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實用手冊
- 吳德慧編著
- 1671字
- 2021-10-29 10:21:36
12.鄉鎮黨委領導鄉鎮的基層治理
基層治理既是國家治理的實現基礎,又是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層治理的成效和水平,直接關系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的整體水平,也直接影響到深化改革總目標的實現。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是完善鄉村治理體系的關鍵所在。加強鄉鎮黨委對鄉鎮基層治理的領導,對鞏固和提升黨在基層的執政能力、創新基層治理機制,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鄉鎮黨委要領導本鄉鎮的基層治理,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絲毫不能放松。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做好生態環保、美麗鄉村建設、民生保障、脫貧致富、民族宗教等工作。
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堅持法治為本,樹立依法治理理念,強化法律在維護農民權益、規范市場運行、農業支持保護、生態環境治理、化解農村社會矛盾等方面的權威地位。增強基層干部法治觀念、法治為民意識,將政府涉農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鄉鎮精神文明建設是一個基礎性的社會系統工程,只有加強和改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落地生根,切實提高農民群眾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才能為農村經濟乃至和諧社會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鄉鎮黨委要通過建設鄉村文化墻、制定村規民約、開設道德講堂等方式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培育文明鄉風打造美好鄉村。
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安居之本、治國之策,是預防和減少犯罪、確保社會政治穩定和治安大局平穩的根本途徑,也是構建和諧社會、打造平安村鎮的有效措施。鄉鎮黨委要健全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完善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功能和運行機制,大力推進農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安防控力量下沉。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嚴厲打擊農村黑惡勢力、宗族惡勢力,嚴厲打擊黃賭毒盜拐騙等違法犯罪。健全農村公共安全體系,持續開展農村安全隱患治理。加強農村警務、消防、安全生產工作,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做好生態環保,建設美麗鄉村。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村容村貌既直觀反映農村文明程度,也是美麗鄉村的外在表現。農村基層黨組織應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組織黨員、群眾參與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強污染防治,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強化縣鄉兩級政府的環境保護職責,把農村的環保指標納入當地政府政績考核體系中,促進地方政府對農村環境工作的重視。加強農村環境監管與執法力度,嚴格依法保護農村環境。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快推進農村環境整治,補短板、謀長遠、重潛績、壓茬干,讓新時代的鄉村富起來、美起來。
做好民生保障、脫貧致富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做好民生工作,要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解決好群眾最關切最煩心的事情。要狠抓民生工程,如入戶路建設項目、三建三改項目、生態扶貧項目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如推進聚居點建設、用水工程建設、產業路建設,及時落實各種救助政策,切實為弱勢群體建立一張“兜底安全網”。鄉鎮黨委必須按照“兩不愁、三保障”的脫貧標準實現轄區內貧困村整村精準脫貧。要狠抓脫貧規劃,根據致貧原因,結合國家有關脫貧致富政策以及上級部門的幫扶要求,同駐村工作隊、村“兩委”研究制定脫貧攻堅工作規劃,明確責任人和目標時間節點,確保工作有序推進。督促駐村工作隊完成每個月更新工作隊人員名單及村退出和戶脫貧資料,管理歸檔好項目建設等資料。狠抓經濟發展,指導村上產業發展,培育新型農民及專業合作社,培養職業經紀人外出對接市場,實現本地區的脫貧致富。
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要密切黨和政府同農民群眾的聯系,協調并協助黨和政府妥善處理因民族、宗教因素引發的矛盾。及時將基層民族宗教問題及相關情況上報上級,以便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密切與基層綜治、維穩、公安、司法、信訪等部門的合作,切實維護少數民族和信教群眾的合法權益。積極協助有關部門防范和取締影響民族團結和宗教和睦的一切非法活動和違法行為,全力維護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