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物流企業管理
  • 霍紅
  • 6801字
  • 2021-01-15 15:45:47

第四節 中國物流市場的格局

一、外資物流企業發展

外資企業進入中國物流領域,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迄今為止已有30多年的歷史。

1. 進入起始階段(1984—1994年)

20世紀80年代開始,國際快遞企業開始進入中國,按照原外經貿部要求,當時所有進入中國的跨國公司從事快遞業務,必須與中外運公司進行合作。國外的業務完全由外資公司處理,國內的快遞主要由中外運負責。1984年4月,FedEx首先登陸中國,開始與代辦商在中國開展速遞業務。DHL(1986年)、UPS(1988年)、TNT(1988年)相繼與中外運成立合資企業。1993年,中外運敦豪開始向中國各主要城市提供國內快遞服務;1994年,FedEx成為首家擁有中國直航權的美國速遞公司。

2. 穩步發展階段(1995—2004年)

從1995年開始,中國開始就外資物流企業在華設立條件、審批程序和業務等做出明確規定,主要涉及運輸代理、海運、鐵路、道路運輸和民航業等。在加入WTO后的第二年(2002年),為探索全面放開物流市場,促進國際貿易及現代物流業的對外開放和健康發展,原外經貿部出臺《關于開展試點設立外商投資物流企業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允許境外投資者與中國投資者以合資或合作的方式在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北京市、天津市、重慶市、上海市、深圳市設立物流企業。截至2002年7月,在華國際物流企業達31家,在主要城市設立309個分支機構。聯邦快遞、聯合包裹、敦豪速遞和荷蘭郵政在中國的業務量和營業收入年均保持20%以上增速,對中國本土物流企業產生了較大沖擊。

3. 加快發展階段(2005年至今)

根據中國“入世”承諾,2005年12月11日,中國物流業全面對外開放,允許外資在華設立獨資物流企業。2006年,商務部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物流領域吸引外資工作的通知》,外資物流企業開始通過并購和聯盟等多種方式進行迅速擴張。例如,2006年,TNT以1.35億美元收購國內最大的民營公路運輸商華宇物流集團;同年,FedEx收購大田聯邦快遞所有股份,成為其獨資公司。2007年,外商在中國物流領域的投資項目達6996個,占外商在華投資項目的18.5%;四大國際快遞公司已占據中國國際快遞業務80%和國際航空貨運市場60%的份額。除競爭日趨激烈的快遞與零擔運輸市場以外,從事航運、汽車、冷鏈、地產投資與園區租賃、鋼鐵等行業的大型國際物流企業加速進入中國,并在所在細分市場占據重要地位。以電子商務和快遞行業為例,據商務部和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2005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為1.3萬億元,2014年為13萬億元左右,10年增長10倍。其中,網絡零售額在2005年為150多億元,2014年達到2.7萬億元,是10年前的160多倍,占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比例超過10%;快遞包裹數量由2005年的2.288億件增長到2014年的13.959億件,10年增長超過6倍,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國際物流企業進入中國的時間路徑與中國物流市場的準入門檻、物流市場發育程度、物流業管理體制有直接關系,尤其是外資利用政策變化影響了各時期的企業進入數量,特別是影響了其投資經營模式和物流網絡構筑。

知識補充:

電商快速發展 日日順物流承接最后一公里的配送http://www.yxcf.org/jypd/jyyw/2016-11-07/254646.html

047-01

二、國有物流企業運籌帷幄

大型的國有物流企業主要有中遠、中外運等。

1. 中遠

中遠物流全稱為中國遠洋物流有限公司,是由中國遠洋運輸集團、中遠太平洋有限公司(恒生指數成分股,HK1199)合資組建的規模和實力居市場領先地位的現代物流企業,是我國最大的中外合資第三方物流企業。中國遠洋物流有限公司以“做最強的物流服務商,做最好的船務代理人”為奮斗目標,致力于為國內外廣大客戶提供現代物流、國際船舶代理、國際多式聯運、公共貨運代理、空運代理、集裝箱場站管理、倉儲、拼箱服務、鐵(公)路和駁船運輸、項目開發與管理以及租船經紀等服務。

