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歐神話:世界開端與盡頭的想象
- (德)保羅·赫爾曼(PaulHerrmann)
- 2127字
- 2020-12-30 18:21:50
死者的棲止地
死者的棲止地自然是墳墓,也就是地底下。墳墓叫作“海拉”(hel),自遠古以來都被安排模仿家里的擺設。漸漸地,人們也把冥府“海拉”想象成雕梁畫棟、觥籌交錯的大廳。正如英靈神殿的金碧輝煌,到處都是裝飾品及武器,冥府“海拉”則是以黃金鋪地,到處都是閃爍的盾牌和耀眼的臂環(huán)。(《巴德爾之夢》6,7)但是在富麗堂皇的擺設背后,那里的生活其實是恐怖且不自由的。
地下的鬼魂如同人類一般,也會逐漸形成政治組織,有統(tǒng)治的神或女神,就像國王和王后。希臘的冥王哈德斯(Hades)和日耳曼的冥界女神海拉都主司冥界入口,“hades”意為“看不見的地方”,而海拉則是“墳墓”的意思。在上古時代,死后的生命住在“無善無惡的彼岸”:好人死后會去的“極樂世界”(Elysium)或“英靈神殿”,以及懲罰惡人的“地獄”(Tartaros)或“尼菲爾海爾”(Niflhel)之類的語詞,則是后來才出現(xiàn)的。
古諾斯語中的“靈魂”(?nd)也有印歐語里“氣息”(anan)的意思,發(fā)音也和希臘文的“靈魂”(anima)雷同:因此,靈魂與風息息相關。生命氣息從固態(tài)的身體里逃逸,在空中飄浮,靈魂便如暴風雨一般飛來飛去。為德不卒而無法進入天堂,或是罪不至下地獄的靈魂,會成群結隊出沒劫掠,也就是“靈魂野獵”(Wilde Jagd),在挪威叫作“閃電雷鳴”(Aasgaardsreia),即瑞典語的“Aaskereia”,“aska”(閃電)和“reid”(雷鳴)。這群鬼魂的首領是古魯瑟(Gurorysse)或雷沙洛瓦(Reisarova),亦即古魯舒萬(Guroschwanz,古諾斯語中的“gygr”,指“女巨人”)和“飛毛腿”西格魯?shù)拢⊿igurd Snarenswend)。群鬼在水上陸上游蕩,掠奪人畜,而他們的出現(xiàn)代表著戰(zhàn)斗和死亡。人們聽到群鬼飛來時,必須趕緊閃避或趴下。他們把馬鞍隨手扔到人們家里的屋頂,馬上就有個人會死。為了躲避“閃電雷鳴”,人們會準備類似圣誕節(jié)的大餐,并且在庭院中暢飲啤酒;到了隔天早晨,所有東西都吃光喝光,而“這就是我們至今的過年習俗”。
如果說暴風雨意味著成群結隊的靈魂肆虐,那么當風雨停歇,靈魂肯定需要一個休息的地方。風起于山上,也會回到山里。因此,群山就是死者的家。
弗羅西(Flosi)夢見他到外面去,看到一塊巨巖。巨巖竟自動裂開,一個男人(山怪)從里頭走出來,身披山羊皮,手持短戟,他前前后后呼喊朋友的名字。接著他突然大聲尖叫,將短戟猛刺地面。對弗羅西來說,這夢境就代表那山怪呼叫的所有人最終都會淪為“懦夫”,亦即隨著死亡腐敗毀壞。(Nj. 134)
“大胡子”索羅夫(Thorolf Mostrarskegg)的從屬都相信他們死后會到圣山赫爾加山(Helgafell)。(Landn. Ⅱ 12)
