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箭微知著

  • 天之下
  • 三弦
  • 15439字
  • 2020-12-12 04:00:00

昆侖八十八年 秋 七月

離開福居館的馬車相當安穩,車廂里坐著謝孤白、朱門殤與小八三人。沈玉傾沒有虧待他們,用了并轡馬車送他們前往巴縣。

此刻,盲眼琴師仍在崎嶇的山林小徑獨行,點蒼的使者還在馳道上行進。

雨勢漸小,滴落在車蓋上的雨聲漸漸細了。

“先生來巴縣做什么?”謝孤白問,“走訪患者?”

“路過,打算往湖南去。”朱門殤道,“過午就走。”

“多留幾天好。”謝孤白看向窗外,“說不準,這雨還得再下個把月。”

話音剛落,烏云散去,朝陽升起,馬車駛入了巴縣的大門。

現今的青城并不在青城山,青城山甚至不在青城境內。昆侖共議后,青城除了轄有整個渝地外,還掌有部分川、黔之地,其中涪縣屬青城,成都、德陽、眉州、嘉州均屬唐門,以此一線為界,東屬青城,西屬唐門。貴州又更復雜些,被分成了三份,桐梓、播州、劍河、黎平以東屬青城,比躋、貴陽屬唐門,余下屬點蒼。

原本的青城山距離唐門、華山、崆峒的邊界實在太近,早在昆侖共議之前,那個九大家仇殺不止的年代,當時的青城掌門顧瑯琊便將青城駐地移往巴縣,成為如今這個青城。九大家劃定疆界后,成都原本的另一大門派唐門占據了灌縣,位在灌縣的青城山雖說是青城派的起源圣山,顧瑯琊思前想后,若不連成都、德陽一并取下,孤山難守,而若取了成都,豈非扼了唐門咽喉?唐門勢必不允,又得再起風波,于是棄了灌縣。

灌縣后來成了唐門總部所在,唐門投桃報李,將圣山歸還青城,青城山自山腳算起,整座山都劃給青城派,這就有了整個成都境內唯有一座青城山歸屬青城所轄的古怪景況。

這樣一來,青城山雖說是孤山,青城也派人駐守,進出得驗關。駐守人數不多,職責多半是灑掃舊殿與顧守舊物——實則也沒什么舊物了。沈家有些遠親老了,圖個落葉歸根,也到山上靜養。當然,還有因著各種緣由搬去青城山的。總之就這么個古怪地方,這九十年間也引發了不少故事。

直到少嵩之爭,親眼見到少林寺被左近的嵩山派打個措手不及,青城方覺先人洞燭機先。雖說巴縣離唐門邊界亦是不遠,但三面環水,地形崎嶇,易守難攻,比起舊地實是好了太多。

除了常規的收入外,青城境內以錦、茶交易為大宗,這幾十年間經營得頗具規模,另有木材與農產等,門下的三峽幫控制長江上游水路,漕運盛行。

至于與九大家的關系,青城六面接壤,除了丐幫少林外,與其他幾家都有接臨。一直以來,青城遵循著顧瑯琊傳下的祖訓——“中道”,因此,青城立場上雖被歸為西五派,但與東四派的衡山武當關系也相當和睦。又,沈庸辭的妻子楚靜曇是峨眉弟子,峨眉是唐門轄內第二大派,表面上,青城始終與各派維持和睦。

馬車停在城內最大的客棧竹香樓前,三人下了車。謝孤白笑道:“這么豪華的客棧,也不管我們住不住得起?”

朱門殤道:“他既然敢叫馬車停在這,自然會幫我們把賬款清了。瞧他昨晚出手闊綽,青城掌門的獨子,不差杵兒。”

三人進了客棧,報了沈玉傾的名號,掌柜果然將三人請到兩間相鄰的上房。

朱門殤笑道:“房間都備好了,也是用心。幸好昨夜來的只有我們三人,要是來十幾個,不是破費了?”說罷,向兩人打了招呼,徑自入內。

房內高床軟臥,朱門殤脫去鞋襪,上了床,卻翻來覆去睡不安穩。半夢半醒間,正午日光照入窗臺,朱門殤翻身起來,推開窗,見晴空萬里,已不復昨日雨勢,便穿了鞋襪,背上藥囊,準備出城。

他還沒出門,突然聽到敲門聲響,他心底訝異,推開門,卻是謝孤白與小八。他疑惑問道:“才剛中午,便來敲門?”

謝孤白道:“先生不是說施醫不施藥,來到巴縣,怎不去鬧市布施妙術?也好造福鄉里,濟助貧困。”

朱門殤道:“這等事也需勞煩你來敲門?”

謝孤白道:“昨日見先生妙手仁心,好生佩服,想陪先生行醫一趟,長長見識。”

朱門殤道:“今日不施醫了,我趕著去湖南。”

謝孤白道:“這雨還得下個把月,先生何必冒雨趕路?不如盤桓一陣子再說。”

朱門殤看看外面天色,明擺晴空萬里,哪來的雨?說道:“這天色,你說會下雨,我卻不信。”

謝孤白道:“快雪時晴,天氣變幻飄忽,哪說得準?”

小八道:“走吧,我家公子想見你手段呢。”說著,拉起朱門殤便走。

朱門殤走慣江湖,曉得人情,見過世面,心知這兩人糾纏自己必定有異,只得提了藥囊跟著走。

小八道:“別急,先吃飯,沈公子必定會了鈔的。”

三人到了客棧大堂,朱門殤也不客氣,點了樟茶鴨、鍋巴海參、東坡魚、水煮肉片,又炒了兩樣時鮮蔬菜。照他說,他這是剛睡醒,脾胃未開,先來點小吃,待到晚上再開葷。

四川菜色口味重,三人吃得滿頭大汗,要了三杯涼水,咕嚕下肚后,朱門殤拍拍肚皮說道:“吃飽了好開工,你們要跟著我?”

