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出好選擇
- 馬華興 王鵬
- 3901字
- 2021-01-08 09:55:34
自由職業者如何發展職業
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表明,早在2016年,美國就有5300萬自由職業者。而國家統計局2020年的數據表明,中國7.7億的就業大軍中,“靈活就業”人數達2億。靈活就業,是包括了自由職業者、小生意者、家政人員、外賣小哥、餐廳服務員等不與公司簽勞動合同的人群。這其中如果僅做個保守估計,自由職業者占20%,那也有4000萬人。這里所說的自由職業者,多數為提供專業技術服務的人群,比如攝影師、撰稿人、設計師、程序員、培訓師、咨詢師等。
由于在線支付、在線協同、在線社群的普及,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加。領英有預測認為未來43%的工作者都將是自由職業者。
而自由職業者們會發現,作為上班族,公司還能給一個職業發展方向、職級序列、年度目標,而自己單干的自由職業者并沒有這些,好像一下子失去了方向。
甚至,多數自由職業者的工作狀態是,接到項目,忙起來連軸轉;沒接到項目,閑得天天宅在家,一天“躺尸”8小時手游加三餐外賣。永遠不知道明天會怎么樣,于是更加迷茫了。
對自由職業者的職業發展,目前可分為兩類:
雞湯類: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并一直做下去;
雞血類:自律才能自由,能有發展的自由職業者都得學會自律。
于是,自由職業者的人生發展就是在雞血和雞湯中徘徊。
為了避免雞血和雞湯,下面我將從更結構化的角度來分析一下自由職業者如何做職業發展規劃。
職業發展方向從何而來
對于一個公司員工而言,他的職業發展是相對清晰的,這是為什么?主要是公司為員工提供了四個系統:
1.支持系統
公司給員工提供了三大支持系統:職能分工、辦公環境、月薪。
首先,公司會給每個員工定義其職能分工:生產、銷售、研發、運營、財務、人力資源等。一個打工者只負責其中某一個職能。一個人完成該職能工作,發揮該職能價值,都需要上下游職能的支撐。招聘需要人力資源的支持,經費收支需要財務的支持,營銷需要產品的支持,這就是一種支持系統。
其次,一個人在公司里能順利地工作,公司的辦公環境也提供了支持。從工位、會議室、辦公用品、筆記本電腦的硬件,到郵件、OA[1]、報銷系統、項目管理系統的軟件,都在支持這一個員工把自己的工作開展下去。
最后,則是最直接的支持:每月發錢。無論公司盈利多少,員工是否賣力工作,只要員工正式入職,公司就必須每月按勞動協議給員工發工資。
這個支持系統會讓員工很有安全感。
2.管理系統
同樣,一個人能在公司中完成項目,取得業績,公司建立的管理系統也在其中發揮著作用,它會指揮、監控、督促他一步步推進項目。
典型的管理系統就是:規章制度、項目管理、考勤管理。
公司和各個部門都會建立一整套規章制度管理員工,通過規章制度明確員工的行為規范、工作方式、工作內容。員工遵守這些規章制度,從而完成工作任務,滿足公司要求。
很多公司還會建立一套ERP[2]、OA及郵件系統,這類系統都是項目管理系統。員工每天上班都會查看自己的郵箱、OA,看一下自己的項目有哪些,哪些項目在什么階段,下一步需要做什么。這套項目管理系統如同河道,能夠約束員工在河道里流動的方向。
當然,大家都能感受到的考勤系統更是如此,它直接從時間方面約束員工的工作。
3.協作系統
組織中的工作幾乎都無法單獨完成,需要多人協作。
與團隊內部協作,與不同部門協作,以及與客戶協作。這些溝通關系形成了協作系統。公司會提供一整套軟件、硬件和規章來告訴你:和團隊開會的時間、溝通的內容、交付的成果、討論的話題,達成一系列協作。
4.職級系統
這可能就是多數工作者所認為的“職業規劃”了。
公司會制定一系列崗位頭銜:專員、主管、經理、總監等。不少大公司還會建立專家P序列和管理M序列,每個序列設定十幾個崗位。當這套職級系統建立起來,每個人定好自己的位置,他下一步目標也就水到渠成般清晰呈現在眼前。
當一個人升到某個崗位后,自然他就能得到該崗位相應的權力和利益。
為了給每個崗位選出適合的人選。公司還建立了一套勝任力模型,這背后是對個人能力和績效的量化評估。你完成了哪些項目,發揮了什么能力,都會在這套績效評估、勝任力模型中體現。
崗位頭銜、權力利益和績效評估構成了公司的職級系統。
