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淡妝濃抹西子湖 |

蘇軾的“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一詩,說是婦孺皆知、舉世聞名,絲毫也不過分,《大英百科全書》介紹西湖(西子湖)的得名,便引譯過它的后兩句。這首詩是《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之二。第一首“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知名度有所不及,但它扣著題中的“飲”字,介紹了作詩的背景,包括“湖上”的具體所在,即水仙王廟附近。水仙王廟在孤山南麓,與林逋祠堂相近,所以東坡《書林逋詩后》有“不然配食水仙王”的聯想。從那兒望見的“重岡”,便是今天的南山區和西山區一帶。當時蘇堤還未建造,湖眼山眉一望收,這里確是極好的觀景點。

西湖景色的美麗是世人有目共睹的。昔人有句云:“漫因鶯燕夸相識,輒向湖山喚奈何。”遇上好風景輒喚“奈何”(這其實是晉人“深于情”的一種表達方式),用今天的白話說就是“拿你怎么辦”——因為大自然的山水往往美得使人手足無措,用語言無法將這種感受俘獲。所以今天婦孺皆知和運用“西湖比西子”的妙喻,不至于骨鯁在喉,我們就該深深感謝東坡這位詩翁。而東坡也能從此成為“西子湖”的教父,日后還在這天堂似的人間勝景中留下以姓氏命名的蘇堤,真可以說是詩人平生最大的榮耀。

《儒林外史》中馬二先生初游西湖,不禁嘆道:“真乃‘載華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萬物載焉!’”臥閑草堂評道:“馬二先生贊嘆風景,只道得《中庸》數語,其胸中僅容得高頭講章一部可知。”這話說得不錯,審美的靈感本依賴于審美者的學養與情趣。不過東坡吟出“欲把西湖比西子”的佳句,卻并非曾與西施打過照面,而實在是從當天的實景見聞中妙手拈得的結果。從第一首的背景介紹可知,詩人一清早便出發游湖,與朝曦一同來到湖上。日麗風和,湖平如鏡,日光作用于湖波,便產生了“水光瀲滟”。在漢語詞匯中,“瀲滟”是最富感覺形象的形容詞之一,它動靜相生,明滅變換,既穩穩實實,又影影綽綽,本身便具有油畫般的表達效果。于是詩人“飲湖上”,醉翁之意兼在酒與山水之間。漸漸日收云布,晚些時候竟下起了雨(此處“晚雨”未必就等于“暮雨”,不過是說雨點姍姍來遲罷了),雨量中等,不似《望湖樓醉書五絕》“白雨跳珠亂入船”那般暴烈。此時水天莫辨,山色有無,一派空靈清新的氣象適使心神凈化,從而“留人入醉鄉”。初時詩人陶醉于“晴方好”時,當然希望太陽掛得越長久越好;及至風云變化,卻不意道是無晴還有晴,竟然別開“山色空蒙”的生面,像這樣的絕處逢生、左右逢源,是人生最感快意和難忘的。由西湖的無施不可,想到它的千姿百態,即“淡妝濃抹總相宜”,由淡妝濃抹的千嬌百媚,生發出美人的譬喻,而天造地設,又有個與西湖同“姓”的西施!我們這里說時遲,詩人那兒是“那時快”,靈感的問世也未必需要如此笨重的演繹。但從上面的閑話至少可以說明:東坡“水光瀲滟”四句詩,實在是人人都能說出、都欲說出而未曾說出,及至詩人說出后又感到虧得由他如此說出、此外更無別語可以說出的話。這一段近乎繞口令,若說得簡潔些,便是人人都以為深得我心。這是本詩最大的長處。

“淡妝濃抹”是承“初晴后雨”的實景已如上說,于是便產生了一個問題:晴西湖同雨西湖,孰個算“淡妝”,孰個算“濃抹”?一種意見主張雨天為淡妝,因為“山色空蒙”;例如陸游《湖中微雨戲作》就謂:“莫言老子無人顧,猶得西施作淡妝。”另一種意見相反,以為“水光瀲滟晴方好”之時透明度更高,幾乎是不著脂粉 如果也要“有詩為證”的話,似可找上袁枚的《小竹枝詞》:“雨余紅意斂,風定黛痕長。妾請學西湖,今朝是淡妝。”“雨余”自然不是“雨天”。。其實,蘇詩的比喻是遺貌取神,并非為西湖擬定妝名。西湖晴有晴的秾纖,雨有雨的風韻,水光山色,各自有“淡妝濃抹”的姿態,但使人心領神會而已。本詩的兩句還有“初”“后”的時間差,東坡《次韻仲殊雪中游西湖》“水光瀲滟猶浮碧,山色空蒙已斂昏”發生于同時,若定要拘泥于按氣候劃分妝別,豈不矛盾了嗎?

還有一個問題,便是本詩的寫作時間。王文誥《蘇詩集成》系于熙寧六年(1073年)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至二十七日往新城之間,其實是根據施元之編年集的目錄,而目錄又顯然因為前一首詩題中有“求述古為移廚飲湖上”的話,由“飲湖上”三字牽合本詩,猶如古時的頂針續麻。但“初晴后雨”實不像杭州正月里的天氣;上文說過從水仙王廟可以看見南山、西山的“重岡”,那么冬日的“朝曦”似也不會立時引起“艷”的熱烈感。上文還曾引過東坡另一首提到“瀲滟”“空蒙”的西湖詩,但那明白是“雪中游西湖”,與晴雨無涉;南宋武衍《正月二日江舟湖上》雖有“除卻淡妝濃抹句,更將何語比西湖”的句子,卻無意將“淡妝濃抹”強派陰晴,實不能說明“正月二日”的氣候。所以筆者總懷疑蘇詩不是作于正月,而當作在春末夏初;雖然證據不足只能存疑,但至少在心里希望是那么回事,因為那時的西湖更美。

“欲把西湖比西子”,人們常用東坡在《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芽》中的另一句詩“從來佳茗似佳人”借來對仗。晚清杭州的藕香居茶館,便掛著這樣的楹聯,本地風光,令人心馳神往。


【注釋】

[1] 如果也要“有詩為證”的話,似可找上袁枚的《小竹枝詞》:“雨余紅意斂,風定黛痕長。妾請學西湖,今朝是淡妝。”“雨余”自然不是“雨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化县| 紫阳县| 宁津县| 乃东县| 曲水县| 东兰县| 尚志市| 德惠市| 太原市| 同仁县| 道孚县| 鄂托克前旗| 白山市| 阿克苏市| 治县。| 仁布县| 治县。| 承德市| 团风县| 福海县| 磴口县| 天气| 宜都市| 彩票| 绍兴市| 巨野县| 翁源县| 布拖县| 理塘县| 攀枝花市| 扎囊县| 射洪县| 博乐市| 佳木斯市| 普宁市| 桃江县| 祥云县| 林西县| 铁岭县| 潮州市| 佛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