中遠物流總部在北京,下設大連、北京、青島、上海、寧波、廈門、廣州、武漢8個區域公司,在韓國、日本、新加坡、希臘和我國香港地區設有代表處。中遠物流憑借國際化的網絡優勢,在細分市場的基礎上,重點開拓了汽車物流、家電物流、項目物流、展品物流,為客戶提供高附加值服務。其中,汽車物流主要為上海別克、一汽捷達、神龍富康等廠家提供進口汽車組裝的物流配送服務,為沈陽金杯提供零公里成品車物流配送服務;家電物流客戶主要有海爾、科龍、小天鵝、海信、澳柯瑪及長虹等知名企業。項目物流主要開發了長江三峽水電站、秦山核電站、江蘇田灣核電站、齊魯石化工程、廈門翔鷺PTA、上海磁懸浮軌道梁等國家重點建設工程的物流項目。展品物流在完成“中華文化美國行”“德國亞太文化周”“亨利·摩爾巡回展”“北京國際工程機械暨技術設備展覽會”等多項具有經濟和社會效應的展品物流項目的基礎上,中遠物流已初步形成以北京、上海和廣州為中心的跨國展運物流服務核心經營體系。

2. 中外運

中外運空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并于2000年12月28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國內航空貨運代理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簡稱“外運發展”。外運發展由中國外運集團的優質空運業務資產重組而成,核心業務包括航空貨運代理、速遞及綜合物流,其中國際貨運代理業務穩居國內行業第一,速遞業務也已形成高速發展的自有品牌——中外運e速。憑借完善的國內服務網絡,與DHL、OCS等國際物流巨頭結成戰略伙伴。公司通過與大韓航空、南方航空、沈陽桃仙機場建立戰略聯盟,跨進了航空承運領域和機場核心作業領域,逐步發展成“天地合一”的整合物流供應商。公司還與惠普公司長期合作,開發出先進的全國貨運和快運管理信息系統,信息化程度在業內名列前茅。近年來,公司通過與諾基亞、三星、海爾、上海大眾等國內外行業領先客戶的長期合作,積累了豐富的服務經驗,也取得了客戶的廣泛認同。

三、民營物流企業加快發展

第一,民營物流企業獲得超常規發展。

我國民營物流企業70%成立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后。其中,1995年至1999年成立的占32%;2000年以后成立的占38%。此外,1990年至1994年成立的占26%;1990年以前成立的民營物流企業僅占4%,顯示出民營物流企業與我國現代物流產業同步快速發展的趨勢。我們所了解到的民營物流企業,從1994年至2005年的11年里,主營業務收入平均每年增幅達30%左右。在“2014年中國最具競爭力50強物流企業排序名單”中,民營企業約占總數的65%。

第二,跨國公司進入我國是民營物流企業發展的重要契機。

在我國加入WTO以后,跨國公司大舉進入。跨國公司往往專注于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而將物流等輔助業務外包,為我國物流企業發展帶來契機。許多民營物流企業抓住機遇,發揮自身優勢,在為跨國公司的服務中學習物流理念、管理和技術,提升自身服務能力。通過我們的調查發現,80%以上的民營物流企業在為跨國公司提供物流服務,發展比較好、比較快、比較穩的民營物流企業都與跨國公司具有較好的合作關系。

知識補充:

生鮮蔬菜配送 餐飲管理公司源甲餐飲是首選http://www.qnz.com.cn/news/newsshow-30382.shtml

049-02

第三,民營物流企業的資本積累和網絡建設已經達到一定規模。

民營物流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資本積累和網絡建設已經達到一定規模。部分民營物流企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實力。民營物流企業大部分從運輸、倉儲等傳統業務起步,逐步向現代物流業務拓展。民營物流企業根據客戶需求,結合自身優勢,“有所為,有所不為”,初步明確了市場定位,形成了各自優勢領域。合作聯盟成為民營物流企業新的發展趨勢。