謝孤白道:“當然,正要見識先生妙手。”

朱門殤道:“本來我們掙杵不帶空子,怕出鼓。有件事情你們得依我,不然就一拍兩散,我往湖南,你們愛上哪上哪去。”

謝孤白拱手道:“請指教。”

朱門殤道:“我開了張,你們得裝作不認識我,無論我干啥都別問,也別叫我。”

謝孤白道:“這點江湖規矩,在下懂得。”

朱門殤點點頭,三人一前兩后到了鬧市。

青城是青城派轄內最大的城池,熱鬧不在佛都、撫州、嘉興等大城之下。剛過晌午,街上人來人往,各處都是攤販。三人走至一處,聽到有人吆喝,朱門殤道:“糟,有人先開了穴。”

三人上前一看,人群中,一名華服青年高聲道:“小人李德,祖上缺德,本是湖北富商,仗勢欺人,逼取小妾,害死人命,遭了報應,一家七口染上惡疾,幸遇一高僧解破迷津……”

朱門殤啐了一口:“連詞都差不多!圓不了粘子,散了散了。”

他說散了,遇著同行,又想看看那家伙本事,也不忙著走。只見那人賣弄鋼口,甚是能說,周圍聚集了數十名觀眾,場子有了,又開始表演手摘惡瘤。朱門殤見他手法甚是生分,倒不如口才好。

到了表演三尺穿胸的手法,李德請個氣火攻心的觀眾,讓他坐在椅上,右手取出一根三尺長針,說道:“我這三尺針灸是那日救我的神僧不傳之秘。針灸大伙都見過,這三尺長針的針灸,大家見過沒?”

圍觀群眾紛紛搖頭,尋常針灸所用之針不過一寸多長,哪有三尺這么夸張?

李德又道:“我這針灸,后背入,前胸出,即刻通了他心火郁結。”他安慰那病患道,“你且莫怕,這針若扎死你,這里父老鄉親見證,我賠命給你。”

那人茫然地點點頭,只說好。

李德又囑咐他莫亂動,隨即右手高舉長針,從他后背戳入,左手順著這一針往他前胸一拍。那根針的前端恰恰夾在他左手食中兩指指縫中,便似后背入,前胸出一般。

圍觀眾人無不瞠目結舌,大聲喝彩。

李德又是一抽,把那針收了回去。

朱門殤皺起眉頭。李德這刺針手法雖無問題,針卻收得不干凈。

原來這三尺針灸不過是個障眼法,右手的三尺長針藏著機關,里頭原是中空,一旦戳到硬物,前半截便會縮了進去。這是打造的機關,并無難度,難在左手的活。

這針從后背戳入時,左手指縫要藏著一根短針,趁著假裝刺入,往病者前胸一拍,讓一小截針頭從指縫中露出,看上去便似后背透前胸,誰又知道這是兩根不同的針?這便是左手的活。藏針要隱蔽,翻針要利落,人家才看不出來。

到此為止,這李德干得還算不錯,然而最難的一步是在拔出這根“透心針”時,又要把左手的針藏回指縫中。

把藏著的針翻出來,難。把翻出來的針藏回去,更難。

李德偏生在這慢了一手,翻針不利落。他這活若在陰天干,或許不至于被發現,偏偏今天陽光明媚,隱約被看出了反光。

“希望不要被發現才好。”朱門殤剛這樣想,就有一名觀眾質疑道:“大夫,我瞧見你手上剛才亮亮的,好像藏著根針啊!”

那李德一愣,忙道:“哪有此事!”

那觀眾道:“你把那針拿來,我檢查檢查!”

李德慌道:“檢查什么?你無緣無故懷疑人!你要沒病沒痛,不信就走,你要是冤枉我,我可不依!”

那觀眾道:“我瞧著你手上古怪!你要是真金不怕火煉,干嘛不給人看?諸位鄉親,你們說對不對?”

在場觀眾左顧右盼,一時不知該不該附和。須臾,幾個好事的跟著喊道:“是了是了,神醫你就給他瞧瞧,又不會怎樣!”

一旁觀看的謝孤白淡淡道:“這人要出亂子。詐醫行騙,少不了一頓好打。”

李德慌道:“我來這里施醫,不收診金,幫你們義診,我圖什么?你……你這樣含血噴人,我可走了!”

那觀眾道:“你要走我也不攔你,只是你那針需給我檢查!”

李德嘆道:“罷了罷了,藥醫不死人,佛渡有緣人,想來是我與貴寶地無緣。”

他說著便要收拾行李尋求脫身,那人卻搶上一步,抓住他手臂道:“把你這根針給我瞧瞧!”

李德急道:“你這人怎么這樣?”兩人糾纏起來,沒想那人會武,一把擰過李德左手臂,就要去奪他的針。李德雖然吃痛,苦苦掙扎,右臂前伸,死活不將針交給他。

忽聽得一個聲音罵道:“你這騙子,定是針上有古怪!”說著一把將李德手上的針搶去。李德抬頭一看,見是一名濃眉青年,看著臉生。

這人自然是朱門殤,只聽他罵道:“我且看你這針有什么古怪!”

李德嚇得魂飛魄散,心想今天怕是免不了一頓好打,此刻想要脫身,卻也不能。

朱門殤用指尖戳戳那長針,那針頭卻不內縮,竟是真的。朱門殤怪道:“這針沒毛病啊。”說著便將針交給那名觀眾。那人接過針,摸了幾下,確認并無機關,這才放過李德,忙不迭地道歉。眾人又鼓噪起來,大罵那名觀眾,說他無端疑心,險些冤枉好人。

這下連李德也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只望著朱門殤,知道是他幫忙。朱門殤拱手道:“大夫這一手三尺針灸當真絕技,是小人冒犯了。小人姓朱,也是名醫生,也是來此施醫,沒想見竟能遇到這般神醫,佩服佩服。”

李德道:“你也要在這行醫?”

朱門殤點頭道:“是啊,你我同行,一穴不容二龍,小的只好告退了。”

李德猜到是朱門殤救他,又聽他說是同行,他剛才從自己手中接過針去,不知變了什么戲法,竟在眾目睽睽之下換了根真的針,連自己也沒察覺,這手法差距當真不可以道里計,連忙道:“這里的人信不過我,想是緣分不到。我且退下,大哥你要在這行醫,那是最好不過。”

朱門殤道:“我且送你一程。”李德忙道不用,朱門殤只說應該。李德收拾藥囊,眾人見無熱鬧可看,只嘆少了個良醫,當即散去。

謝孤白兩人記得朱門殤的約法三章,沒上前與他搭話,見朱門殤領著李德走過兩條街,又扯著他轉入一條小巷中,忙跟了上去。剛轉過街角,就見到朱門殤把李德按在墻上,罵道:“操你娘的雞巴毛,這點本事也敢出來混飯吃,做大票的行情全給你壞了!”

