生在母系氏族部落里,根據(jù)那個時代的特點,人們習(xí)慣于將姓寫在后面,而商代“婦”是指有身份的婦女或女官,根據(jù)推測,婦好應(yīng)該是子國或子族的王公之女。

婦好后來嫁給商王武丁,成為武丁的第一位妻子,也是武丁的第一位王后,在武丁隨后的六十多位妻子和三位王后中,婦好是現(xiàn)今發(fā)現(xiàn)唯一一位葬在武丁宮室旁的妻子,她是怎樣得到這些特殊的榮譽的呢?

二、能征善戰(zhàn)的婦好將軍

據(jù)史料記載,婦好擁有非凡的才能,婦好的才能首先表現(xiàn)在軍事上。

商代中期,國勢衰退,臣服于商朝的周邊部落紛紛造反。武丁即位后,對內(nèi)進行改革,對外征戰(zhàn),讓商朝國力恢復(fù)到最強盛時期,史稱“武丁中興”。而在武丁時期的對外征伐中,婦好不僅作為商王武丁的配偶擔任了重要的角色,而且被武丁封為軍事將領(lǐng),在戰(zhàn)爭中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婦好在軍事上的貢獻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婦好曾為武丁征集兵員。

從事戰(zhàn)爭需要大量兵員,婦好作為軍事將領(lǐng),經(jīng)常為商王出馬征兵。她不僅要在商王自己統(tǒng)治的區(qū)域內(nèi)征兵,還到對商王朝有義務(wù)的部落與方國中去廣泛征集兵員。

卜辭記載:

(1)乎婦好登人于龐?(《殷墟書契前編》)

(2)勿乎婦好先于龐登人?(《殷契粹編》)

“登”征集之意,龐為地名。卜辭(1)是從正面卜問要命令婦好在龐地征集兵員嗎?卜辭(2)是從反面卜問不命令婦好為王前去龐地征兵嗎?中國歷史上,女子為國征兵,婦好堪稱第一人。

其次,婦好還參加了一系列對周邊國家的戰(zhàn)爭。

據(jù)史料記載,武丁時期較大的戰(zhàn)爭包括對土方、羌方、巴方、夷方的征討,婦好都參加并指揮了這些重大作戰(zhàn)。

婦好的成名之戰(zhàn)是打敗土方。

距商朝都城(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正北一千多里外,是強悍的土方部族,他們常常任意侵入商朝邊境,掠虜人口財物。商王曾對土方進行過多次戰(zhàn)爭,但都未能制服敵人,土方仍連年不斷地南下侵擾。武丁即位,命婦好率兵出戰(zhàn),只一仗,就打退了入侵之敵。婦好接著跟蹤追擊,終于徹底挫敗了土方。從此土方再也不敢入侵,勢力逐漸衰落下來。婦好憑借此戰(zhàn)在武丁心目中奠定了杰出軍事才能的地位。

婦好還率領(lǐng)過商朝最多的軍隊征戰(zhàn)。

羌方在商朝都城的西土,是商王朝西部的主要敵對國之一。根據(jù)英國人方法斂編寫的《庫方二氏藏甲骨卜辭》(310片卜辭正面,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35年)記載:“登婦好三千,登旅萬,乎伐羌”,意思就是商王派遣婦好所屬三千人連同其他士兵一萬人,命他們?nèi)フ鞣デ挤健D好帶著一萬三千多人的隊伍,在當時來說真是一支浩浩蕩蕩的大軍,要知道商朝鼎盛時期軍隊不過十二萬人,這是卜辭中記載商朝對外戰(zhàn)爭中使用兵力最多的一次。

婦好組織進行過中國戰(zhàn)爭史上有記載最早的伏擊戰(zhàn)。

巴方是商朝西南的一個重要方國,在今重慶地區(qū),與商朝時常發(fā)生戰(zhàn)爭。武丁時商朝展開了對巴方的戰(zhàn)爭。對巴方作戰(zhàn)中,婦好率軍布陣設(shè)伏,斷巴方軍退路,待武丁自東面擊潰巴方軍,將其驅(qū)入伏地,予以全數(shù)殲滅。