第四,民營物流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邁上新臺階。

信息化建設走在前列的民營物流企業一般都采用了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全面訂單管理系統、庫存管理系統、車輛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決策分析系統,有的已開始運用衛星定位系統、實時查詢系統和無線射頻技術等,實現了和客戶信息系統的對接。

第五,現代企業制度開始進入民營物流企業。

早期的民營物流企業受歷史階段影響,個體私營性質和家族制管理現象比較普遍。隨著企業規模和市場范圍的擴大,原有的治理機制和管理體制已經不適應發展的要求,許多民營物流企業引入現代企業制度,企業性質有了較大改變。同時,民營物流企業生存發展的政策環境有了較大改善。各地政府對民營物流企業的支持和引導也不斷加強,比較集中地體現在對物流園區的政策支持。物流園區(基地)是民營物流企業的聚集地,各地對物流園區發展的政策支持,使民營物流企業成為主要的受惠者。

第六,民營物流企業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民營物流企業不僅直接推動了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而且促進了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有利于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有利于有效利用社會物流資源,減少交通擁堵和環境污染,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民營物流企業的發展,擴大了國家稅源、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

課堂討論

你認為應如何改善環境,使得物流企業發展更加迅速?

補充閱讀

國際三大快遞巨頭,憑啥稱霸全球?

國際三大快遞巨頭敦豪(DHL)、聯合包裹(UPS)、聯邦快遞(FedEx)在發展初期也經歷過篳路藍縷的奮斗年代。隨著企業逐步發展成熟,如今,這些國際物流上市公司的業務已經覆蓋全球,實現了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轉變。在中國,快遞企業敲開了資本市場的大門,他們可以從國際巨頭身上學到哪些東西呢?

1. 健全軀干拓展業務

國際快遞巨頭并非單純的快遞公司,而是大型綜合性集團公司。其主干強大,枝干亦十分茂盛。

國內所熟悉的聯邦快遞其實是聯邦快遞集團下的快遞公司。聯邦快遞集團實際上由服務(FedExServices)、快遞(FedExExpress)、地面(FedExGround)、貨運(FedExFreight)四大板塊業務組成,分別由四家公司展開相關業務。四大板塊相輔相成,相互支撐發展。

聯邦快遞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快遞運輸公司,服務涵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聯邦快遞地面包裹公司是北美領先的小包裹地面遞送公司,是美國郵政的重要合作伙伴。其聯邦快遞智能郵政服務(FedExSmartPost)就是利用美國郵政的末端配送系統為客戶提供輕量、高效的運輸服務。聯邦快遞地面貨運公司是美國領先的零擔貨運公司。聯邦快遞服務公司則為其他三個運輸類服務公司提供銷售、營銷、信息技術、通信和其他特定的后臺支持服務。“聯合競爭、獨立運營、協同管理”,這便是聯邦快遞集團與其旗下各公司間的和諧關系,他們共同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和價值。

對于自身設置的四大板塊,聯邦快遞集團十分自豪,并將結構設置與人才培養看作公司的兩大優勢。

2. 定制服務招攬客戶

除了公司架構的“豐滿”,三大巨頭的營收渠道也非常多元,為各行各業提供物流配送一體化解決方案是其重要優勢。點開敦豪官網就會發現,它制定的物流解決方案涉及航天、汽車、化學、消費品、時尚、生命科學與保健產業、工程與制造、可再生能源、科技物流、零售等多個行業。

敦豪為汽車產業提供的解決方案極具特色。其核心服務包括進貨至制造廠、倉儲及訂單處理、運輸管理、場內物流、售后物流和第四方物流服務。其中,倉儲及訂單處理服務能夠提升產品與客戶需求之間的契合度,提高產品響應需求的速度和能力。敦豪為此項業務建立了區域及國內配送中心、廠內配送中心、共享設施和越庫設施,以及并裝集運及分裝拆運中心等。倉儲管理系統項目可以實現產品的自動化分類,并提供配件存儲、調配、出庫等售后服務。此外,敦豪還為客戶提供輪胎配送、制定新興市場方案以及供應鏈方案分析與設計等其他汽車業配套服務。

