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泰卦——天地交泰,互相溝通
我們都聽說過一個成語“否極泰來”,“否”和“泰”都出自《易經》,是《易經》里的兩個卦名——否卦和泰卦。成語“否極泰來”是“否”在前,“泰”在后;《易經》六十四卦的次序則是泰卦在前,否卦在后,泰卦是第十一卦,否卦是第十二卦。
“泰”指好的,通泰;“否”指不好的,否塞、堵塞。實際上否卦和泰卦說的道理是一樣的,只是泰卦是從正面來說,否卦是從反面來說。泰卦在履卦之后,履卦是告訴我們要按禮行事,按禮、按規則或者按規律來做事一定會通泰。跟“泰”連在一起的詞語往往都是好的,比如三陽開泰、國泰民安、天地交泰、泰然處之、泰然自若,《論語》里也說“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君子“泰而不驕,威而不猛”。我們來看泰卦的卦象:地在上,天在下,所以叫地天泰。而反過來,天在上,地在下,就是否卦。
現在好多人對泰卦有不同的理解:泰卦上面的坤卦是陰性的,可以代表女人;泰卦下面的乾卦是陽性的,可以代表男人,這就可以理解為女人在上,男人在下。研究管理學的教授說:泰卦是指在一個高管團隊里,女人當董事長,男人當CEO,企業就能通泰;研究家庭倫理的人說:泰卦是指在一個家庭里,女人當家做主,男人聽從女人的,這個家庭就能安寧。這樣理解是錯誤的,因為卦象說的不一定就是確切的事物,它可以指一類事物或者一類景象、一類場景。
泰卦的卦象是從事物交合的現象上來描述的:上面的坤卦代表大地,大地是陰的,所以是陰氣在上;下面的乾卦代表天,天是陽的,也就是陽氣在下。陽氣是從下往上升的,而陰氣是從上往下降的,而泰卦正好是陽氣上升、陰氣下降,這樣就能溝通(交泰)了,也叫交通,因此泰卦特別重要,它代表了《易經》的核心思想——陰陽交通。
這跟西方的思維方式不一樣,亞里士多德的邏輯有三大基本規律: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矛盾是不交合的、互相排斥的,而中國的文化從《易經》開始,就強調要交合、溝通,重視陰陽的中間狀態,所以《易傳》里有十六個字非常重要,強調交合的作用:“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
泰,小往大來,吉,亨。
“往”是走了、離開了,是從近處往遠處去;“來”是來到了,是從遠處往近處來。“小往大來”,小的走了,大的來了,小是指陰爻,大是指陽爻。因為一個卦的次序是從下向上的,坤卦三根爻全是陰爻,是指小的都走了,所以陰爻都在上邊;乾卦三根爻全是陽爻,是指大的都來了,所以陽爻都在下邊。“小往大來”才能吉祥亨通,就是指上下要溝通。
《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泰卦是天地交合:陽氣上升、陰氣下降,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上下交合,志向相應,這樣萬物就通暢了。
大家都聽說過上海交通大學,知道為什么叫交通大學嗎?不是因為它是研究鐵路、公路的,上海交通大學的“交通”就是取自泰卦的“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志同”也叫同志,即志同道合的人,取自《國語》的“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詞語,所以新中國成立以后,“同志”就成為打招呼的常用語了,例如:“同志,前門怎么走啊?”
“內陽而外陰”,“內”指下卦,“外”指上卦,泰卦下面是陽、上面是陰,也就是里面是陽、外面是陰。“內健而外順”,內卦是乾卦,要剛健,外卦是坤卦,要柔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因為一般乾卦、陽爻代表君子,坤卦、陰爻代表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泰卦下面是三根陽爻,陽爻上升,陰氣肯定會消散,所以君子之道長了,小人之道就會衰落、消亡,這是相輔相成的。
《彖傳》告訴我們:內在要有剛健、堅強的意志,外在則要順應,也就是內剛外柔、內健外順,就像銅錢一樣內方外圓;還要“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不斷增加自己君子一面的德行,消除掉小人一面的不好的品性;最后還要會溝通,這樣才能交泰。
我們都知道“三陽開泰”這個成語,一到羊年,好多人用“三羊開泰”祝福別人,其實用這句成語作為羊年的祝福是錯的。“三陽開泰”的“陽”是陰陽的“陽”,而不是一只羊的“羊”,三陽開泰就是指泰卦,下面三根陽爻開出了一個泰卦。泰卦剛好是指正月,因為陰歷十一月有一個節氣叫冬至,是陰氣最多而一陽來復的時候,所以陰歷十一月是復卦;到陰歷十二月也就是臘月,陽氣更多了一點,就是臨卦;臘月過了就是正月,正月的陽氣又多了一點,下面有三根陽爻了,所以是泰卦。所以,不是羊年的春節才“三陽開泰”,任何一年的春節都可以“三陽開泰”。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天地交,泰”,天地交合,通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后”不是以后的意思,以后的“后”字簡化以前寫作“後”,而這里的“后”字是沒有簡化過的,是君主的意思,當然后世管帝王的夫人叫“后”,但是“后”最早是指帝王自己;“財”通“裁”,裁定、裁斷,這句話的意思是君主要效法泰卦的天地溝通之道來制定天地、社會、陰陽交流溝通的法則,來輔佐天地溝通之道。“以左右民”,指導、統領老百姓,意思是讓老百姓也要按照天地交合、陰陽交流的法則來進行溝通。
