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2018年4月5日,農歷2018年二月二十,星期四(清明節假期第一天)
艾夏剛打開門,聽到聲音的袁也就從屋里出來,抱起冬冬朝著艾夏問道,“吃飯了嗎?”
冬冬搶答,“吃了。”答完掰著指頭給袁也講自己吃了哪些好吃的,可惜,兩歲小朋友的記憶力仍待發育,說了幾個記不全了。
袁也見冬冬在一道菜上已經重復了三遍,笑著幫她結束了糾結,“哇,媽媽帶冬冬吃了這么多好吃的呀。”
冬冬從想不起菜品的糾結中被帶出來,仰起頭興高采烈地再次搶答,“不是媽媽。”
袁也幫她補全,“不是媽媽帶的是嗎?”
冬冬點頭,“是許叔叔。”
袁也和冬冬說話期間,艾夏已經換好鞋子衣服,這會,正端了一杯水過來想讓冬冬喝。
袁也有些八卦地撞了下她,“冬冬說是許叔叔帶她吃的飯,這個許叔叔是誰呀?”
艾夏將冬冬接過來,“冬冬的就診醫生,許醫生。”
袁也跟著艾夏,一邊協助她給冬冬換衣服、洗臉洗手,一邊繼續問,“許醫生請你們吃飯?不對啊,應該你請他吧。你不是說許醫生幫忙給冬冬加號嗎?”
艾夏答道,“我也這么覺得,但許醫生沒答應,他說有事請我幫忙,所以堅持他來請。”
袁也笑得不懷好意,“請你幫忙,恐怕是借口吧。這個許醫生帥不帥?”
艾夏看向袁也,“您今天心情好像很好?”
袁也再度抱起冬冬,“知我者,夏夏也。我開心,是因為想通了。”
艾夏被袁也的心情感染,笑著問,“想通什么了?”
袁也抱著冬冬坐下,一邊逗她玩一邊道:“想通我到底要找個什么樣的工作了。我來BJ一個半月,找工作一直不順,也很受打擊。我心里苦悶,又有大把的時間,于是將憤懣化為文字,開了個公眾號,寫了幾篇文章。今天早上,在校時認識的校報師姐聯系我,說看到我的文章,覺得很不錯,推薦我去自媒體。我突然就想明白了,找工作,興趣和特長至少應該兼顧其一。可我來BJ后,找工作的動力一直是讓之前看不起我的人大跌眼鏡,所以一個勁地往金融、互聯網這些看起來光鮮亮麗的行業扎,指望謀得高薪說服父母,也打臉之前的領導。但卻忘了,這些行業,我既不感興趣,也沒有發揮特長之處,所以屢屢碰壁。我決定轉換求職方向,找一個能突出我寫作優勢的工作。”
艾夏邊聽邊點頭,“我覺得你想得很對。”
袁也眼睛亮了,“真的嗎?”
艾夏點頭,“大學時候,你是校報副主編,也是文學院出了名的才女。你的寫作功底是很大的優勢。”
袁也高興了會,又有些不確定,“可是我大學畢業浪費了好幾年,這項優勢會不會已經被超越了?”
艾夏很認真地看著她,“不會。我記得你說過,你上一份工作中,單位的大稿子都是你來負責,足以說明你的寫作能力相當拔尖。”
袁也耷拉著肩嘆氣,“我的上一份工作,同事學歷都不太高,在他們中拔尖說明不了什么。而且,寫的都是公文,和市場需要的文字不一樣。”
艾夏將袁也肩膀扶正,“可是,你最近在公眾號上寫的文章不是公文,而且,校報的師姐看到后主動跟你說文章很好。這些足以說明,你寫不同類型的文章都能很出色,畢業這幾年,寫作功底也根本沒有退化。”
袁也沒有說話。艾夏問道,“你是不是還在想這些天面試的經歷?”
袁也悶悶地點頭,“畢業這幾年,我基本沒收到過正面的反饋,這些天開始面試后,尤為懷疑自己。今天上午覺得自己想清楚了的時候,渾身都是沖勁,這會跟你講起來,又覺得不太有把握。”
艾夏道,“沒關系,你不用逼著自己一下子全部忘掉那些負面的影響。我建議先將新的想法付諸實踐,從現在開始,轉變求職方向,并相應做好準備。等你在新的求職之路遇到正向反饋后,以前那些面試帶給你的負面影響自然就會淡化。”
袁也看向艾夏,帶著點迷茫,“夏夏,你說我能行嗎?”
艾夏拍了拍她的肩膀,“袁老大,你只有試了才知道。反正,我覺得你行。”
艾夏帶冬冬回屋休息后,袁也重新篩選了行業,瀏覽了一陣招聘信息,想給嚴康寧打個電話,躊躇了一會,最終打開郵箱,編輯了一封信,她寫道:
康寧:
見信佳!
以前,我一直認為,我們倆人中,我更為理智。
我覺得,我對人生的目標很明確,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一路走來,我一直努力向著這個目標邁進,并且覺得,自己做得不錯。
我記得,我們第一次明確的分歧,出現在2010年,我大三的時候。那時,我斥責你的想法幼稚、不現實,執著地想要將你拉回我所認為的正軌。
如今,時隔近八年,我終于愿意承認自己曾經的自大。
現在的我,研究生畢業四年,前三年多在壓抑與荒廢中度過,近半年在彷徨中嘗試重新開始,卻屢屢挫敗。
生活、事業均陷入困境。曾經篤定的人生目標,以及實現路徑,都變得模糊可疑起來。
我好似一夕之間回到原點,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明白如何才能過好這一生。
反倒是你,早早地確定了心之所向,一往無前地為之奮斗。我想,如今的你,內心應該一如既往地安寧。
我羨慕你,但依然成為不了你。你知道的,我從來都是一個自私、利己的人。
今天,我想通了一些事情,也決定有所改變。
我在尋找新的職業方向,也在尋求新的人生支柱。未來未定,但總要行動起來才行。
祝你一切都好!
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