再者,婦好不僅自己握有重兵,率兵打仗,有時還指揮其他軍事將領(lǐng)征戰(zhàn)。

根據(jù)郭沫若編寫的《甲骨文合集》(6478片卜辭正面,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2年)記載:“令婦好從沚伐巴方,受有佑?”又根據(jù)日本學(xué)者高島謙一編寫的《殷墟文字丙編》(313片卜辭正面,北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2010年)記載“令婦好從沚,伐巴方,弗其受有佑?”這是從正反兩面貞問婦好征伐巴方之事。“從”在此為“率領(lǐng)”之意,沚是人名,為武丁時期著名的軍事將領(lǐng)。這兩辭是卜問,命令婦好率領(lǐng)沚征伐巴方會得到礻右助嗎?不令婦好率領(lǐng)沚征伐巴方不會得到礻右助嗎?沚是商朝著名的軍事將領(lǐng),在這次戰(zhàn)斗中,像沚這樣著名的軍事將領(lǐng)竟歸婦好指揮。根據(jù)董作賓編寫的《殷墟文字乙編》(2948片卜辭正面,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40年)記載:“王令婦好從侯告征夷。”侯告是武丁時期又一著名將領(lǐng),也歸婦好指揮,說明婦好多次指揮多位軍事征戰(zhàn)。

婦好出現(xiàn)在商代北方、西方、西南、東方的戰(zhàn)場上,并曾統(tǒng)帥沚、侯告這樣的將領(lǐng),指揮一萬三千人的軍隊,當為商代一位叱咤風(fēng)云的女將軍。

婦好墓中曾出土了四把銅鉞,其中兩把大銅鉞,一重9公斤,一重8.5公斤,需要婦好雙手才能拿起來,器身飾以虎紋,兩虎口之間有一人頭,鉞身中部有銘文“婦好”。在我國古代鉞曾長期作為軍事統(tǒng)帥權(quán)的象征物,而銘刻在上面的“婦好”二字則顯示出她作為軍事統(tǒng)帥的權(quán)威。

三、百般受寵的婦好王后

婦好因聰明才智受到武丁的寵幸,僅在安陽出土的一萬多片甲骨中,關(guān)于婦好的卜辭就多達兩百多條,可以說武丁對婦好的寵愛是全方位的。

商朝人敬仰鬼神,他們碰到點什么事情就占卜,為了從鬼神那里得到更多的福佑,他們還需要舉行聲勢浩大的祭祀鬼神儀式,商朝人認為“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意思是國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祭祀鬼神和對外打仗。可以這樣說,占卜和祭祀是商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內(nèi)容。卜官不僅要親手整治甲骨還要將此事作為記事刻辭,刻寫在經(jīng)自己整治過的甲骨上以示鄭重,在主持祭祀時還要會誦讀祭文,這個人必須識字還要會寫字,可以說,如此重要的儀式,需要較高政治地位和文化水平的人擔任。在商朝,這項活動一般由商王親自主持,有時也讓一些文獻中被稱為“巫”的神職人員掌握,但我們發(fā)現(xiàn)婦好也可以參與其中,甚至主持這項活動。在今天河南安陽殷墟遺址發(fā)掘的婦好墓中,出土了大批用于祭祀的青銅器,青銅器上多處刻著“婦好”二字。考證發(fā)現(xiàn),婦好經(jīng)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主持祭祀儀典的規(guī)模盛大,參與祭祀活動也很頻繁,足見商朝武丁對婦好十分信任。

商王不僅給了婦好很高的政治地位,還讓婦好享有獨立的經(jīng)濟待遇。

三千多年前,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然而商朝國土遼闊,人口眾多,落后的生產(chǎn)力水平無法進行有效的管理,智慧的商王將國土劃分為一塊一塊,分配給自己的功臣、兒子、親屬管理。婦好與其他貴族、功臣一樣,自己完全獨立經(jīng)營商王頒賞的封地和屬于私人的田產(chǎn)。在商朝,婦人的封地在卜辭中叫邑,婦好其邑規(guī)模相當大,《庫方二氏藏甲骨卜辭》記載“登婦好三千,登旅萬,乎伐羌”,婦好的邑能征集出三千人的兵力,估計她的地盤當有數(shù)萬的人口,在當時那可是一相當大的地盤。

