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十二 否卦——打通否塞,學會包容

我們上一講講的是泰卦,泰卦是通泰、交通,否卦則是不交不通。為什么《易經》中是泰卦在前,否卦在后?《序卦傳》解釋說:“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事物不可能永遠處在通泰、通達的狀態,有時也會出現否塞的局面,所以泰卦之后要預防不交通的狀況出現。泰卦的最后一個字是“吝”,就是有危險的、有不好的情況出現了,也就是否卦。那么,這種不交不通的否卦的狀況是怎么造成的呢?

我們來看否卦的卦象,跟泰卦剛好相反,泰卦是地在上、天在下,否卦是天在上、地在下,叫天地否。大家可能會想:天在上、地在下不好嗎?自然界不就是天在上、地在下嗎?為什么反而是否塞的呢?正如我上一講在泰卦里講的,不能光看布局,還應該看功能。天氣是陽氣,要上升;地氣是陰氣,要下降。所以陽在下,陽氣上升,陰在上,陰氣下降,陰陽就交通了,泰卦就取了這個卦象;而否卦是天在上,也就是陽氣在上,繼續上升,地在下,也就是陰氣在下,繼續下降,這樣陰陽就分離了、不交通了,這就叫否。

明代有一位醫學家叫韓懋,不僅醫術精深,而且還精通《易經》。一次他看到否卦這種天氣在上、地氣在下,陰陽相背、天地不交的景象,就聯想到了胸中痞悶、不思飲食的這種病是由于心腎不交引起的,一般心火會比較旺,所以會有心中躁動、心跳劇烈、失眠等癥狀。那這個病要怎么治呢?心腎要怎么相交呢?

韓懋從否卦里受到了啟發,然后又在《易傳》里看到了一句話:“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是一三五七九,地數是二四六八十,韓懋就悟到了可以用黃連和肉桂來治療心腎不變:黃連是苦寒入心經的,而肉桂是辛熱入腎經的,這樣心腎就相交了。所以他取肉桂一錢、黃連六錢入藥。為什么這樣配比呢?因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是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這么配的,天一配地六。所以,他用肉桂一錢、黃連六錢來改變心腎不交,并給它取了個名字叫交泰丸。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匪人”的“匪”通“非”,不是說不是人,而是指不通人道的人,因為在否塞的狀態下是沒有人道的,所以“不利君子貞”,對君子來說是不利的。“大往小來”,大的指陽的,往上走了,小的指陰的,往下來了。泰卦里的乾卦三根陽爻在下邊,現在走到上面去了;泰卦里的坤卦三根陰爻在上邊,現在走到下面來了。向上走叫“往”,向下走叫“來”,所以否卦的卦辭跟泰卦恰好相反,泰卦是“小往大來”,是“吉,亨”的,否卦是“大往小來”,是不利的。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天在上,天氣繼續往上升;地在下,地氣繼續往下降,那么中間就隔開了、不交通了,天地不交,萬物就不通暢了。泰卦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否卦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上下不交通,所以天下就沒有家、沒有國了,家國就危險了。

“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內”是下卦,“外”是上卦,“內陰而外陽”是因為否卦下面全是陰爻,上面全是陽爻;“內柔而外剛”,陰的是柔的在里面,陽的是剛的在外面;“內小人而外君子”,內心是小人,外在裝得像君子。這種現象就會導致無邦無國,造成混亂的局面。

就我們做人來說,一定要學泰卦,不要學否卦。泰卦是內剛外柔,內在有堅定的意志,但是表現出來要柔和,要隨機應變;否卦恰好相反,內柔外剛,用一個成語形容就叫外強中干:外表很強大,實際上內心什么都沒有。然后“內君子而外小人”,內在是君子,就要“君子坦蕩蕩”,對外的一些做法,哪怕別人不理解,也要堅持這么做。反過來像否卦這樣的“內小人而外君子”是最可怕的。內在是小人之心、邪惡之心,外在還要裝作君子,這就叫偽君子。做人千萬不能學否卦,同時對那些“內小人而外君子”的人要提高警惕。

“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否卦是小人之道會越來越興盛,而君子之道會越來越衰落,所以要預防、要警惕。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天地之氣不交,陰陽之氣不和,就是否卦。君子要按照這個卦,采用節儉的品德來避開危難,不可以再去追求榮華富貴、追求官位。“祿”指官位。

為什么《象傳》不是讓君子交通而是讓君子“儉德”(節儉,不追求榮華、祿位)呢?這其實是對否卦現象的一種延伸、聯想。如果做君子只追求自己的榮華、祿位,然后奢侈浪費,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自己在上,不跟下邊的人溝通,就會跟大眾分離,也就是“否”。所以,《象傳》是從現象出發,告誡我們:如果生活奢靡,就會發生否卦這種上下不交的危險,只有“儉德”,才能避開危難,達到泰卦。