李德道:“大哥……我那根針……跑哪去了?”

朱門殤舉起手上的針,問道:“你說這根針是真是假?”

李德道:“真的。”

朱門殤道:“真的?看仔細!”

李德細細看了看,看不出真偽,只得說:“莫非是假的?”

朱門殤道:“我在你胸口戳一針,就知道真假了!”

李德驚道:“別戳別戳!是真的,是真的!”

朱門殤也不搭理他,往他胸口用力一戳,那針頭沒了進去,直唬得李德差點尿出來,這才知是假針,忙道:“祖師爺,你功夫好,小的在你地頭上討飯吃,是小的不長眼!”

朱門殤道:“你活學一半,肯定是吃不過夾磨,逃出來討生活。要知道,三尺針灸難就難在收針,你得備支真的,遇到有人盤查,神不知鬼不覺換過,像這樣。”

朱門殤又把手上那針戳向墻上,這一針幾乎是貼李德臉頰釘在墻上,把磚墻戳了個細小的窟窿,竟是不知幾時又被他換了一根。

李德驚道:“祖師爺你是怎么變的?怎么假的變成真的,真的又變成假的?”

朱門殤也不答話,拿起他的藥囊,掏出藥來聞了一下,問:“你這頂藥配方哪來的?”

李德道:“自己胡亂配些。”

朱門殤道:“湯頭歌訣背熟了沒?背幾句我聽聽。”

李德訥訥道:“這個……”

朱門殤在他頭上敲了一下,罵道:“你連頂藥都不會配!這藥材也不是唐門產的,都是些次貨!你還差得遠了,這不是你能干的行當,好好找個營生去,否則早晚送了性命!”

李德跪地道:“祖師爺,你收了我吧!”

朱門殤道:“你不是吃這行飯的料,滾!”

李德苦求不得,只得黯然離去。

朱門殤從巷子里走出,跟謝孤白打個招呼,說道:“讓你看笑話了。”

三人并肩走著,謝孤白這才開口問道:“你為何救他?”

朱門殤道:“他手法鋼口與我接近,應該是我父親一派的弟子,算是遠親,顧念香火恩情,拉拔他一把。”

謝孤白道:“以你的醫術,不用做大票也能營生。”

朱門殤道:“我施醫不收錢,不騙哪來的開銷?”

謝孤白笑道:“醫人不收錢,騙人倒要收錢,也是有趣。”

朱門殤道:“怎地,看不起江湖術士的手法?”

謝孤白道:“不敢,在下恰好是掙金點活的。”

朱門殤聽他這樣說,反倒吃了一驚。所謂“金點”,是指以占卜面相詐財的勾當,謝孤白一表人才,一舉一動俱是貴公子模樣,哪像個擺攤算命的相士?朱門殤搖頭道:“我不信。”

謝孤白道:“就說你方才放走那人,他眼下三白,心術不正,未予重懲,只怕立時再犯。”

朱門殤道:“說得倒像那么回事。其實我也會看相。”

謝孤白“哦?”了一聲,問道:“你也會看相?”

“你看相能知過去未來,我看相也能知過去未來,只是看的不同。”朱門殤沉聲道,“你眼角邊緣有血絲,那是沒睡飽,小八也有,今早你們兩個都沒睡好。”

謝孤白道:“新到一地,失眠難免。”

朱門殤道:“你是慣于旅居的游客,要是每到一處便失眠,說不過去。”

謝孤白道:“你眼角也有血絲,也失眠?”

朱門殤道:“難道你與我相同,覺得惹上了麻煩,所以睡不好?”

謝孤白道:“我與小八不過兩個游客,此地無親無仇,哪來的麻煩?”

朱門殤指指自己,道:“我就是麻煩。你問我為什么幫他,那你又為什么幫我?”

謝孤白與小八同時停下腳步,看著朱門殤。

朱門殤道:“我想了想,你昨晚是故意替我掩護,讓沈公子不去注意老琴師。你是夜榜的人?”

謝孤白“喔?”了一聲,反問:“所以你醫治老琴師是為夜榜辦差?”

朱門殤心中一突,心想,“這不是自己鬧出了鼓?”嘴里道:“我沒這么說。你有什么證據?”

謝孤白微微笑道:“他胡琴只有一條弦,不是兩條,他躲在暗處拉琴,沒人注意到。再說,他琴藝拙劣,顯然不是浸淫此道多年的琴師。”

朱門殤道:“就這樣?”

“福居館距離點蒼車隊走的馳道有三里遠,埋伏在那做什么?假若沈公子說福居館肯定有事會發生是真,扣除我與小八,一名盲眼琴師與一個大夫,還能有什么事發生?再一想,二十二年前,射殺廣西首富陶大山而一箭成名的就是個不用靠近車隊也能下手暗算的高手,兩下串連,或有可能。”

“夜榜十大殺手之一的‘箭似光陰’已經七年沒出過手了。”朱門殤道。

“也許眼疾便是他退隱的原因。”謝孤白道,“仔細想想,這也合情合理。”

“只是可能。”朱門殤又問,“你又為何幫我?”

謝孤白卻未回答這個問題,只道:“該回客棧了。”

見鬼了,朱門殤心想,這謝孤白絕不簡單。

三人剛進客棧,就見幾名壯漢堵住門口。客棧里,沈玉傾正等著他們,他的眼角同樣有著血絲。

見他們回來,沈玉傾當即起身道:“叨擾兩位了。請問兩位昨晚往何處去了?”

朱門殤道:“不就搭了你的車來這?早上睡得不安穩,下午本想出去營生,遇上些事,就回來了。”

謝孤白道:“我與小八想見識朱大夫的手段,與他同行。”

沈玉傾問道:“有人瞧見了嗎?”

朱門殤哈哈大笑道:“娘的,起碼幾十上百人瞧見了,到處問問不就得了?”

