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節:2019年4月1日,農歷2019年二月二十六,星期一
春節過后,徐諒時不時會收到明正純的信息,起初是關于爺爺的照片,進而延伸到攝影的相關討論。上次徐諒聽了他一節課后,明正純偶爾也會跟她聊些物理方面的知識。
徐諒今天接到的這條信息,就是關于物理方面的。
“一群偉大的科學家去世后在天堂里玩藏貓貓,輪到愛因斯坦抓人,他數到100睜開眼睛,看到所有人都藏起來了,只見伏特趴在不遠處。
愛因斯坦走過去說:伏特,我抓住你了。
伏特說:不,你沒有抓到我。
愛因斯坦說:你不是伏特你是誰?
伏特說:你看我身下是什么?
愛因斯坦低頭看,伏特身下居然是安培!”
徐諒不明所以,回了幾個問號,明正純緊接著發來一條。
“伏特說:我身下是安培,我倆就是伏特/安培,所以你抓住的不是我,你抓住的是……歐姆!
愛因斯坦反應迅速,于是改口喊:歐姆,我抓住你了!
說時遲那時快,伏特和安培一個魚躍站了起來,但是仍然緊緊抱在一起,愛因斯坦大惑?!?
徐諒回復,“我也大惑。”明正純接著發。
“他倆不緊不慢地說:現在,我們不再是歐姆,而是伏特×安培,變成瓦特了。
愛因斯坦覺得有道理,于是喊:那我終于抓到你了,瓦特!
這時候,安培慢慢悠悠地說:你看我倆這樣抱著已經有好幾秒了,所以,我們不再是瓦特?!?
徐諒問,“不是瓦特是什么?”
明正純回復,“瓦特×秒,我們現在是焦耳啦。”
徐諒粘貼了關鍵詞上網搜索,找到了這個笑話的完整版,她順著明正純的故事講了下去。
“愛因斯坦被說的啞口無言,于是默默地轉過身。這時,他看到牛頓站在不遠處,愛因斯坦于是跑過去說:牛頓,我抓住你了。
牛頓:不,你沒有抓到牛頓。
愛因斯坦:你不是牛頓你是誰?
牛頓:你看我腳下是什么?
愛因斯坦低頭看到牛頓站在一塊長寬都是一米的正方形的地板磚上,不解?!?
明正純配合徐諒換了角色,回復道,“我也不解?!?
徐諒不自覺笑了,繼續將故事講了下去。
“牛頓說:我腳下這是一平方米的方塊,我站在上面就是牛頓/平方米,所以你抓住的不是牛頓,你抓住的是帕斯卡。
愛因斯坦倍受挫折,終于忍無可忍地爆發了,于是飛起一腳,踹在牛頓身上,把牛頓踹出了那塊一平米的地板磚,然后吼道:說!你還敢說你是帕斯卡?”
明正純回復,“不是帕斯卡是什么?”
徐諒講出了故事的結尾,“牛頓慢慢地從地上爬起來,說:不,我已經不是帕斯卡了,你剛剛讓我牛頓移動了一米的距離,所以,我現在也是焦耳了。”
明正純配合地回了兩個開心大樂的表情圖。
徐諒沒覺察到自己的笑意更濃,繼續發信息問他,“今天的笑話怎么這么長?”
明正純回復,“為了把學生們的整蠱熱情磨到灰飛煙滅,專門挑了個長的?!?
徐諒能想象到那副場景:明正純閑適地站在講臺前,在學生們開始愚人節游戲前,慢悠悠地講個開頭,然后提問,“福特為什么說愛因斯坦沒有抓住他?”等學生們回答完以為結束的時候,繼續講繼續提問,幾次三番把學生們悶到只求提問結束不求整蠱的地步。
徐諒回復,“過個節都這么專業,你們理科生過愚人節的方式,真讓我們文科生甘拜下風?!?
明正純問,“文科生怎么過愚人節?”
徐諒道,“其他專業我不清楚,文學院盛行用藏頭詩表白。成功了就是一段佳話,失敗了只當節日游戲?!?
明正純沒有立即回復,徐諒以為他忙,就丟下手機修片了。修完幾張拿起手機查閱信息,就見明正純的消息已經發來半個小時了,他問,“你今天愚人了嗎?”
徐諒已經敲出了“沒有”兩字,發送前掃到聊天界面,看到自己上一條回復,心中突然一動。她抱著手機重新梳理,試圖論證自己的猜測:她跟明正純說文學院一般用藏頭詩表白的方式過愚人節,而知道她是文學專業的明正純接著問她今天有沒有愚人,是不是就是隱晦地問她有沒有表白的意思?
她起身繞著屋子踱步,走到第十圈的時候下了決心,刪掉“沒有”二字,寫道,“淮海又見水退時,雙人換走阻礙石,月頂右手不見口,青年男女樹心旁,世上何物最懂愛。”
明正純回復,“這不是藏頭詩吧?”
徐諒道,“這是字謎?!?
明正純問,“不是說文學院都用藏頭詩嗎?”
徐諒驗證了自己的猜測,她一字字地敲道,“文學院的同學,對愛情的追求普遍簡單,所以一首藏頭詩就夠了。我是院里的異類,只談不求結果的戀愛,喜歡時用力珍惜,感覺沒了就一拍兩散。”
徐諒一直等到晚上,都沒有再收到明正純的消息,她雖然難免遺憾,卻也覺得輕松。她的過往,是懸在頭上的一把利劍,若是奔著有結果的戀愛去,如何保證不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