初六,拔茅,茹以其匯,貞吉,亨。

《象》曰:拔茅貞吉,志在君也。

這跟泰卦初九爻的爻辭是一樣的,拔一根茅草,然后連帶出一大片茅草,也是“貞吉,亨”。

堅持正道就吉利,因為志向在于輔助君主。泰卦第一根爻是陽爻,自己就是君主;而否卦第一根爻是陰爻,所以自己不能做君主,只有甘心居下,誠心誠意地輔助君主,才能把否塞的局面變為亨通的。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象》曰:大人否亨,不亂群也。

包容并且順承天道,即使是一般的人也是吉的,身處一定位置的人如果改變了否塞的局面也就亨通了。

“群”就是同黨、同類,否卦下面三根爻都是陰爻,屬于同類,而六二爻在中間,又中又正,堅守中正之道,跟上下爻一樣都是陰的,在同類里而沒有去擾亂同類。在《易經》里,一般來說偏陰的爻與偏陽的爻相比都不太好,所以把偏陰爻的看成小人。這里其實是說六二爻跟小人處在一起,但是沒有受到小人的影響,也沒有去擾亂這些同黨、同類,所以是吉的。

六三,包羞。

《象》曰:包羞,位不當也。

六三爻就兩個字“包羞”,包容羞辱。“羞”,可以理解為有污點的人。這里沒說吉兇,所以有兩種解釋:一種是連有污點的人都能包容,是吉的;還有一種是過分包容會招來羞辱,是兇的。這兩種解釋都可以,意思其實是一樣的,是指在否塞不通的情況下,要胸懷博大地去跟別人溝通,對有污點的人也要包容,這樣就可以改變這種否塞的局面;但是又不能太過分,如果對那些邪惡的小人品性也一味包容,就會更加否塞,局面就兇險了。

我傾向包容為吉的解釋,泰卦和否卦里多次出現“包”:否卦的第二爻“包承”,是包容順承;泰卦的第二爻“包荒”,是包容有缺點的人。所以要打破否塞的局面,一定要有包容之心,但是也要講究度,不能對邪惡的人也包容。

九四,有命,無咎,疇離祉。

《象》曰:有命無咎,志行也。

奉行了天命就“無咎”,沒有災禍,同類相依附就可以獲得福氣。九四爻就開始進入乾卦了,乾卦就是天,奉行天命肯定就沒有災禍了。“疇”是同類,從九四爻開始,到上面的九五爻、上九爻,它們都是陽爻,都是同類。“離”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依附,團結在一起;另一個是美麗,通“麗”。“祉”是福祉、福氣。九四爻是天命所系,因為此卦上面是天,所以要為天下人謀福利。這里的同類更廣泛,也包括了下面的三根陰爻,指老百姓都要獲得這個福祉。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

“休”是停止,奉行天命就會停止否塞的局面,大人就吉利了,但這個時候還要警惕。“其亡其亡”,快要滅亡了、快要滅亡了,只有警惕才能“系于苞桑”。“系于苞桑”,堅固得像系在叢生的桑樹上。

這是一種人生的大智慧,否塞的局面要被打破了,九五爻又中又正,還是最尊貴的位置,是非常好的時候。但是要警惕,要有快要滅亡的危機感,才能堅如磐石,好像緊緊系在桑樹上一樣。老子說過:“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意思是只有時刻警惕著疾病的發生,才能不得病。

上九,傾否,先否后喜。

《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

一般到最后最高一爻都會兇險,而否卦這里卻是好的。上九爻傾覆了否塞的局面,“先否后喜”,開始是否的,但后來就喜了、通泰了。

否塞的局面終究會傾覆的,怎么可能長久呢?這就是否極泰來、物極必反。泰卦最后一爻的最后一個字是“吝”,否卦最后一爻的最后一個字是“喜”,這是發人深省的。所以,在通泰的時候要想到“吝”,要想到危機,因為通泰久了就會疏于溝通,慢慢會出現一些矛盾,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否塞。

否卦告訴我們否塞的時候要想辦法化解,辦法有兩個“包”:第一個是“包承”,包容、順承天道的人,無論他的做法如何都要去包容他;第二個是“包羞”,包容有污點的人,擁有這種胸懷才能打破否塞的局面。另外還有兩點也非常重要:第一個是“有命”,要執行天命、天道;第二個是“休否”,打破否塞的局面之后,要有憂患意識。這些都是人生的哲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黎县| 望江县| 南宁市| 镇安县| 芜湖县| 三河市| 洛隆县| 仁化县| 彩票| 北安市| 甘孜| 余干县| 汉阴县| 长子县| 夏邑县| 砚山县| 张家口市| 福贡县| 台湾省| 綦江县| 伽师县| 沂源县| 无极县| 奉节县| 延长县| 黄冈市| 玉门市| 阳西县| 康平县| 泸定县| 房产| 元氏县| 海南省| 忻州市| 兴义市| 濉溪县| 永川市| 河津市| 乡城县| 郁南县| 伽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