聯合包裹服務的產業亦有很多,如汽車制造、衛生保健、高新科技、工業制造,以及配送、零售等。值得注意的是,聯合包裹任何一個客戶對其合并收入的貢獻都低于10%,因此,任何一個單一客戶的流失都不會對其整體財務情況或運營帶來實際影響。

3. 精益求精創新技術

隨著全球快遞企業服務時效差距的縮小,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和應用就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這也是企業形成差異化競爭的核心手段。

據了解,聯合包裹每天要對5000多萬件包裹進行跟蹤。這要歸功于近10萬臺在現場采集和分發包裹數據的手持交貨信息采集裝置(DIAD),它是每個包裹的數字化跟蹤點。自1991年以來,DIAD已經更新至第五代。它的存儲空間充足,可以記錄包括簽名在內的數據信息,具有上傳快件信息、掃描條形碼、貨到付款結算等功能。

讓聯合包裹自豪的還有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公路運輸優化和導航系統ORION。ORION利用含有2.5億條名址的數據庫和定制地圖數據,為快遞員提供優化投遞線路。數據顯示,若每天每單業務少行駛1千米,每年就能為公司節省5000萬美元成本。2013年,聯合包裹首次大規模啟用該系統,計劃到2017年,ORION將在北美5.5萬條路徑上使用。截至2015年年末,已經有超過4萬名快遞員使用該系統。

4. “開疆拓土”布局全球

并購是巨頭迅速拓展網絡的捷徑。聯合包裹成立于1907年,在經歷了90多年的發展積淀后,于1999年上市,并已為股東提供了超過580億美元的回報。

成為上市公司以來,聯合包裹收購了40余家大型公司,其中不乏貨車運輸和航空貨運、零售發運和商業服務、跨境以及金融和國際貿易服務等領域的領軍者。這使其業務范圍顯著擴大,遠遠超過運輸服務的本業。

與聯合包裹的厚積薄發不同,聯邦快遞成立7年后就上市了。聯邦快遞的每一次重大收購都直接影響了企業的運營和發展方向。其在上市后的第6年進行了第一次收購。1984年,收購了Gelco國際快遞公司,該公司在歐亞兩地設有辦事處,聯邦快遞的服務由此拓展到亞太地區。

1995年,聯邦快遞收購了Evergreen國際公司中美貨運航線權,成為當時唯一進入中國的美國快遞運輸公司。此后,聯邦快遞相繼完成了20多項重量級并購交易,強化了其在快遞、小包、零擔貨運、物流、零售電商運輸及相關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足跡遍布美洲、歐洲、亞洲、非洲、拉美及加勒比海等地區。

盡管優勢明顯,但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三大巨頭也充滿危機感。

聯合包裹在2015年的年報中稱,“當前和未來,我們面臨著國內、國際各種服務類型公司的競爭,有的企業的成本和組織結構與我們存在差異,他們會提供一些我們所不愿意或不能提供的服務和價格。如果不能及時適應競爭,我們的財務和經營都將受到消極影響。”

此外,聯合包裹還深入分析了企業面對的其他風險,如國內外監管政策的變化、日益嚴格的安全要求、隱私泄露或IT系統崩潰、勞工權益或財產損失訴訟,此外還有環保義務、并購或合作未帶來預期收益等風險,這些都可能對企業的運營財務或品牌形象等產生影響。

