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基建大時代:聚焦5G與物聯網
- 趙小飛
- 2349字
- 2021-01-07 19:17:16
2.1 美韓運營商爭搶5G 商用“頭彩”
2.1.1 全球首個商用,韓國拔得頭籌
2019 年,美國和韓國上演了一場“全球首個5G 商用國家”的爭奪戰,最終韓國以領先1 個小時的“微弱優勢”勝出,搶到全球5G 商用的“頭彩”。這場爭奪戰經歷了如下過程。
● 2018 年12 月1 日,韓國三大運營商SK、KT、LG U+同時宣布其5G網絡正式開通,不過當時尚沒有完善的5G 商用終端,消費者還無法使用5G 服務,因此還不能稱為5G 商用;
● 隨著韓國5G 終端推出,商用日程逐漸明朗,韓國政府初步確定正式提供5G 商用服務的時間為2019 年3 月28 日;
● 2019 年3 月14 日,美國運營商Verizon 宣布將于2019 年4 月11 日在芝加哥和明尼阿波利斯兩個城市推出5G 商用服務;
● 2019 年3 月上旬,由于擔心5G 終端和網絡測試的穩定性,再加上韓國政府否決了SK 提交的5G 資費方案,稱該方案僅有大流量套餐,缺少中低檔的安排,韓國將5G 正式商用時間推遲至2019 年4 月10 日左右;● 2019 年3 月下旬,隨著三星Galaxy S10 5G 終端的順利測試、SK 提交新的資費,加上為爭取早于美國商用,韓國將5G 商用日期確定為2019 年4 月5 日;
● 針對韓國確定的發布日期,美國Verizon 宣布將提前一周在明尼阿波利斯和芝加哥商用5G,具體時間為美國時間的2019 年4 月3 日;
● 為了拔得頭籌,韓國臨時改變計劃,提前在當地時間2019 年4 月3日晚上11 點,宣布開通5G 商用網絡服務。
由于東西方時差的因素,韓國5G 商用比美國早了1 個小時,成為“全球首個”5G 商用的國家。對此美國很不服氣,Verizon 一位高管認為韓國在晚上11 點倉促發布的商用并不是真正的商用,因為當時僅有在網絡測試時就注冊的6 名用戶,這6 名用戶包括韓國演藝團體EXO 的2 名成員和花樣滑冰冠軍,并沒有面句大眾開放網絡注冊。直到韓國三大運營商舉辦三星首款5G 手機的面世活動,才正式開始為5G 手機用戶辦理入網手續。但無論如何,“全球首個5G 商用國家”的頭彩還是被韓國搶到。
2.1.2 快速發展的“先行者”帶來的啟示
當然,韓國并非只去爭奪“全球首個”的虛名,它在5G 產業發展方面也做了很多功課,因此在初期獲得了快速發展。
從用戶數量來看,2019 年6 月,韓國5G 商用僅69 天用戶規模就突破了100 萬;8 月,韓國5G 用戶超過200 萬;9 月,韓國5G 用戶突破300 萬;10 月接近400 萬;2020 年1 月底韓國5G 用戶接近500 萬,這一數字已經占據韓國總人口的十分之一。而事件回撥到2011 年,韓國商用4G LTE 網絡時,雖然韓國運營商宣傳力度非常大,但用戶達到100 萬個仍用了5 個月的時間。
為了5G 的發展,韓國運營商可謂下了很大血本,這些血本首先表現在終端補貼和降低資費兩個方面。
1.針對5G 手機的高昂價格,韓國運營商提高了終端補貼力度
5G 商用初期僅有兩款5G 手機,三星Galaxy S10 5G 和LG V50 ThinQ 5G上市,起初這兩款5G 終端的價格基本在100 萬韓元以上(約6000 元人民幣),而在2019 年6 月這兩款手機的價格已經從起初的100 萬韓元降至40 萬韓元(約2300 元人民幣),這一力度讓5G 終端迅速降低至民眾可接受的價格區間。
2.不限流量套餐也是5G 用戶迅速增長的另一驅動力
起初,韓國三大電信運營商提供了不同檔位的5G 套餐,月資費從5.5萬韓元(約合300 多元人民幣)到13 萬韓元(約合700 多元人民幣)不等,而這一資費包含的流量有限。相對于4G 資費,這一資費還是非常貴的,令普通用戶望而卻步。然而,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里,這一套餐已擴展至不限流量,對于大流量用戶來說,最終其平均價格會低于4G 價格。據調查,在5G 商用后不到3 個月的時間內,韓國5G 用戶的日均使用流量已達到4G的3 倍。
5G 應用的培育也是韓國產業界各方關注的核心要點,尤其是在消費領域培育了一批新應用,其中多媒體和游戲2 個領域比較突出。舉例來說,SK推出低時延社交直播、12KUHD 視頻和視野更寬的棒球直播,與多家世界級VR/AR 運營商合作推出了5G 流媒體游戲;KT 推出基于5G 的視頻、游戲等內容服務,推出4K 無線VR 服務“KT Super VR”及可穿戴式360 度VR 相機,希望通過VR 服務攻占5G 媒體市場;LG U+為消費者提供獨家媒體內容,包括U+職業棒球和U+高爾夫、U+偶像直播、U+AR、U+V 等,把套餐和內容結合做成了獨家特點。正是這些應用的培育,保證了韓國5G 流量使用的快速增長。
除此之外,政府政策的作用必不可少。在韓國5G 剛剛商用5 天后,韓國政府就發布了“5G+”戰略。韓國總統文在寅對此表示,韓國政府正在國家層面推進5G 戰略,將打造世界一流的5G 生態圈,爭取到2026 年占據15%的全球市場份額,創造60 萬個相關優質崗位,實現730 億美元的出口目標。
為完成韓國“5G+”戰略目標,韓國政府將和民間機構計劃攜手投資超過30 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761 億元),爭取在2022 年之前盡快建成覆蓋韓國全國的5G 網絡,培育包括新一代智能手機、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智能工廠、智能城市等基于5G 技術的新產業和新服務。韓國還將在政府部門和公共機構率先引進和使用5G 技術,大膽開展試點項目,這有利于快速激活市場。
當然,韓國5G 市場的快速發展有其自身國情的原因,在其他國家沒法復制。總結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首先,就廣度來看,韓國國土面積大約是10 萬平方千米,與我國浙江省面積相近。由于韓國各種回傳光纖部署較為密集,為無線網絡提供了較好的基礎;其次,韓國的通信監管部門對于其國內運營商在5G 服務和終端方面出臺了多方面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韓國三大運營商之間進行合作而不是競爭;再次,韓國三大運營商對于其站址資源進行主動協調,使三家基站的覆蓋可以快速開展起來。
然而,初期的快速發展不代表整個產業快速發展,還需要有更堅實的基礎支撐才能保持持續增長。根據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統計數據,韓國5G移動用戶數量增長正在放緩,如圖2-1 所示。

圖2-1 韓國5G 用戶數量
(來源: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
事實上,2019 年8 月韓國5G 用戶新增數量最高,達到新增88 萬的峰值,在此之后隨著三大運營商終端和資費補貼有所減少,用戶增速開始下降,2020年1 月僅新增29 萬戶,而且伴隨著對網絡質量的詬病。從韓國5G 發展歷程中,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示,高額的補貼不可取,建設優質網絡和拓展應用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