“吃鱈魚者”索爾斯泰因(Thorstein Thorskabit),索羅夫之子,在捕魚時發(fā)生了意外。某個牧羊人在夜里看到赫爾加山開啟,其中有熊熊燃燒的大火;他聽到四面八方而來的噪音及號角聲響,索爾斯泰因在同伴簇擁下坐到父親對面的高椅上。為了不趕走此地的鬼魂,也就是山中祖先的亡靈,沒有梳洗過的人不準進入赫爾加山,同時,人們也不準許在那里殺人;誰都不得以鮮血或其他不潔的東西玷污和平之所。(Eyrb. 4, 10, 11)
賽索利族(Selthori)據(jù)傳死于索利堡(Thorisbj?rg),克拉庫–赫里達(Kraku-Hreidar)則選擇在麥利山(M?lifell)終結生命。(Landn. Ⅱ 5, Ⅲ 7)
比亞納約德(Bjarnarfjord)傳說斯萬(Swan)在湖邊抓魚時,被暴風雨侵襲而不支落地。但在卡勒德巴克(Kaldbak)(4)的漁民相信,他們曾經(jīng)看到斯萬走進卡勒德巴克洪山(Kaldbakshorn),并且受到竭誠歡迎。但是有些人反對說:不論生死,大家都知道斯萬失蹤了。(Nj. 14)
被殺害的西格魯?shù)虏舫霈F(xiàn)在奧克尼群島的哈雷克(Harek)面前,并在山間接走他,而人們從此就再也沒見過哈雷克的蹤影。(Nj. 158)
有個冰島人聲稱曾見到地靈(Landgeister)在半裂開的山里,準備對抗基督教。(《勇士傳說》Ⅱ 215)巨人奧爾曼(Armann)據(jù)說在冰島奧爾曼斯山區(qū)(Armansfell)的某個山洞里死去。斯威迪國王(K?nig Sveigdi)則是被侏儒騙到深山里,因為侏儒說他會在那里見到奧丁。(Yngl. S. 12)
在丹麥民間傳說中,奧姆(Orm)到已故的父親齊格弗里德(Siegfried)所住的山上,懇求他賜予寶劍?!暗溔恕被魻柛瘢℉olger Danske, Oddgeir der D?ne)坐鎮(zhèn)于哥本哈根附近卡隆堡(Kronborg)的地底巖石下,身穿鐵甲,強壯的臂膀支撐著頭;長須垂到大理石桌下并且持續(xù)增長,他在睡夢中見到人間的丹麥王國的所有事情。如果丹麥有危難,老霍爾格便會起身而牽動他的胡子,大理石桌因而破裂;接著他會趨前捶打桌子,以至于全世界都聽到轟然巨響。
赫爾加山的故事顯示了祖先崇拜的習俗。我們也在冰島著名的殖民故事里看到更生動的表現(xiàn):
聰明的奧德爾(Audr)來到了冰島,她是來自都柏林的挪威王“白人”奧拉夫(Olaf der Wei?e)的遺孀。雖然她已經(jīng)領洗且相當虔誠,卻仍然以木樁投擲獵人木屋的異教方式找到落腳處。她在山上找到她的禱告地點,架起十字架,因此,這些山頭被稱為“十字架山丘”(Kreuzhügel)。年老時,她替她的孫子,同時也是她家產(chǎn)的繼承人,舉辦了輝煌的婚禮,他們邀請所有親屬。她替他們準備了美味佳肴,慶祝了三個夜晚,最后,她替朋友們挑選禮物并告訴他們,喜宴還會持續(xù)三晚,但也是她的最后一餐。她的尸體被放在船上,有許多金銀珠寶陪葬;整艘船被埋在山上。她的后人則繼續(xù)信仰異教,相信古時死者都會走進這個十字架山丘,在那里繼續(xù)活下去。隨著祭品的增加,他們甚至在那里建立寺廟和祭壇。(Landn Ⅱ 12, 16, 19;Laxd. 5, 7)
在命運的獨特諷刺下,他們祖先的祈禱處被改建成異教的祭壇,冰島最早的基督徒在死后竟然變成后人諸神崇拜的先驅和世世代代的守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