合理的公司架構、系統的解決方案、持續的科技創新和有序的并購步伐,國際巨頭的發展壯大不存在任何僥幸,而是憑借實力和正確的策略一步一個腳印扎實走出來的。

本章小結

企業的內、外部環境是不斷變化的,具有很大的隨機性。這必然影響和沖擊業已確定的經營戰略,所以,企業經營的戰略必須根據環境的變化而及時做出應對。本章首先介紹了環境的概念以及物流企業環境的分類,并對環境研究的必要性進行了介紹;然后介紹了物流企業進行戰略選擇的必要性以及依據,詳細介紹了物流企業戰略的種類;最后從外資企業、大型國企以及民營企業三個方面對我國物流企業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練習題

一、概念識記

環境 物流企業環境 宏觀環境 中觀環境 微觀環境 經濟環境 企業經營戰略

二、單選題

1. ( )環境因素對某一具體企業的影響通常并不是直接的,而往往是間接的。

A. 宏觀

B. 中觀

C. 微觀

D. 以上都有

2. ( )經營戰略是指企業開發出新產品或服務投放到新的市場以達到發展目的的戰略。

A. 多樣化

B. 市場

C. 技術

D. 產品

3. 差異化戰略是指企業通過對產品或服務進行一些改進,使之與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存在一定差異,從而穩定吸引一些顧客,達到( )目的的戰略。

A. 提高市場占有率

B. 增加營業收入

C. 降低成本

D. 利潤最大化

三、多選題

1. 根據影響企業管理的領域,可以將物流企業環境分為( )類。

A. 宏觀環境

B. 中觀環境

C. 微觀環境

D. 社會環境

E. 經濟環境

2. 影響行業內競爭結構及強度的主要環境因素有( )。

A. 現有競爭對手研究

B. 潛在競爭對手研究

C. 替代品制造商研究

D. 供應商研究

E. 用戶研究

3. 影響企業經營戰略的要素有( )。

A. 現有產品或服務

B. 新產品或服務

C. 現有市場

D. 新市場

E. 差異化

四、判斷題

1. 外部環境研究可以為物流企業提供大量的能夠客觀反映環境特點及其變化趨勢的信息。( )

2. 增長型戰略又稱進攻型戰略,是指發展目標大大低于企業現有水平的戰略。( )

3. 物流企業環境分為宏觀環境、中觀環境和微觀環境三大類。其中宏觀環境、中觀環境又稱為企業的外部環境,微觀環境又稱為企業的內部環境。( )

4. 對物流企業內部環境的分析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進行:一是對物流企業內部的各職能部門進行分析;二是對物流企業的生產要素進行分析。( )

五、簡答題

1. 物流企業進行環境研究的作用。

2. 物流企業戰略選擇的類型。

3. 物流企業戰略選擇的必要性。

六、案例分析

轉型升級進程中的國內快遞企業應對大型國際快遞物流企業,厘清其發展脈絡、總結其成功經驗,或“取長補短”,或“揚長避短”,依靠自身優勢打造核心競爭力。而且,全球快遞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面對的問題具有一致性,這也給國內外企業創造了合作共贏的機會。綜合媒體報道,自2013年《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出臺之后,收入分配改革難題呈現各個擊破的態勢,進入2015年,我國收入分配改革步伐明顯提速: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在已實現“十連漲”的情況下,迎來第11次上調;機關事業單位和城鎮職工養老金正式并軌;央企高管開始限薪,72家央企負責人將率先啟用新的薪酬制度,未來國企負責人和高管們將逐漸告別高得離譜的薪酬水平。

結合案例分析我國快遞企業應如何選擇物流戰略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物流環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陵市| 额尔古纳市| 余干县| 康保县| 翁牛特旗| 蕉岭县| 新津县| 天长市| 巴林左旗| 平罗县| 个旧市| 聊城市| 垦利县| 龙胜| 杨浦区| 山东| 全州县| 乌海市| 铜川市| 岱山县| 泸水县| 岱山县| 鹿邑县| 农安县| 永州市| 宽甸| 梓潼县| 车险| 孝感市| 炎陵县| 三原县| 吕梁市| 嘉鱼县| 临清市| 溧水县| 依安县| 辽源市| 德化县| 淄博市| 金华市| 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