沈玉傾道:“我相信三位,只是……”

小八忽道:“有個在城里訛錢的,叫李德,應該沒跑遠,抓他回來問問便知道了。”

朱門殤轉頭看向小八,甚是驚訝。小八仍是雙目低垂,只是側頭看了謝孤白一眼。謝孤白昂首挺胸,不以為意,似乎小八說的事早在他意料之中,或者是他授意所為。

朱門殤突然明白了他們跟著自己出門的理由,原來不過是證明自己的行蹤罷了。

沈玉傾對手下吩咐了幾句,那名手下匆匆離去。

謝孤白問道:“果真出事了?”

沈玉傾點點頭,道:“昨天點蒼使者被人暗算。一箭穿胸,大夫都來不及找就斷氣了。”

謝孤白道:“箭似光陰?”

沈玉傾道:“此事非同小可,家父已經派人把青城封了,必須找出兇手。”

他眉頭深鎖,顯得憂心忡忡。即便青城是九大家之一,得罪了點蒼也非小事,此刻消息還未傳回點蒼,如果能早日抓到兇手,也好給點蒼一個交代。

“若兇手真是箭似光陰,只怕早已走遠。”謝孤白道,“兇手斷無回青城之理。”

沈玉傾道:“昨晚的福居館里肯定發生了什么。”

謝孤白道:“或許情報有誤?”

“情報必然無誤。”沈玉傾顯是對消息來源深信不疑。

謝孤白道:“但昨晚福居館并無任何事發生。”

“有。”沈玉傾道,“若說有事發生,那便是朱先生醫治了盲眼琴師。”

朱門殤心中一動,沒想到沈玉傾竟懷疑到這上頭來了。

謝孤白道:“難道沈公子懷疑朱大夫便是箭似光陰?”

“箭似光陰二十二年前一箭成名,朱大夫那時還是個孩童,年歲不符。但那名盲眼琴師……”沈玉傾頓了一下,說道,“夜榜先以重金聘請朱大夫來福居館醫治一名病人,這名病人就是箭似光陰。他幾年前染上眼疾失明,從此退隱江湖,為了醫治眼睛才接了這單生意。昨晚我一時心軟,放走蛟龍,讓他射殺了使者,兩下串連,不就合理了?”

“說得一點不差!”朱門殤險險就要脫口而出,夸獎沈玉傾了。但他仍沉住氣,問沈玉傾道:“所以沈公子是懷疑我了?”

沈玉傾點點頭,道:“雖懷疑,但并無證據,先生也未趁機潛逃。我愿意相信先生,只是先生需交代為何來到青城。”

朱門殤冷笑道:“看來我若不說清楚,便要將我當場擒下了?”

他環顧四周,周圍共有七名壯漢,昨日的白大元也在其中,加上這位深不可測的沈公子,自己脫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謝孤白問道:“朱大夫何不將此行目的說與沈公子聽?也好免去誤會。”

朱門殤道:“我施醫布藥,本就居無定所,這次來青城也是為了施醫而來。”

沈玉傾道:“真是為了行醫?”

謝孤白道:“等李德被抓回來,不就清楚了?”

沈玉傾點點頭,拱手道:“我原信得過三位,只是這段時日還請三位留在青城,我會派人保護三位安全。”

朱門殤冷笑道:“監視便監視,說得好聽。”

沈玉傾躬身行了個大禮,朱門殤頓覺意外,問道:“這是什么意思?”

沈玉傾道:“無憑無據叨擾三位,本是沈某之失。無奈事關重大,三位怨也好,恨也罷,沈某一力承擔,事后若有要求,沈某也盡力配合。三位這段時間在青城吃穿用度,需要打點什么,只管吩咐便是。”

朱門殤明白,其實以自己身份,先行下獄,拷打審問也就是了,沈玉傾卻還是以不傷人為前提,甚至禮數周到,自己若不知好歹,那是自討苦吃了。于是道:“我這個月便留在青城行醫。”

謝孤白道:“那箭似光陰一擊中的,如今要抓他難。沈公子,真正的兇手是幕后主使之人,夜榜不過收金買命之徒,抓到真兇,豈不是更能給點蒼一個交代?”

抓到真兇又談何容易?至今沈玉傾仍推敲不出誰是幕后主使。

謝孤白又道:“一人計短,兩人計長,公子若有需要,謝某也不吝貢獻綿薄之力。”

沈玉傾眼中一亮,他對這主仆二人向有興趣,也有籠絡朱門殤之心,當下便道:“那明日再打擾,請三位自便了。”

“青城有妓院嗎?”朱門殤忽問。沈玉傾一愣。白大元大聲喝叱道:“你說什么?!”

“我問有沒有妓院!”朱門殤也大聲起來,“難道問不得?”

沈玉傾微笑道:“有,叫杏花樓。往東去,過四條巷子,左轉直走,見著燈火通明處便是了。”

“你倒是熟悉,常客?”朱門殤笑問。

“胡說八道!”白大元大怒道,“我家少主需要上妓院嗎?”

刁難沈玉傾或許困難,刁難白大元可就容易多了。朱門殤笑道:“你的意思是,你家少主想要就用搶的?還是嫖不用錢?”

白大元大怒,沈玉傾擺擺手道:“大元師叔,朱大夫不過開個玩笑罷了。”隨即拱手道,“三位請。”

朱門殤三人自行回房,到了門口,朱門殤問謝孤白:“你是料到我若逃跑,定然逃不遠,會被抓回?”

謝孤白道:“你被抓了,也必牽連到我。”他搖搖頭,說道,“自保為上。”

朱門殤知道這人非是簡單人物,此番來青城必有算計。他突然想起一事,問道:“你說你是金點,你看我這面相如何?”

謝孤白上下打量了朱門殤,淡淡道:“你是天機星轉世,命伴紫微天煞雙星,卻又搖曳不定。若是跟錯了人,那便是天下大亂的禍首,若是跟對了人,那便是治世之功臣。”

朱門殤哈哈大笑:“你這金點干得不行當!說富貴功名還實在點,說我是天機星轉世,牛皮吹成這樣,掙不到杵的!”

謝孤白淡淡道:“金點原是難做,騙到幾個火點便知足了。”

朱門殤又問:“那你呢?你是什么星轉世?”

謝孤白淡淡道:“我是孤星伴月命格,活著,就為一個人發光,死,也為一個人死。成就這一個人,我這一生就足夠了。”

朱門殤道:“說得倒有幾分悲壯。等會我去嫖妓,你呢?”