武丁賞賜給了婦好大塊封地、田產(chǎn),也賞賜給婦好諸多金銀珠寶,這在婦好墓葬的隨葬品中可以得到證明。婦好墓的隨葬品極為豐富,多達1928件,其中銅器468件,以禮器和武器為主,銅器的總重量超過1625公斤,玉器755件,6800多枚海貝,這是一筆相當大的財富,堪比今天李嘉誠、比爾·蓋茨級別的世界級富豪。

商王武丁還十分關(guān)心體貼婦好的生活,兩人感情非常好,在發(fā)現(xiàn)的甲骨文中經(jīng)常能看到二人“秀恩愛”的橋段。

婦好出征討伐敵軍,武丁會占卜詢問兇吉:

“婦好亡咎?”——婦好不會有災(zāi)禍吧?

仗快打完,武丁焦急盼望:

“婦好其來?婦好不其來?”——婦好應(yīng)該回來了吧?

婦好身體出現(xiàn)狀況,武丁占卜祈福:

“婦好娩嘉?”——婦好能夠順利生下小孩嗎?

“婦好其延有疾?”——婦好的病是否還會拖延下去呢?

“婦好嚏,惟出疾?”——婦好打噴嚏了,是不是要生病了?

“婦好弗疾齒?”——婦好的牙齒不會有問題吧?

得知婦好病重,將不久于人世,武丁依然不愿意相信:

“婦好不其死?”——婦好不會死吧?

“婦好其死?”——婦好將死了嗎?

“婦好延死?”——婦好能延遲死亡的時間嗎?

這些卜辭反映了商王武丁無微不至的關(guān)心,看出他們之間深厚的感情。

由于常年征戰(zhàn),婦好積勞成疾(也有人推測是難產(chǎn))先于武丁去世,享年三十三歲,這個壽命在當時算是平均壽命了,但相對于武丁活了五十九歲而言卻是早逝。婦好的死令武丁十分痛心,他將她葬于自己處理軍政事務(wù)的宮室旁,以便隨時能看到她、守護她,給了她豐厚的陪葬品供她享用。可就是這樣,武丁還是覺得自己的力量不能深達幽冥,時刻惦記著已經(jīng)天人永隔的婦好,時常占卜,將婦好許配給冥間的先祖,讓婦好在另一個世界不再孤單。這種儀式在我們今天看來不能理解,但在當時卻是一種莫大的榮譽。

婦好集多種顯要身份于一身,在歷史的長河中可謂空前絕后。她是一個手揮九公斤重武器的粗獷女子,更是讓丈夫念念不忘的紅顏知己;她曾經(jīng)指揮了商王朝最大的一次戰(zhàn)役,為中華民族的發(fā)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女將軍,又作為商王最寵愛、最重視的一位王后,她的一生給神秘的商朝又增添了幾分傳奇的色彩。在那樣一個年代里,一名女性能流傳青史,足見其不凡的魅力。

第二節(jié) 妲己,這個鍋我不背

“請盡情吩咐妲己吧,主人。”說起妲己,年紀稍小的朋友可能會第一時間想起網(wǎng)絡(luò)游戲《王者榮耀》里的那個法師英雄,她在游戲中被稱為“魅惑之狐”,是性感嬌俏又不乏可愛動人的魅惑女神。

年紀稍大的朋友會糾正說:“胡扯!妲己是《封神演義》里的角色,存在于傳說中,是一只九尾妖狐。”

讀過《史記》的朋友會試著終結(jié)這個爭論:“據(jù)《史記·殷本紀》記載,妲己是商紂王的寵妃,是商朝滅亡的罪魁之一。”

妲己的身世撲朔迷離。讓我們順著歷史的時間軸,去探尋其身世的蹤跡。

一、“千年狐妖”養(yǎng)成記

1.商周:有紂妃,無妲己

翻遍現(xiàn)存文獻古史,最早在西周和春秋時期有了關(guān)于紂王寵幸婦人的相關(guān)記載,但并沒有出現(xiàn)妲己的名字。

《尚書·泰誓》說紂王“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牧誓》是周武王伐紂的誓師詞。公元前1046年的一天,周武王率戰(zhàn)車三百輛,虎賁三百人,與商朝軍隊戰(zhàn)于牧野。誓詞中也說道:“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僅從這些文獻來看,商紂王似乎曾經(jīng)過度寵幸婦人,而這是導(dǎo)致國破身亡的重要原因。

