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應該清楚地知道,對于以上這些事情的種種看法,只不過是小說家的妄想而已,事已至此,我也知道時光不可能倒流,有的趨勢也無法逆轉,重新來過。所以,我說的這些只不過是癡人說夢,不可能實現,就是發發牢騷而已。但牢騷畢竟是牢騷,總而言之,我們不妨好好想一想,與西方人相比,我們究竟吃了多大的虧,發發牢騷也是應該的。換句話說,總歸一句話西方是通過走上正確的道路,才有今天的成就,而我們卻是遇到優秀的文明,必須自然而然地接納。最后呢,相對也開始選擇與過往數千年的發展進程截然相反的道路。因此,才會產生了各種各樣的障礙與坎坷,然而,要是我們一開始就放任自流,現在也許就同五百年前一樣,在物質上,今天都不會有更大的發展。不相信的話,你可以到中國或者印度的最偏遠的地方走一走,那鄉村里的人們仍然過著和佛祖釋迦牟尼以及孔圣人時代相差無幾的生活。但是,他們畢竟選擇了適合自己性情的方向,即使相對來說很遲緩,也在逐漸進步中。說不定將來有那么一天,我們再也不需要借鑒別人的經驗,就可以制造出確確實實適合我們自己的文明利器,來取代眼下的電車、飛機,還有無線電。說得再明白一些,就說看電影吧!美國大片和法國、德國的就不一樣,其表現在陰暗程度以及色調的調配上都各有千秋。先不論演技和劇情情節,就攝影角度來說,就已經顯現出國民性格的不同,使用攝影機器、藥品和膠卷也是如此。我認為,我們如果有自己的拍照技術,就能更好地表現我們的皮膚和容貌,還有氣候風土。收音機和無線電也是如此,假使我們能自己發明,就可以完美地運用我們的聲音和音樂的長處,達到預期的目標。本來,我們的音樂是非常含蓄的,講究精神上的主觀性,所以,一旦制成唱片后,或用擴音器傳播出去時,就會受到某些影響,失去一大半的藝術魅力。在語言藝術這方面,因為我們的聲音不大,很輕柔,再加上不善于表達,很多時候,我們最在乎“間隔留白”。可是一旦上了機器,“間隔留白”很容易就被整體抹殺掉。于是,僅僅為了迎合機器,我們的藝術卻被機器扭曲了,變得面目全非讓人無法接受。對于那些西方人,本來就是他們制造了機器,然后慢慢發展起來的,能充分滿足他們的藝術需要,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東方人確實吃了很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