謝孤白笑道:“我要睡了。”

朱門殤哈哈大笑,徑自入房。謝孤白看了小八一眼,小八點點頭,又回到了大堂。

沈玉傾派的人很快就抓到了李德,李德把今日遭遇說了一遍,朱門殤果然是來尋穴施醫的。沈玉傾心想朱門殤若是幫兇,就算今日不逃,也不至于常住,心下懷疑略少了幾分,對李德道:“你假醫行騙,這是大罪,該重責五十,服三年勞役。”

李德只是磕頭認錯,自訴可憐,求沈玉傾開恩。

沈玉傾搖搖頭,道:“五十杖可以不打,三年勞役卻是該受。”派人將李德帶走。

堂后,小八遙遙望著沈玉傾背影,若有所思,隨即回到房中,未幾,燈火熄滅。反倒是朱門殤換了衣服,尋花問柳去了。

※ ※ ※

沈玉傾喚來馬車,離開竹香樓,緩緩駛向青城南方的吉祥門。

在武林中,你若說起青城,那是指九大家中的青城派,但你若在川黔一帶提起青城,人們會指給你一個方向,那是巴縣。若你到了巴縣這地方,又問起青城派在哪?人們可能會遙指著一處小城。

那是一座臨江而建的城內城,南北長約兩百七十三丈,東西寬約兩百零一丈,城墻沿江蜿蜒,高四丈,底厚三丈,頂厚兩丈,里頭有院落四十座,房屋四百五十座,三千八百七十八間。巴縣地形崎嶇,城內房屋因應地形而建,高低錯落,起伏不定,望之猶見雄偉。小城位在兩江交匯處,往東往北皆是渡口,西南兩方各有三座城門,一大兩小,南方主門稱吉祥,西方主門稱如意。正如佛都百姓口稱的少林往往是指那座千年古剎一般,這座城才是青城居民對于青城派這個稱呼的認知。

沈玉傾在馬車內沉思,對于謝孤白和朱門殤說的話,他并不全信。他欣賞這兩人,也有心拉攏,但若他們真是夜榜奸細……

在下一位點蒼使者來到前,最好能查明真相。

馬車停在鈞天殿前。青城起源的青城山是道家圣地之一,早期的青城派與道家頗多淵源,然而早在兩百年前,青城一派便脫道入俗,成了傳統武林派門,只是懷念故舊,青城內的樓堂居所仍舊多以道家典故命名。

沈玉傾剛下車,兩名弟子便上前恭迎。沈玉傾問道:“爹在里頭嗎?”

一名弟子道:“掌門在長生院歇息。他吩咐過,若少主回來,請少主在謙堂稍候。”

鈞天殿是青城公辦的地方,謙堂是鈞天殿右首一間房間,是掌門私下與派內重臣商討事情的地方。點蒼使者遇刺是要緊事,沈庸辭約在謙堂,可見慎重。

沈玉傾揮手讓兩名弟子退下,進了鈞天殿,往謙堂走去。剛進門,忽被一個聲音喚住:“玉兒。”沈玉傾聽聲音,知道是母親楚夫人,回頭喚了一聲:“娘!”

楚夫人問道:“查得怎樣?”

沈玉傾道:“還沒有眉目。”

楚夫人皺起眉頭,道:“你爹昨晚沒好睡,我勸他安心,一個使者死在青城道上,點蒼面上是不好過,不過又能怎地?點蒼真想鬧事,青城就怕了他嗎?”

楚夫人本名楚靜曇,是前任峨眉掌門慧逸師太的二弟子,年輕時便是個直來直往不讓須眉的颯爽俠女。至于沈庸辭,雖是青城掌門之子,但溫文爾雅,像個書生,無一點江湖習氣。沈庸辭隨父親前往唐門時對楚靜曇一見傾心,峨眉是唐門轄下,為免爭議,于是先向冷面夫人求賜婚。冷面夫人只說楚靜曇心高氣傲,非她所能左右,要沈庸辭自個問去。

唐門一會,楚靜曇本對沈庸辭頗有好感,聽說他前往唐門求賜婚,頓覺他無能膽怯,是個繡花枕頭,不免鄙夷起來。沒多久,沈庸辭果然備了一斛明珠、一對崆峒巧匠精鑄的騰龍鳳舞劍和一本飛葉十九劍劍譜,親自送到峨眉作為聘禮。

據說楚靜曇看到這豐厚的聘禮,只是淡淡說道:“明珠無用,寶劍空利,楚靜曇難嫁登徒子。”說罷,拾起一顆明珠擲向沈庸辭。

她這一擲用了峨眉密傳的“一擲千金”手法,去勢又快又急,若是暗器,真能把肋骨打折。此時沈庸辭距她不過三丈距離,順手抄起騰龍劍,使了飛葉十九劍當中一招“飛葉碎花”,一劍刺出,恰恰將明珠從中剖成兩半。

沈庸辭拾起地上兩半明珠,彎腰對楚靜曇行禮道:“飛葉傳訊,名鋒定情,沈庸辭不為薄情郎。”

這一劍展示了沈庸辭與外表不符的高超劍藝,也順口對上了楚靜曇的話語,當即擄獲芳心。楚靜曇將明珠與劍譜一并留給峨眉派償還師恩,只帶走了騰龍鳳舞劍與那一對對半剖開的明珠,嫁給了沈庸辭。此后,龍鳳雙劍便是他們夫妻佩劍,那顆被剖開的明珠則分別鑲在一對巧匠鑄造的神龍探珠簪上。

這段求親佳話在武林中廣為流傳,氣殺了一群早對楚靜曇有心的江湖豪俠,據說就包括了現今點蒼掌門諸葛焉。當時還是世子的諸葛焉為了追求楚靜曇,曾上峨嵋邀她游歷江湖一年,不知為何最后不歡而散。

沈玉傾常聽派中故老提起父母成婚往事,每每問及,楚靜曇都有些不好意思,反倒是沈庸辭哈哈大笑,說你母親當年肯定是存心放水,特地挑了最大顆的珍珠來丟,不然只怕還娶不到這娘子。這番話自然引來了楚靜曇的白眼,說他得了便宜還賣乖。

楚靜曇年輕時甚是氣傲,嫁入青城后不想妻憑夫貴,要求無論內外皆以本姓稱呼她,是以武林中均稱她“楚夫人”。如今她雖年紀漸長,過往血性消磨不少,仍是直爽豪邁。沈庸辭性格謙沖平和,待人以寬,是以青城中人比起掌門,還更怕楚夫人一些。

沈玉傾知道母親性格,只道:“人終究是死在青城道上,對諸葛掌門不好交代。若能少一事,何必多一事?”

