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當別人對你說“不”,你要對自己說“是”
- 心尖上的黑天鵝:治愈內隱的心傷
- 周周
- 3284字
- 2020-12-10 09:48:29
在網上看到一個調查問卷,包括了幾個問題,分別是:你從小到大接受過別人哪些評價?聽到這些評價,你有怎樣的感受呢?迄今為止,這些評價又是怎樣影響你的生活的?
一個網名叫“寂寞”的人說:“因為皮膚黑,男同學給我起了個外號叫黑烏雞。”這個外號讓她的整個青春期充滿傷心和沮喪,甚至一度把出國洗白皮膚當成了唯一的夢想。
“一只搖曳的船”說:“我拿到人生第一份工資時,立即買了個當時很流行的包,這款背在明星身上顯得很優雅的包,背在我身上卻被室友說像一個菜籃子。”聽到這種話,她立即羞愧得把包藏了起來,之后再也沒有背過。
網名叫“伶俐”的女生說自己在高中時參加了辯論賽,可輪到她說話的時候,突然腦子一片空白,什么話都說不出來,她聽到臺下有人吹口哨。她感覺十分難過,但又馬上決定為自己做點什么,于是她在辯論結束后留在舞臺上說:“很遺憾我今天表現失常了,但我不后悔站在這里獲得了一次鍛煉的機會。今后我一定會多加練習,爭取讓大家看到我更佳的狀態和水準!”此話一出,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在這之后,這個網名叫“伶俐”的女孩一直苦練演講和辯論技巧,報考大學時,選擇了法律系,后來成了一名優秀的律師。
這三位網友講述的經歷讓人感到悵然。前兩位雖并未說明目前的生活狀態,但從她們的網名里,也能看出一點兒端倪。那個網名叫“寂寞”的女孩,她在心里認同了別人對她的評價,所以很難在人群里展示自己,會變得孤獨和自憐,可能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才把自己的網名取作“寂寞”。而那位因室友一句話就把用第一份工資買來的包包“淘汰”的網友,她對自己的品位很不自信,這很容易導致她日后做任何選擇都需要有人推動才能完成,“一只搖曳的船”,這個名字也許表現出了她的恐懼和不安。而最后這一名,她的網名簡單、直接,就叫作“伶俐”,這個名字似乎透露出她對自己的要求和積極暗示,充滿活力和應變能力。
綜上,一個小小的測試就可以看出人與人之間巨大的區別,也可以看出一個人如何理解和應對他人的評價,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這個人未來的生活狀態。
1.認同他人所有的評價,是不愛自己的開始
小娜經常問我:“周周老師,怎樣才算真正地愛自己?”
我反問她:“你過去是怎么做的呢?”
小娜說:“我很努力地工作,不想被領導批評;我也很勤快地做家務、照顧孩子,不讓公婆對我有挑理的地方。”
“哇!你真是個努力的超人啊!他們是不是對你都很滿意,常常贊賞你呢?”
她搖了搖頭,低聲說:“沒有,他們對我仍舊不滿意。老板覺得我不能只做自己的事情,也要把同事都教會才行;婆婆讓我不要買那么多衣服和化妝品,應該省錢留著給孩子上輔導班;最受不了的是我老公,無視我工作上的努力不說,反而諷刺我忙是想要當總統。我真的很沮喪,自己掙的錢難道不可以花嗎?何況,我對這個家的付出一點兒都不少啊!為什么每個人還是對我不滿意?”
我一直沒說話,等到她平復一些,我才對她說:“其實這是因為你從內心就沒有給自己足夠的認同,別人的任何一句話都能讓你受到影響,進而被這種情緒帶著走,而且這也是你不夠愛自己的表現。”
“我們每天都會聽到很多人對我們有各種各樣的評價,如果你全然接受,必然會迷失自己,最好的做法是給自己設置一道屏蔽門。這樣,你受到的負面影響就會小得多,而且還保護了自己,這也是愛自己的一種體現。其實就這么簡單,只不過太多人被情緒裹挾,無法厘清周圍的情況罷了。”
小娜聽了我的話恍然大悟,她說:“我以為給自己買奢侈品、吃大餐就是愛自己了,原來通通不是,難怪我即使背著名牌包也還是不開心呢!”
是的,很多人認同了他人的評價,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甚至是攻擊。自己的內心受傷了,就從外在去找補償,然后還不忘麻痹自己:你看看,我把自己照顧得很好,我很舍得為自己花錢。其實這并不是愛自己,而只是允許別人從言語上消費了自己,再代替別人用物質補償自己。
2.在意別人的評價,等于把情緒開關放在別人手里
有讀者問我:“我知道不要輕易被人家的評價帶著走,但怎么區分評價的正面和負面呢?”