當公司把這四套系統打造得非常完善時,員工就會發現,下一步需要做的項目及會達到的職級,都很清晰;同時有支持系統給員工發錢,提供良好的辦公環境,有管理系統提示任務,監督工作,讓員工有安全感;每當完成一個項目,晉升一個職級,都會充滿自信與成就感。而這份清晰感、安全感、自信感和成就感構成了一個員工的職業發展方向,你會有種“職業發展感”。
自由職業者們得到了自由,卻失去了這四個系統,目標變得不那么清晰,也缺乏安全感,一旦接不到活還會不自信和缺少成就感,最終結果就是沒有“職業發展感”。
因此,自由職業者如果想做好職業發展的規劃,不是去定位自己的工作,也不是去追尋自己的熱情,而是要先幫自己搭建好這四個系統。
自己如何搭建四大系統
1.支持系統
關于搭建支持系統,我有兩個方法:
對自由職業者來說,家是最主要的辦公地點。但這個環境會給人一種錯覺,家是工作回家休息的場所,并不是工作的場所。這種錯覺會導致我們沒法專心工作。
因此,自由職業者應該在家里給自己設置一個“辦公區”,把辦公區設定為獨立空間,里面只放辦公用品,不放任何娛樂休閑工具。自己一旦進入這個辦公區,就開始工作。這樣,大腦就不會有“這是家”的錯覺了。
公司給的薪水都叫“月薪”,按月發放。你這個月在忙一個任務,加班,公司會按月發錢;你下個月可能任務沒那么重,公司也會按月發錢。
但自由職業就不是這樣了。這個月很忙,拿錢很多,下個月因為很多原因沒接到工作,就一分錢沒有。所以,你發現很多自由職業者給自己吹牛寫的文章標題叫“他是如何月入10萬的”,看上去很唬人,但很可能他是這個月掙了10萬,后三個月都沒有進賬。
自由職業這種收入現象的背后是支付模式的變化。
公司的支付方式叫計時支付,只要時間達標都會給你支付工資;而自由職業的支付方式變成了計件支付,只有做出成果,客戶才給錢。正是因為“計件”,支付的時間顆粒度發生了變化:有可能很短,比如做家教每小時200元,一課結束立刻結賬;也有可能很長,比如做一個軟件開發項目3個月,項目開始前預付1萬元訂金,3個月開發結束驗收合格給剩下的4萬元。
所以,平衡心態最直接的方式是把月薪思維變成季薪或年薪思維。我這個月沒掙錢,但因為第一個月掙了8萬元,就相當于這個季度季薪8萬元,平分到每個月是2萬多元。當我們把計薪顆粒度擴大到以年為單位時,評估收入時會發現現在賺的比上班的時候還多,是不是就有了一種安全感。
2.管理系統
公司建立的管理系統,實際上是一種“他律”系統。由公司通過設定紀律來約束員工。
因此當沒有公司這套他律系統管理員工時,很多人會強調,自由職業者一定要自律。也就有一些人會說,如果你不能做到自律,那就不要做自由職業者,最好找個公司上班。
但是,自律并不完全是一種天生的個性氣質,自律是可以通過后天培養的。
養成自律的方法,就是給自己建立一套“管理系統”。
我有兩個建議,可以幫自由職業者建立管理系統。
如前所述,每個公司都會從軟硬件開始設立項目管理系統,換做自由職業,人們也完全可以給自己打造一個項目管理系統。
比如:當和一個客戶談成為期一個月的設計項目后,馬上用線上工具制定計劃、目標里程碑,每隔一周和客戶匯報一次進度,這就是個最簡單的項目管理系統。
時間管理是個復雜的問題,工具方法也有很多。其實,你只需要給自己建立一個最簡單的考勤工具,比如每天早上花5分鐘時間,在日歷里列出今天要做的事。合理使用手機上的日歷App,就能解決大部分的時間管理問題。
3.協作系統
自由職業者大多數情況下是在單打獨斗,極度缺少社交,很容易失去歸屬感,產生孤獨感。
所以,自建協作系統不單單是為了與客戶更好地溝通,也是為了不讓自己過于封閉,擁有必要的社交,增加歸屬感。
提供兩個協作建議:
設計師除了單獨承接設計任務,最好能參與到有更多人的虛擬合作項目中。有一個虛擬合作項目,就會形成一個多人社群,建立一個虛擬團隊。在虛擬團隊中溝通、討論,甚至閑聊,歸屬感就有了。
同行社群不僅適用于自由職業者,所有形式的工作者其實都需要。同行能夠在一起就專業問題開展討論,深度學習,還能互相介紹新項目、新業務。當你在同行社群里講出一句同行才懂的行業用語時,群里的人都能聽懂,也就有歸屬感了。
5.職級系統
自由職業者需要給自己打造一個“能力樹”。以講師為例,比如:
講課能力初級,一對一,把高一數學講透;
講課能力中級,一對三,不只懂數學教學,還能根據學生的學習方式,因材施教;
講課能力高級,大班課,能現場出一套高考試卷,并根據不同特點的學生分類教學。
在此提醒,“能力樹”的核心不是能力的提升,而是能解決客戶更高維度的問題。當你做出一個“能力樹”,就等于為自己建立了一個職級系統,并且給自己定制了一個績效考核制度,一旦能力升一級,也可以給自己冠一個頭銜,如“高級講師”“資深講師”等,報價時也逐步提價。
當自由職業者把這四個系統打造起來,實打實的職業發展方向就確定了。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