楚夫人道:“我也不是說這事不要緊,但真值得煩你爹一夜?”

沈玉傾笑道:“娘心疼了?”

楚夫人笑罵道:“輪到你來調侃娘了?賞你個耳刮子。”

沈玉傾笑道:“娘舍不得。娘放心,這事孩兒會處置。”

楚夫人道:“唱出大戲瞧瞧,別讓叔伯輩瞧不起。”

沈玉傾知道楚夫人話中意思,心下一沉,只得答是。楚夫人隨后又叮嚀了幾句,這才離去。

沈玉傾到了謙堂,先自琢磨了會,聽到腳步聲,忙站起身。三名貴裝中年人依次進來,沈玉傾問安道:“爹,大伯,傅老。”

為首一人身材高瘦,風姿雋爽,正是沈玉傾的父親沈庸辭。他雖年近五十,外表上倒似三十開外。第二人較矮些,約五十多歲年紀,面貌與沈庸辭有幾分相似,書卷氣少些,卻多了些英氣,乃是沈庸辭的親兄長,名喚沈雅言,是現今青城的二把手。第三位看起來又更年長些,披發長須,灰白斑駁,體型甚是魁梧,乃是青城耆老傅狼煙,論起輩份還在常不平等人之上,也是青城刑堂主事。

等三人坐定席次,沈玉傾這才坐下。沈庸辭問道:“查得怎樣了?”

沈玉傾搖頭道:“孩兒無能,還沒查到線索。”

沈雅言不悅道:“怎么查了半天,還是沒有線索?”

沈庸辭道:“這是要緊事,不用幾天消息就會傳回點蒼,第二批使者轉眼就到,就算交不出人來,起碼也要給個交代。”

沈玉傾道:“這事得分兩部分查,第一自是兇手。夜榜買命早不足奇,得知道是誰下的手。使者是今日卯時遇刺,使隊亂了陣腳,在中途耽擱了會,孩兒接到消息,即刻派人把附近搜了個遍,沒查到可疑的人。點蒼的車隊午時抵達青城,當下就把尸體交給刑堂查驗,剩下的部分……傅老,你來說吧。”

沈玉傾看向傅狼煙,傅狼煙道:“尸體已經送到刑堂查驗,之前便稟告過掌門與少主。使者是胸口中箭而死,瞧這手法,應該是夜榜里的箭似光陰。”

沈雅言道:“箭似光陰?有七年沒聽到他消息了吧?還以為不是退隱便是伏法了,沒想見如今又重出江湖。”

傅狼煙道:“此外還有一奇。”

沈庸辭問道:“哪里奇?”

傅狼煙道:“沒有兇器。”

沈庸辭皺起眉頭,問道:“沒有兇器?”

傅狼煙道:“眾所周知,箭似光陰所用之箭與尋常不同,非羽竹所制,而是以細長的中空鐵管作為箭身,前接精鐵箭簇,灌以渾厚內力,連最硬的頭骨也能貫穿。”

沈玉傾道:“孩兒是第一個抵達車隊的,當時只見使者尸體胸口上有傷口,未見箭矢。照旁人描述,當時只聽到破空聲響,接著便是使者哀嚎。”

傅狼煙接著道:“尸體上有洞,疑似箭傷,但不見箭似光陰慣用的弓箭,所以說,找不著兇器。”

沈玉傾聽出關竅,問道:“疑似箭傷?難道不是箭傷?”

傅狼煙道:“這事還來不及告知少主。刑堂后來查驗尸體,傷口與箭傷有九成相像,但邊緣粗糙,不僅與箭似光陰慣用的鐵箭不同,與尋常弓箭也不同。”

沈庸辭問道:“那到底是什么?”

傅狼煙道:“仍然是箭,只不過是硬木所制的弓箭,或許頗為粗糙也說不定。”

沈玉傾想了想,道:“硬木所制的弓箭,這又不像箭似光陰的手法了。”

沈雅言問道:“我聽說昨晚福居館有幾名訪客?”

沈玉傾忙回道:“確實。”

沈雅言問道:“可有將人拿下?”

沈玉傾道:“這三人還留在青城,并未遁走,眼下沒有證據,侄兒便未將他們擒下。”

沈雅言怒道:“既然有嫌疑,怎么不拿下?這等賊人不嚴刑逼供,怎會吐實?你怎么這么糊涂?”

沈玉傾道:“并無實據,若是誣陷無辜,怎好交代?”

沈雅言道:“比對點蒼好交代多了!你這等心慈手軟,辦不了大事!”

沈庸辭道:“心慈手軟沒什么不好,心狠手辣,狠得過華山嗎?武林道上又有多少人真心尊敬嚴家了?”

沈雅言冷笑道:“可又有誰敢侵犯華山了?這事可不會在華山發生!”

沈玉傾道:“侄兒已經派人監視他們,料來逃不出去。未有實證之前,侄兒不想錯傷無辜。”

沈雅言道:“你不想錯傷無辜,把人交給我便是!”

沈玉傾道:“是侄兒疏漏讓夜榜得手,怎好讓伯父為侄兒善后。”

沈雅言道:“知道錯了還不彌補,難道還得放走兇手才來彌補?”

沈玉傾道:“侄兒自有分寸,伯父不用擔心。”

沈雅言咄咄逼人,沈玉傾看似步步退讓,卻始終不應允將事情交給沈雅言處理。沈庸辭道:“大哥,這事就交給玉兒吧。”

沈雅言見掌門發話,雖然不悅,也只得壓下,道:“點蒼使者來之前,得把這事辦好!”

沈庸辭又問沈玉傾:“你說的第二件事是什么?”

沈玉傾道:“是誰買了夜榜殺手,在青城境內殺害點蒼使者?這對誰有好處?”