我的答案是,最好訓練自己屏蔽掉所有的評價,因為評價本身是沒有對錯的,是我們不同的理解賦予了它正面或負面的意義。
比如,有個人對你說:“你今天的妝怎么化得這么濃啊,是要走紅毯嗎?”聽到這樣的話,你馬上就生氣了,認為人家在挖苦你,可是你明明只是換了個口紅啊!你既氣憤又無奈,心底還響起一個聲音:既然有人說你口紅太濃,索性擦掉吧。當你擦完出門又有人問你:“你的臉色怎么有些蒼白,是生病了嗎?”你很郁悶,也感到很尷尬,心想:為什么我這么笨,忘記換一個口紅涂上呢?于是你跑回家,可這一次你更加心煩意亂,一怒之下,你把梳妝臺上所有口紅都掃在地上了。然后,你哭了……
這一切是如何造成的呢?別人隨口的一句調侃,只因你太較真,結果就變成你自己傷害自己。可是回過頭來,我們看看那句話,真有那么大的威力嗎?
對方說:“你今天怎么化這么濃的妝啊,是要走紅毯嗎?”如果你根本不在意,你也欣賞自己的眼光,那么你嫣然一笑就把他的調侃給秒殺了:“是啊,今天準備走個紅毯。”任他是惡意還是善意,你看他還如何作答。如果別人是明顯的夸獎呢?難道不該得意揚揚,然后謝謝他?其實這個風險也很大,一旦你沉迷于他人的贊美,你就會取悅于人,為了獲得更多人的贊美,按照他人的標準來改變自己的活法。
我的朋友小夏,她的個子很高,從不穿高跟鞋。有次公司開會,要求員工正裝出席,女員工都要穿高跟鞋,那是小夏第一次穿,結果意外地受到了同事的夸獎:“小夏,你真是模特身材啊!穿上高跟鞋,特別有氣質!”小夏本來并無自信,而且腳后跟還磨破了皮,聽到這句贊美,早已忘記了疼痛,走姿更優雅了。
為了保留住這種模特氣質的好形象,她又買了三雙高跟鞋。有一天因為趕地鐵走得太快,她不小心摔了一跤,扭到了腳踝。沒想到那個同事看到小夏一瘸一拐地走進公司,開口來了個大轉彎:“小夏,最近是不是有點胖了,穿高跟鞋是容易失去平衡的啊!”小夏聽到這句話,眼淚當即流了下來。
后來,我問小夏:“還喜歡高跟鞋嗎?”
她哭著說:“我真傻!人家隨口一說,我就信以為真了。以后再也不輕信任何人的話了,我也不穿高跟鞋了!”
看著小夏終于堅定地揚起頭的樣子,我想起一句廣告詞——我很聽話,但我只聽自己的話。原來覺得這話太驕傲,實際上,這是一種倔強的態度,是不從眾、不服輸的態度。我就是我,任你們如何評價我,都休想改變我。
你不一定會因為美麗而自信,但會因為自信而美麗。因為美麗沒有標準答案,如果真有,那也是出自你對自己絕對的信任和發自內心的喜愛。
3.活得自在的人,從來不和他人的評價死磕
在當時大熱的電視劇《都挺好》里飾演玉媽的演員陳瑾在某訪談節目中做客,和主持人聊了一會兒,她突然問主持人:“你這么瘦是餓的嗎?”主持人回答后,她接著說:“我可真是餓的。我就發現我是屬于那種最后才會瘦到頭的……我可以一天就吃一個桃、一杯咖啡,然后去游泳,做瑜伽。”
聽到她說這話的時候,我以為她是那種很在意別人眼光的人。后來發現我錯了,她僅僅是對自己的職業有近乎苛刻的要求,希望自己的臉能在上鏡的時候更好一點兒。
在訪談中談到自己剛出道時曾被人直接說“長得難看”,這樣的評價在之后也不斷出現,陳瑾說自己反而釋然了,因為發現自己認真地畫眉、描嘴唇,也漂亮不起來,還不如認真演戲。
她幾乎拿遍了國內電影和電視劇方面的獎項,但奇怪的是,她并沒有“火”起來。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她堅持自我,沒有淪陷在他人的評價和建議里。她說:“我不要去追風,或者說讓別人滿意,我就成為我吧!”當別人讓她去應酬,她說“不”;當別人要她盛裝出席活動,她還是說“不”。在這個過程中,她得到了很多評價,說她高冷,說她不識時務,她既不反駁也不服從,就那么倔強地堅持著。其他的明星出門都要帶助理和保鏢,而陳瑾卻收獲了難能可貴的自由。對此,她說這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換取的,是“活在自己世界里,與他人無關”的態度換來的。
我們要愛自己,但不要愛那個別人眼里的自己。同樣的,如果你希望更愛自己,就請先把乞憐他人表揚、懼怕他人評價的那個自我收回來吧。因為你真的已經足夠好,根本不需要為他人而改變一絲一毫,除非是你自己愿意做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