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你照顧好媽媽
朋友G君下放到某地掛職兩年,孩子才10歲。平常這孩子和媽媽的關系有點緊張。臨行前G君同孩子談了一次話。他沒有說:“我不在家,你要好好聽媽媽的話。”而是說:“這一段時間你就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漢了,拜托你照顧好我的妻子、你的媽媽。每天晚上要鎖好門、關好燈、關好煤氣?!币院驡君每次同家里通電話,孩子都首先說:“爸爸你放心,媽媽很好,我每天晚上都檢查有沒有關門、關燈、關煤氣,還關了電腦和電視。”G君說,這孩子一下子就長大了,同媽媽的關系也改善了。
關鍵在于孩子有了責任感。而這正是成為一個健全公民最重要的素質。
人是社會動物。每個人作為社會的一分子,享有社會給予他的一切,他也必定要為社會擔負一定的責任。無論家庭中的夫妻、父母、子女;企業里的領導、職工;學校里的老師、同學;社會上的顧客、乘客、觀眾、路人,都各有各的責任。這是社會和諧運行的基礎,也是我們幸福生活的基礎。
孩子是樂于承擔他們力所能及的責任的。這可以說是孩子的天性。出門時大人要關燈,孩子會說“我來關”。如果得到鼓勵,孩子就會養成出門關燈的習慣,并把這看作是自己的責任。吃過飯擦桌子洗碗,給爸爸倒杯水,為媽媽捶捶背,擔負起這些責任的孩子也都會覺得很開心。因為他為這個家庭作出了奉獻,因為他是其他家庭成員所需要的一員,他感受到了他存在的價值。
但是許多家長以為孩子還小,不忍心讓他們擔起任何責任,常常抹殺了孩子承擔責任的積極性。
日本的孩子上幼兒園,都是自己背包,沒有一個大人會替他們拿。
有位朋友每月給農村的父母寄錢,都是帶著孩子一起去,到孩子十多歲后就讓孩子自己去郵局匯款。
這都是好辦法。
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后,就會更好地融入社會、融入集體,更容易被他人接納。他們的承諾會使別人更放心。他們也會更加尊重自己、珍惜自己??梢灶A計,他們一定更能創造自己幸福的生活。
顧亭林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碑厴I歌唱道:“同學們,擔負起天下的興亡?!泵珴蓶|對年輕人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到底是你們的?!蔽磥淼闹厝尾粫嚎逅麄?。因為他們從小就開始擔擔子了。
(載《特別文摘》201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