《逸周書·克殷解》記載了周武王攻克殷商的經(jīng)過及善后處置。在周武王攻破商朝都城朝歌之后,紂王自焚而亡。記載了他身邊兩個寵妃的下場:周武王去往兩個王妃所在的地方,她們已經(jīng)自縊。武王又射了她們?nèi)幂p呂劍刺向尸體,用大斧砍下首級,懸掛在小白旗上示眾。這進一步表明在周人看來紂王的妃子同樣負有商亡的責(zé)任。

至于自縊的兩名妃子中是否有妲己這個人,我們無從得知。

2.戰(zhàn)國至漢:紅顏禍水

成書稍晚的戰(zhàn)國時期諸多文獻中,開始多次出現(xiàn)妲己的名字及事跡。從零散的記載中,妲己魅惑紂王以致亡國的形象漸漸形成。據(jù)說有蘇氏是位于今河北省邢臺市附近的部落國家,商紂王發(fā)兵征服此地后,該部落首領(lǐng)將自己的女兒進獻給紂王,這個女人就是蘇妲己。妲己在紂王面前深得寵幸,惑亂君心,最后導(dǎo)致了殷商的滅亡。

到了漢代,妲己魅惑紂王作惡的形象變得豐滿起來。

司馬遷在《史記·殷本紀》記載:“帝紂……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于是使師涓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厚賦稅以實鹿臺之錢,而盈鉅橋之粟。益收狗馬奇物,充仞宮室。益廣沙丘苑臺,多取野獸蜚鳥置其中。慢于鬼神。大聚樂戲于沙丘,以酒為池,縣肉為林……百姓怨望而諸侯有畔者,于是紂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比干曰:‘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爭。’乃強諫紂。紂怒曰:‘吾聞圣人心有七竅。’剖比干,觀其心。……周武王于是遂率諸侯伐紂。紂亦發(fā)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紂兵敗。紂走入,登鹿臺,衣其寶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斬紂頭,縣之(大)白旗。殺妲己。”

3.宋元明:“狐妖”現(xiàn)形

狐精善媚的說法起于魏晉,“狐媚”一詞在唐代較為常見。日本《本朝繼文萃》記載“殷之妲己為九尾狐”(轉(zhuǎn)引自李亦輝《妲己形象考論》,載《明清文學(xué)與文獻》第六輯)。成書年代大約相當于中國北宋徽宗年間,說明最遲北宋末年已有妲己為九尾狐之說,并流傳至日本。但還僅限于一些語焉不詳?shù)挠涊d,或凌亂的民間傳說。

成書于元代的《武王伐紂平話》則第一次將作為華州太守蘇護之女的妲己和作為狐精的妲己區(qū)分開來,并對作為狐精的妲己的出身和罪行都予以完整且神異化的描述。

據(jù)說,商紂王早期文武雙全,三皇五帝都趕不上他,頗有一番作為。有一天,紂王與姜王后同去玉女(仙女)觀燒香,見到容顏俏麗的泥塑仙女,紂王神魂顛倒,不可自拔。紂王獨自一人在神廟中等到半夜,終于等到仙女下凡。

仙女見到紂王,詫異地問:“大王半夜不睡覺,在這里做什么?”紂王如實答道:“見到仙女如此美貌,一見鐘情。”仙女說:“人仙不可通婚,否則恐遭天譴!大王你快走吧!”看到紂王還要糾纏,仙女不得已說道:“過段時間我會來和大王相見,請您先回去吧!”并解下腰上綬帶作為信物交給紂王,騰空飛去。紂王正要挽留,才發(fā)現(xiàn)是一場夢,但手中果然有一條綬帶。

從此以后,紂王思念仙女,終日郁郁寡歡。臣子費仲給他出主意:“請大王張貼告示,讓民間進獻頗有姿色的女子,在其中定能找到與仙女容貌相似的人。”紂王大悅,立刻號令天下,凡家中有適齡女子者,皆來進獻,否則全家處死。

說是華州太守蘇護有一個女兒,容貌傾國傾城,剛滿十八,名叫妲己。蘇護依令帶妲己進宮,途中在驛站休息。半夜子時,忽然狂風(fēng)大作,只見一只九尾金毛狐貍,跳進妲己房間,吸盡了她的三魂七魄,然后化作一口氣進入妲己的身體,搖身一變,九尾妖狐成了蘇妲己!