這是個大哉問,對頭動機為何?一個使者遇刺,雖說動搖了點蒼與青城的關系是真,但也不至于難以收拾。然而這對誰有好處?青城向來恪守“中道”,盡力不與人交惡,唐門固無動機,華山也與青城無怨,少林武當丐幫更不用說。崆峒派門下號稱鐵劍銀衛,紀律分明,昆侖共議后駐守邊關,不出甘肅,向來少沾武林斗爭。

沈雅言道:“難道是那名使者的私仇?”

“又或者是沈家的私仇?”沈玉傾道,“這是關鍵,需找到對頭,方能查清真相。”

沈雅言道:“那是夜榜的刺客,就算讓你抓到箭似光陰,他也不知道是誰請他來的,這線索與石沉大海無異。不如直接將兇手問斬,把首級送至點蒼謝罪。”

沈玉傾道:“蛛絲馬跡也是線索。”

沈雅言冷笑道:“你倒是會說,三個有嫌疑的,怎不見你抓?”又轉頭對沈庸辭道,“掌門,這事不如還是交給我辦吧。”

沈玉傾忙道:“大伯,侄兒自有主張!”

沈庸辭沉思半晌,道:“大哥,這事不用勞煩你,先讓玉兒試試。”又拍拍沈玉傾的肩膀道,“便交給你了。”

沈雅言還要再說,沈庸辭問道:“點蒼的使隊可有安置妥當?”

沈雅言吞下了要說的話,回道:“都留在道清殿作客。”

沈庸辭道:“莫怠慢了人家,這事交給你辦。”

沈雅言皺起眉頭,顯然甚是不滿,礙于掌門命令,只得拱手道:“是。”

沈庸辭起身,拍拍沈雅言的肩膀道:“各自忙去吧。”說著看了沈玉傾一眼。沈玉傾與傅狼煙也起身行禮。

沈庸辭走后,沈玉傾對傅狼煙道:“傅老,我想看看尸體。”

傅狼煙躬身道:“少主這邊請。”

沈玉傾跟著傅狼煙離開鈞天殿,步行至元天殿。半路上,傅狼煙忽道:“雅爺近來脾氣愈見暴躁了。”

沈玉傾淡淡道:“大伯年紀大了。這幾年爹甚為倚重他,門派里雜事多,遇上大事,難免焦躁。”

傅狼煙道:“現在少爺大了,可多幫老爺分擔點,也好減輕雅爺身上的重擔。”

沈庸辭排行第三,兄弟姐妹共有六人,二姐嫁至江西彭家,小妹嫁至衡山殷家,老四沈從賦、老五沈妙詩俱是二房所生,無法繼承掌門,后來各被派往川黔主事。沈雅言向來精明能干,相較之下,沈庸辭溫文儒雅,雖有謙謙君子之風,但能否擔當大任仍是存疑。沈雅言看似眾望所歸,卻不知為何,十一年前,前代掌門卻指定沈庸辭接任掌門,沈雅言當時并無不滿,似乎對這安排不覺意外。

九年前,沈庸辭繼任之初,派中事務仍是多交由沈雅言打理。沒了父親打壓,沈雅言氣焰漸長,沈庸辭也不計較。只是等到沈玉傾成年之后,也開始接手門派事務,當中不少原先是沈雅言的工作。

傅狼煙話中有話,沈玉傾如何聽不出來?他也知道大伯的怒氣多半來自于自己分權。傅狼煙的意思是要自己盡快接手沈雅言的權力,壓壓他的氣焰,才不會被他瞧扁。

“青城的祖訓是中道。老掌門的眼光沒錯,雅爺不是個中道的人。”這是傅狼煙私下的感嘆,當然,他沒在沈家人面前說過。

沈玉傾一路問著兇案細節,來到元天殿。尸體就放在大殿一角的床架上,沈玉傾掀開斂布,見是一名年約三十的青年人,問道:“叫什么名字?”

傅狼煙回道:“趙寒遷。”

沈玉傾又把布往下拉。尸體上半身赤裸,顯是刑堂已經勘驗過,除了左胸口一個銅錢大的創口,并無其他外傷。沈玉傾把尸體翻了過來,后背也是一個創口,比前胸那個更大,那是因為箭簇前進后出,脫離身體時勁道減緩,反將創口周圍的肉扯出。

沈玉傾不由佩服道:“前進后出,可見刺客內力深厚,箭似光陰不愧名列夜榜的十大高手之一。”

傅狼煙道:“便是我也做不到。”

“他搭乘的馬車呢?”沈玉傾又問,“我想瞧瞧。”

沈玉傾跟著傅狼煙來到殿外,車駕停在外頭,拉車的馬已被送到馬廄。沈玉傾掀開簾幕,一股血腥味刺鼻而來,他剛要進去,傅狼煙伸手攔道:“少主,晦氣。”

沈玉傾微微一笑,道:“沒關系。”徑自鉆進車內。

車內布置得有模有樣,兩塊羽絨座墊,車板上鋪著一塊彩織錦毯,此時已染上一大攤黑烏的血跡,另有一個小箱子,料是趙寒遷的行李。沈玉傾閉目沉思,照著血跡的位置估摸著趙寒遷遇刺時的座位,順著找去,在馬車后壁上細細摸索,果然找著一個細小凹槽。那是那一箭貫穿胸口后,射在馬車后壁上,箭勢已衰,只在上面撞凹了一個小槽。這輛馬車是用上好的榆木制成,質地堅硬,沈玉傾伸手在上面摸了摸,指尖輕輕一摳,似乎有些粉末,他凝神看去,突然“咦?”了一聲。

車外的傅狼煙問道:“少主發現了什么?”

沈玉傾想了想,道:“沒什么。”取出一塊錦帕,在那凹槽上抹了一下,下了車,問道:“傅老,這尸體與馬車是怎么送進來的?你再說說。”

傅狼煙道:“今晨卯時,使隊聽到了破風聲。當時天色尚昏,就聞一聲慘叫,隨從掀開車簾時,使者已經中箭身亡。”

沈玉傾問:“當時可有見著兇器?”

傅狼煙道:“當時掀開車簾就沒見到兇器。車隊大亂,不敢前進,我們派去保護的人手就在不遠處,聽到消息即刻趕去。”

沈玉傾又問:“第一批趕到的是誰?”

傅狼煙道:“是小周。”

沈玉傾問道:“周凌夜?”

傅狼煙道:“馳道上的守衛本是雅爺負責的。”

沈玉傾點點頭,又問:“之后呢?”

