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早幾年,北海道的小說家和翻譯家武林無想庵自巴黎回來后,他說和歐洲比起來,東京和大阪的夜晚顯得格外的明亮。在巴黎的香榭大街,也有點煤油燈的人家,可是,在日本的邊遠山區才有這樣點煤油燈的人家。世界上使用電燈最奢侈的國家恐怕就是美國和日本了,這也說明,日本是喜歡處處模仿美國的。武林無想庵這些話是四五年前說的,那時候,霓虹燈在日本還沒有流行,如果他再次回來,看到燈火輝煌的日本,想必會很驚奇吧。后來,又聽《改造》雜志的山本社長說起一件事,他陪同愛因斯坦博士去京都訪問時,途中,火車經過石山一帶,博士望著車窗外的景色,突然說了一句:“啊,那個地方的東西太浪費了!”原來,博士看到了那里的電線桿白天還亮著燈。事后,山本社長解釋說:“博士是猶太人,所以對這種浪費的事很計較。”美國暫且不提,和歐洲相比,日本毫不吝惜地使用電燈,這好像是事實。提到石山,還有一件可笑的事,今年秋天我想去賞月,為了選擇賞月地點,我煞費苦心,最后決定去石山。可是,中秋節前一天報紙上刊登了這樣一則消息:石山為了給賞月的客人助興,在樹林里安裝擴音器,播放月光曲等音樂。我看到這個消息,馬上取消了石山之行。我感覺擴音器是令我傷腦筋的,更不可接受的是石山到處安裝的燈飾,弄得燈火輝煌。以前我也因此取消過賞月的行程,那是某年的中秋節,我計劃去須磨寺的池塘泛舟賞月。呼朋引伴帶著野餐的東西到那里,令我大失所望,池塘周圍花團錦簇,燈火通明,天上的月亮都變得黯然失色。默默沉思,現在的我們對于電燈已經麻木,對過度的照明設備引起的不便也麻木不仁。賞月的地點就不去管它了,但是,客廳、餐廳、旅店等太浪費電燈了,大白天還點著電燈,也許是為了招攬客人吧,可是,這樣會增加室內熱量,讓人感覺房間很熱。夏天,不管去哪里,我都會很頭疼這件事。屋外很涼快,室內卻熱得要命,差不多都是電燈太多、熱力太強的緣故。所以,只要關上一部分電燈,室內立刻就會涼爽起來,但是,老板和客人都意識不到這一點,讓人感到不可思議。本來,室內的燈光應該冬天稍明亮夏天稍暗淡,這樣既可以有清涼之感,也可以避免招來蚊蟲。但是,人們總是一邊讓燈光明亮,一邊抱怨太熱。然后,又打開電風扇,這種做法是不是自找苦吃?日本的客廳大多從旁邊散熱,所以還能忍受。飯店就不一樣了,不僅通風不良,地板、墻壁還會反射熱氣,確實讓人難以接受。實在對不起,我舉這個事例對于那些夏天夜間去京都飯店大廳的人來說,想必是有同感的吧。那里位于朝北的高地上,比睿山、如意岳、黑古塔、森林和東山一帶的翠巒青峰盡收眼底,應該是令人心曠神怡的好地方。但是,也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本來,在夏日的傍晚,想好好享受一下山清水秀的氛圍,聞聽有涼風滿樓,便欣然前往,看見白色的天花板上到處都嵌滿了乳白色的大玻璃蓋,燈光像熊熊燃燒的火焰一樣熾熱。由于近幾年建成的西式大樓,天花板都比較低矮,感覺就像一個個火球在頭頂,簡直難以忍受。身體也離天花板很近,五臟六腑也在受著煎熬,從頭部到脊背都像被燒烤一樣火辣辣的。像這種火球一個就已經照亮整個大廳,何況在天花板上同時點起三四盞電燈,此外,墻壁上和柱子還裝飾著很多小型電燈泡,這樣做就會把房間里每個角落的陰影消滅掉,除此之外,不起任何作用。一眼看去,室內沒有一點陰影,都是雪白的墻壁、大紅柱子,還有拼貼而成的顏色鮮艷的馬賽克地板,就像剛剛做出來的石版畫映入你的眼簾,這才是真的燥熱呀!從走廊一進來,就感到溫度的差異。所以如此裝修,即使有清涼的夜風吹入,也會變成熱風襲面。那家飯店是我經常去的地方,也是讓我留戀的地方。我曾經良言勸告他們,那種可以一邊乘涼一邊欣賞風景的好地方,被電燈那種照明破壞了真是太可惜了。日本人就不用說了,西方人雖然喜歡明亮,但是也不一定能忍受那種熱度,所以減少照明就會理解我這番忠告的。這只是一個實例,不局限于那一家飯店。只有帝國飯店使用間接照明,才無可厚非。但是,我認為夏天的時候,電燈的光線再稍微暗一點就更好了。因為,現在室內的光線,對于讀書、寫字以及做針線活都是不成問題的,那種處心積慮地隱藏四角陰影的做法,顯然和日式的房屋建筑審美觀念無法達到完美統一。從經濟上著想,私人住宅為了節省電力,反而做得很好,而那些商家的房子,在走廊、樓梯、大門、庭院等地方,使用的電燈照明很強烈,往往會讓客廳和泉石的底部一目了然。冬天的時候,電燈多了,顯得暖和也是很好的,但是,到了夏天,晚上就不知道該躲到哪里避暑。如果去旅店,就會遭遇到和飯店同樣悲哀的命運。所以,我在自己家里,把四周的遮雨窗全部打開,掛起蚊帳,在黑暗中靜靜地躺在上面,我感覺這才是納涼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