狐妖化作的蘇妲己美得難以言說,正如那廟中仙女一般,更添了幾分妖媚。紂王一見,果然喜愛不已。從此,對妲己言聽計從。

狐妖附身的蘇妲己入宮后作惡多端,魅惑紂王,殘害忠良。出于嫉妒之心,她讓紂王燒毀玉女觀,與費仲合謀陷害姜王后;為滿足自己享樂的需要,令天下進獻奇珍異寶,建“玩月臺”“摘星樓”;為排除異己,更發(fā)明了各種歹毒的刑罰,如剖孕婦肚中胎兒,迫害太子殷交,囚禁周文王,剖食比干心肝……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妲己狐媚兇殘的狐精本性。

關(guān)于妲己的結(jié)局,《史記》等只記載周武王在小白旗下斬了妲己。《武王伐紂平話》中則對妲己被斬一事進行了頗具神話色彩的渲染。

小白旗下,劊子手準備好斬首妲己。妲己回頭看劊子手,用千嬌百媚的狐妖眼神戲弄他,劊子手大刀落地,竟不忍殺她!姜太公大怒,令人斬了這個劊子手,又派另一劊子手去,沒想到又是相同的結(jié)果。

殷交拜見周武王,請求出斬妲己,武王應(yīng)允。殷交用布遮住雙眼,看不見妲己面容,一刀斬下,聽見一聲巨響,火光迸濺,妲己卻不見了!這可怎么辦?姜太公手拿照妖鏡面向空中,看見妲己化作九尾狐貍,騰空飛去。姜太公舉起降妖杖,九尾狐貍精跌落地上,殷交拿住狐精,用七尺生絹裹住,用木棍一陣鼓搗,這才讓九尾狐妖魂飛魄散、形神俱滅。

今天我們更熟悉的《封神演義》成書于明朝萬歷或天啟年間,書中妲己的形象和故事情節(jié)基本來源于此;但在細節(jié)上更為豐富,作為狐妖的妲己不僅邪惡歹毒,更增加了狡猾、魅惑的特性,后世所知妲己的形象基本定型于此。

全書開篇,女媧娘娘命令狐妖“托身宮院,惑亂君心;俟武王伐紂,以助成功,不可殘害眾生”(許仲琳:《封神演義》,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73年,6頁),但她卻以攝取妲己魂魄的陰毒手段混入王宮。進宮后她完全違背了女媧娘娘的囑咐,造炮烙、酒池肉林,勾結(jié)奸人,殘害忠良,大興土木,濫用民力,致使民不聊生、生靈涂炭;當伐紂大軍兵臨朝歌時,她非但不幫助武王,還和同黨一起夜襲周營。妲己死后,自然并沒有像其他人物那樣位列“封神榜”上,而是成了無處安身的孤魂野鬼。

二、妲己才是受害者

民國時期著名史學(xué)家顧頡剛曾提出“古史是層累地造成的”,其中一個要點就是“時代愈后,傳說中的人物愈放愈大”。舉個例子,如舜,在孔子的時代(春秋末期)只是一個“無為而治”的圣君,到孟子時(戰(zhàn)國時期)就成了一個模范孝子了。

從名不見經(jīng)傳的紂王妃子到言之鑿鑿的蘇家大小姐,從古代典籍中禍國奸妃到演義故事中的九尾妖狐,妲己的故事從開始到成型歷經(jīng)千年有余,關(guān)于妲己亂政禍國的細節(jié)在不斷增加、升級,最終定格為妖媚禍國、女政亂國與女色亡國等論調(diào)的混合體。這背后的推力來自哪里?

