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心在哪里,世界就在哪里作者名: 藍馨月本章字數: 1391字更新時間: 2021-10-29 10:24:28
美麗鄉村,為何使我不愿離去
有這樣一首歌:這里峰巒疊翠,處處開不盡四季山花;這里溪澗橫斜,每每蕩漾著粉墻黛瓦。這里的村落,老屋里雕滿琴棋書畫;這里的民風,醇厚中散發出淡淡的儒雅……
這里,就是被人們譽為“中國最美鄉村”婺源。喜歡你,不是因為你如今有了名氣,也不是因為你擁有四季的美景,而是你有一個住進我心里的名字叫篁嶺。你從來都不知道,為了感覺自己的存在,我一個人穿著高跟鞋叮咚地走在青石板的臺階路上是多么的快樂,我的腳步聲合著高山流水伴奏出來的是怎樣的曲調。你也不知道,我獨自走在寧靜的紅豆杉林里是多么想聽一段訴說,可最后還是微笑著懂得了寧靜才是我要的。你也不知道,漫過步蟾橋,來到五顯廟前,我把自己穿高跟鞋的腳步聲放輕到了像打赤腳一樣,小心翼翼地生怕驚擾到神靈的清靜。我知道,你不知道的還有很多,多到我也許用一生的記憶去細數。
沿著沒有車來車往蜿蜒的鄉間小路,也只有我一個人的身影的時候,我想與路邊的芒草握手,想與田間的油菜花親吻,想與篁嶺的時光擁抱。我聽著索道播放出的音樂“夢里老家”時,我歡快地起舞弄清影,好像從前那個年代村里的廣播一樣,讓我回到了老時光。而每當看著來回兩條索道平行交錯的時候,我又莫名惆悵,惆悵有的人來了,可有的人又走了,說不定他們都各自相識、相思著,不經意地擦肩而過,卻不知道這一生他們還會不會再相遇。
喜歡一個地方,或許就會喜歡它的一切。我喜歡吃這里的菜肴,喜歡這里的人們,喜歡這里的一草一木。我喜歡恬淡、幽靜、安謐,亦喜歡人來人往喜笑顏開的畫卷。我所喜歡的正是我所生活的地方,我沒有理由說不快樂,沒有借口說不幸福。
在篁嶺,入情入境的我,也很喜歡卞之琳的《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所以,我喜歡悠閑地趴在木窗前,看著窗外下悠閑的人,或許在某一個轉角處,聽到的聲音,看到的背影,是那么的似曾相識。可是我卻忘了紅塵似的,目送著所有的想象與可能,從自己的眼簾處漸行漸遠。
村落中,數十棟粉墻黛瓦,數十棟雕刻木樓,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忽然一股香飄來,不知是誰家的炊煙冉冉升起,云煙氤氳繚繞在空寂,添了些許鄉愁,仿佛每一塊磚瓦,每一扇木雕都在訴說著一個故事。
漸漸地,夜深了。我坐在書屋里,聽著屋檐傾瀉下來嘀嗒嘀嗒下個不停的雨聲。我沒帶雨傘,不想走出去被雨水潮濕了心。我就想被困在這里,慵懶到只想發呆,盯著書封面上的一只蜘蛛遐想。小時候,聽媽媽說,蜘蛛出現在家,是有客人要來。
每每坐在寫作營里,被滿屋的書包圍著,我就循環地播放一首悠遠動聽的歌《故鄉的原風景》,我用心地聆聽著,靈魂沒有出竅,守著這份清幽靜好。有時,端坐在書桌的燭光旁,翻閱著一本能讀懂的書,我的心仿佛就如同燭心,慢慢地燃燒著,明亮著,靜候著,似乎也在等候著有那么一個人前來讀懂我。曾經有人說,女人的溫柔是夜幕降臨時一盞亮起的燈,讓人產生回家的渴望,無論多遠,那盞燈,都是心底一直的牽掛。而我卻想說:篁嶺的溫度是夜幕降臨時一盞亮起的燈,讓人產生回家的渴望,無論多遠,那盞燈,都是心底一直的牽掛。
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同一種方式去愛,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同一種方式去玩。到篁嶺,就應該慢下來,慢下來在這里,聆聽燕子在馬頭墻上輕聲歌唱;慢下來在這里,閑看松鼠在香樟樹上嬉戲打鬧;慢下來在這里,觀白云在梯田花海中翩躚起舞;慢下來在這里,賞五色曬秋各自爭艷。
在這里,我知道你來過,也知道你還會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