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在哪里,世界就在哪里
- 藍馨月
- 868字
- 2021-10-29 10:24:29
一半一半就好

行走在婺源篁嶺,一開始有一些東西讓我困惑不已。比如,為什么“樹和堂”中堂的桌子是半月形的?
我困惑地走在篁嶺的角角落落,后來終于明白,原來眼前的每一樣東西都有著不一樣的寓意。
在“五桂堂”,我茅塞頓開。徽州有生子植樹的說法,生兒子要在門口種棵桂樹,生女兒則要種樟樹。待女兒出嫁時,這樟樹便拿來做嫁妝,若是誰家有女兒同時房前還有樟樹,那就代表這家女兒還待字閨中。五桂堂的由來,是因這家生了五個兒子,主人選擇種五棵桂樹希望富貴。五桂堂的堂前擺放著一鐘一瓶一鏡,其含意是終身平靜,體現了安居樂業的生活理念。通常是左瓶右鏡,東瓶西鏡,男主人坐在花瓶的下面,意味著平平安安在外經商;女主人坐在鏡子下面,男主人不在家,希望女主人心平氣和。站在五桂堂的門前思忖良久,驀然也頓悟了——完滿不是幸福,終身平靜平安才是幸福。
當再次面對“樹和堂”中堂兩側安放著的兩張半月形的桌子時,便肅然起敬。這兩張半月桌要在逢年過節等親人回來團聚時才拼湊一起,平時,是分開放置和使用。星云大師說過:“人生憂喜一半一半,名利得失一半一半,財富聚散一半一半,修行佛魔一半一半。”“半半哲學”是中庸之道,是做事適度。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事物如此,人生也一樣!
在篁嶺,“不完滿”的物件隨處可見,體現了徽州的文化博大精深。
是的,世間是沒有多少事物是完滿的。常言道:“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烈酒滿肚會醉糊涂,熱茶滿了會燙傷自己的手。“茶滿了”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說的是有一個小和尚向老和尚學習禪。老和尚在小和尚面前的茶杯里倒茶,滿了,老和尚還在倒。小和尚說:“師傅,茶滿了。”老和尚這才住手。小和尚問:“師傅,請您指點。”老和尚說:“我已經教你了。”小和尚頓悟:一只裝滿了舊茶水的茶杯,又如何能添新茶?
愛情或許也是這個道理,愛上一個人就想和他好一輩子,也期許對方一心一意,總覺得自己把滿滿的愛都交付給了對方,對方也應該以滿心滿意接納。殊不知,太過滿的東西會讓對方惶恐,擔心“水漫金山”。愛情需要經營,愛情的空間里有你的一半,也應有我的一半。
愛得深沉,一半一半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