1.牝雞無晨:商周文化有差異

周武王在《牧誓》中說“牝雞無晨;牝雞之晨,唯家之索”,民間說母雞不能打鳴,否則,家破人亡。可見,周人對婦女干政的厭惡和忌諱。但據(jù)很多學(xué)者研究,認為商周兩個朝代在婦女參政的問題上有頗大的文化差異。

商代婦女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是周代及后世封建王朝都難以企及的。商人對祖母和母親非常尊崇,針對女性長輩的祭祀很多,并且十分嚴肅莊重。如殷商青銅器的代表——后母戊鼎(原稱司母戊鼎),考古工作者通過對有關(guān)青銅器的研究,以及甲骨文中的記載,認為在鼎腹內(nèi)壁銘文“后母戊”三個字中,“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婦妌的廟號。根據(jù)銘文可知,后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的兩兒子為祭祀其母親婦妌而制的,意思類似于“將此鼎獻給敬愛的母親戊”。商王武丁的另一個配偶婦好,其事跡更是為人所知,她既是軍隊的統(tǒng)帥,卜辭里她參與政務(wù)的記載也很多。

顧頡剛在《古史辨》中曾說:“所謂聽信婦言是少見多怪,商代女性十分活躍,紂王婦妲己可能就是武丁時婦好一類的杰出女性。”(轉(zhuǎn)引自劉潔:《浮出歷史地表——妲己形象試說》,載《歷史教學(xué)》,2010年第18期)這當然也是一種合理推測,妲己并不一定如婦好一樣賢能。但確實反映出商周對婦女參政的不同態(tài)度,商人看來極為正常的婦女參政,周人則極為痛恨。“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分工模式也成為后世中國的基本認知,對妲己的指責(zé),也就不難理解了。

2.政治陰謀:美人計

有學(xué)者認為,妲己來到紂王身邊,其實是以周文王姬昌和蘇護為首的反商集團策劃的美人計!后來妲己完成了任務(wù),為武王伐紂建立了奇功。但事情成功后,周王朝為了洗白自身和社會輿論壓力,妲己旋即成了犧牲品。正所謂“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啊!而且周的統(tǒng)治前后延續(xù)八百年之久,使得妲己的真實身份已無人知曉。這頗有點現(xiàn)代諜戰(zhàn)片橋段的味道,可信度不高,但幾千年歷史迷霧里的真相,又有誰知道呢?

3.專業(yè)背鍋:“女禍論”

“女禍”是女子亡家禍國的簡稱,是一種在中國古代傳播久遠的論調(diào)。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秀色可餐的女子一定會以其姿色迷惑君主,君主沉迷其中,最后身死國亡。妲己國色天香,傾國傾城,自然是“紅顏禍水”。

歷代書籍中,對紂王在遇妲己之前的明君形象著墨頗多,而遇妲己之后,惡事幾乎都是聽信妲己讒言,成功將所有罪責(zé)推到妲己一人身上,這個鍋,一背就是幾千年!這個鍋,又豈止是妲己一人在背?歷代亡國昏君身邊幾乎都有一個“紅顏禍水”。如魯迅先生在《墳》中所說:“歷史上亡國敗家的原因,每每歸咎女子。糊糊涂涂地代擔全體的罪惡已經(jīng)三千多年了,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會安漢,木蘭從軍就可以保隋;也不相信妲己亡殷、西施亡吳、楊妃亂唐的那些古老話。我以為在男權(quán)社會里,女人是絕不會有這種大力量的,興亡的責(zé)任,都應(yīng)該男的負。但向來的男性作者,大抵將敗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這真是一錢不值的沒有出息的男人。”(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6年)

從無名無姓的紂王妃子,到罪惡多端的九尾狐妖,妲己是男權(quán)社會中政治斗爭的犧牲品,她的命運,部分地反映了整個中國古代女性的命運軌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偃师市| 叙永县| 外汇| 托克托县| 工布江达县| 溧阳市| 广安市| 保靖县| 手机| 阿瓦提县| 平泉县| 娱乐| 祥云县| 东辽县| 徐汇区| 通榆县| 资兴市| 深水埗区| 星座| 望都县| 叙永县| 杭锦后旗| 玉树县| 马龙县| 偏关县| 斗六市| 图们市| 得荣县| 会同县| 桐乡市| 海晏县| 宁津县| 英山县| 岳西县| 出国| 临桂县| 雷山县| 普安县| 曲水县| 云浮市| 上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