傅狼煙道:“小周派人通知少爺,指揮車隊回到青城。”

沈玉傾道:“是有這回事,我當時便派人搜索附近。之后使隊到了青城,自然由傅老驗尸,這當中可有其他人靠近過馬車?”

傅狼煙道:“當時兵荒馬亂,是小周把尸體搬下,也有不少人靠近。”他想了想,又道,“掌門跟雅爺都來看過。”

沈玉傾點點頭,看看天色,已近黃昏。他方與謝孤白三人分別不久,淡淡道:“看來也不用等到明天再見了。”

傅狼煙問道:“少主說什么?”

沈玉傾道:“傅老,煩請你備車,我要出城。”

※ ※ ※

馬車停在竹香樓,沈玉傾剛進大堂就見著了小八。

“我家公子正在等你呢。”小八瞇著一雙眼,仍是無精打采的模樣。

沈玉傾奇道:“謝先生知道我要來?”

小八道:“也不一定,他說,如果快,今晚就能見到公子,如果慢,那就明天再見。明天有明天的說法,今晚有今晚的說法。”

沈玉傾問道:“要說什么?”

小八微微笑道:“這要看公子想聽什么。”

沈玉傾又問:“那朱大夫也要聽嗎?”

小八道:“公子說此刻他正快活著,且讓他多快活一下,說不定馬上就沒的快活了。”

沈玉傾微微一笑,道:“請帶路。”

小八領著沈玉傾上樓,在門上敲了兩下,道:“沈公子來了。”又對沈玉傾道,“公子請。”遂推開房門。

只見謝孤白一身白衣,席地而坐,面前一張放著茶具的矮幾,火爐上正煮著水。

謝孤白見沈玉傾來到,指著一旁坐墊道:“公子請。”

沈玉傾行了個禮,坐在謝孤白面前,謝孤白又對小八道:“小八,泡茶。”

小八翻起茶杯,先用熱水洗了一遍,置放茶葉,倒水煮茶。

沈玉傾問道:“謝公子知道我會來?”

謝孤白道:“我是這樣想,若公子不來,我也會有麻煩。幸好,在下相信公子是個深思熟慮的人。”

沈玉傾問道:“事情多,從哪里說起?”

謝孤白道:“在下懇請沈公子放朱大夫一條生路。”

沈玉傾“喔?”了一聲,甚是訝異。他早猜到謝孤白并非普通書生,但對方竟然料到自己目的,當真出乎意料。

沈玉傾道:“為什么?”

謝孤白道:“朱大夫醫術通神,這等人才,殺了可惜。”

沈玉傾道:“夜榜有這等醫術高手,更是武林之禍。”

謝孤白搖搖頭道:“他不是夜榜的人。”

沈玉傾問:“你怎么知道?”

謝孤白道:“點蒼使者身亡,青城必然嚴加搜索。我今天與他相處,他真有脫身之策,早走人了。這等人才被當作棄子,未免可惜。”

沈玉傾道:“夜榜為達目的,棄子也是有的。”

謝孤白道:“若他殺的是點蒼掌門,那朱大夫當作棄子便不可惜。一個使者值多少銀兩,讓夜榜賠上這樣一個神醫?”

沈玉傾想了想,還未回話,小八沏了茶,送到他面前。謝孤白舉杯道:“沈公子請。”

沈玉傾一口喝下,茶色溫潤,甘而不澀,贊了一句:“好手藝。”

小八也不答話,徑自倒了第二杯。

沈玉傾道:“茲事體大,我不能同意。若他真是無辜,查清真相后自會從輕發落。”

謝孤白道:“沈公子不說查清證據,想來是已掌握證據了?”

沈玉傾從懷中取出一方錦帕,放在桌上,道:“謝公子請看。”

謝孤白拿起錦帕,端詳片刻,見上面有些灰紅色粉末,忽地一笑,遞給小八,道:“你看看。”

小八道:“公子想考考我嗎?”

謝孤白道:“且看你眼力如何。”

小八接過一看,道:“這是木屑,而且是兩種木屑。一種是榆木,上好的馬車都用這種木料,另一種是紅木,是做二胡常見的木料。”

沈玉傾道:“這是我在使者車內發現的。對照昨夜三位的言行舉止,只怕連先生也脫不了干系。”

小八道:“沈公子的意思是,真如沈公子猜測的一般,那位盲眼琴師就是箭似光陰?”

沈玉傾點點頭,道:“用二胡作弓箭,當真料想不到。也是在下失策,竟從眼前放走刺客。”

他說這話時有些黯然,似是對自己的愚昧無能感到羞愧,卻無責怪朱門殤欺騙之意。

沈玉傾又問:“不過先生怎知我很快就要再來?”

“我一早便看出那老者是刺客。”謝孤白淡淡道。

沈玉傾瞳孔頓時縮了起來:“如此,你為何不說?”

謝孤白道:“我不過是個游客,夜榜,我得罪不起。”

沈玉傾道:“難道青城便能得罪?”

謝孤白微微笑道:“當然。你講理,他們不講理。”

沈玉傾道:“所以你就幫了朱大夫一把?”

“幫誰還不知道。先說你的問題,我怎么知道你還會來?”謝孤白道,“兩個時辰前你來的時候還沒有證據,現在的證據不過是些木屑。”他拿起茶杯,仰頭喝下,淡淡道,“我就問,箭去了哪?”

這便是沈玉傾心中的疑問。箭去了哪?唯一的答案便是……

謝孤白道:“青城有夜榜的內奸。又或者,雇用夜榜殺害使者的人,出自青城。”

水壺里的水沸了,“嗚嗚”的聲響在房內翻騰起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台县| 南陵县| 镇坪县| 惠水县| 定襄县| 淮滨县| 屯昌县| 双辽市| 新干县| 柘荣县| 巴彦淖尔市| 临高县| 益阳市| 龙州县| 湖南省| 临邑县| 湖北省| 广丰县| 江西省| 泰兴市| 大同县| 赤城县| 久治县| 西宁市| 泸西县| 盱眙县| 株洲县| 肇州县| 黔西| 长岛县| 阜南县| 静宁县| 郓城县| 景泰县| 新野县| 紫阳县| 七台河市| 萨迦县| 瓦房店市| 富顺县| 兴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