我們在一個社會、一個團隊當中,也要注意溝通。現在好多人有矛盾,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誤會,而誤會的主要原因又在于不溝通,這就叫“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所以溝通很重要,交泰、溝通之道可以統領百姓。
初九,拔茅,茹以其匯,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拔一根茅草,結果帶出了一大片茅草,這是好事,如果往前進的話,是吉利的。“匯”是指一類東西,這里指一大片茅草,用來比喻做事情很順利,會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來幫助你。這是溝通的第一步,你立下溝通的志向,誠心實意地跟別人溝通,結果就會像拔一根茅草能帶出一大片一樣,會有很多人來幫助你,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志在外也”,是說要立志于向外進取。但是必須要溝通,泰卦外面(上面)的爻全是陰爻,要跟陰爻的人在一起溝通,這樣才能有志者事竟成。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包荒”,包容荒野,也就是要包容有缺點的人;“用馮河”,沒有船就可以渡過河流,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能夠包容有缺點的人、包容荒野大川,就可以徒步渡過大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不遺棄遠方的人,不結黨營私,就能得到崇尚中道的美德。九二爻是教我們怎樣溝通:首先要包容,哪怕對于有缺點,甚至無能的人也要包容;然后不能結黨營私,哪怕是遠方的人也不要遺棄,不要嫌棄他們。
東漢時期的班超,是《漢書》的作者、歷史學家班固的弟弟,他自己投筆從戎,是非常了不起的外交家。班超當年出使西域,就用了這種方法——包容,才把西域治理得非常安寧。他離任時,他的繼任者任尚請他贈言,班超說:塞外的士兵本就是因為罪過而被發配過來,西域當地人又懷有叛逆之心,不容易安撫,所以你一定要“寬小過,總大綱”(寬容小過錯,抓大事、大原則)。然后還告訴任尚:“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水如果太清了,魚就不能活了;人如果太精明嚴厲、太明察秋毫了,就沒有伙伴、朋友了,所以要寬容、包容。但是任尚不拿班超的話當回事,認為都是老生常談,結果后來發生了叛亂,任尚也被貶了。
“以光大也”,光明正大。第二爻處在中位,所以要“中行”;“光大”是指心中光明,而且胸懷廣大。
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象》曰:無往不復,天地際也。
“無平不陂,無往不復”,這八個字太重要了,講出了一個規律:沒有全是平坦而沒有斜坡的地方,也沒有一直前進而不往復的事情。“陂”通“坡”,斜坡,這句話是說萬事萬物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萬事萬物都是周而復始、有起伏、有往復的,有平就有險,有往就有復,平坦之后是坎坷,坎坷之后是平坦,這就叫否極泰來。高速公路如果總是很平、很直的話,開車就容易犯困出事故,所以在建路的時候會故意設一些彎道,以防止車速過快而放松了警惕。
2017年夏天,美國首席大法官羅伯茨在兒子的初中畢業典禮上做的一個演講,引起了全世界的討論,演講的內容是祝他兒子遭遇不公平、遭遇不幸。羅伯茨說:在未來的歲月里,我希望你遭遇不公正的對待,這樣你才會明白正義的價值;我希望你遭遇背叛,這樣你才會懂得忠誠的重要……遭遇了不幸,才知道幸運來得不容易,成功就在于不怕失敗,所以九三爻的爻辭說:“艱貞無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知道有艱險,然后走正道,這樣就沒有災禍;不要去擔憂能否取信于人,就會在食祿(俸祿、薪水)上有福氣。
“天地際也”,即天地的大規律。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實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翩”是一個羽字旁,原指鳥成群結隊地往下飛,因為六四爻已經是上卦了,上面三根爻都是陰爻,所以往下飛也是指一種瀟灑的樣子。“不富”,不富有,沒有財富還能瀟灑;也可以理解為一種虛心,胸懷坦蕩地對待鄰居。“不戒以孚”,不要有戒心,對周圍的人不要戒備,要用誠心對待朋友、鄰居。這句話的意思是在與別人溝通的時候,不要有戒備,徹底把自己放開來,才能夠瀟灑、自由自在。
“翩翩不富”是因為“皆失實也”,失去了實物,反而胸懷坦蕩。“中心愿也”,從心中發出“不戒以孚”這種心愿,來跟別人溝通。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這是很有名的一個故事。“帝乙”是商朝最后一個王——紂王的父親,“歸妹”的“歸”是指出嫁,“妹”不是妹妹而是女兒,帝乙把他的女兒嫁給了西伯侯,這樣就“以祉元吉”。“祉”是福祉,獲得了福祉,大吉大利。
六五爻處在上卦的中間,是一個至尊的位置,在這里就指帝乙。他作為君主,愿意跟下面一個諸侯國的首領西伯侯聯姻,說明居尊位的人也要主動跟下面的人求和、溝通。
西伯侯是周國的首領,后來被追尊為周文王。當時周國已經很強大了,天子帝乙為了平穩天下就采用了聯姻的方式,這種方式是非常好的,所以取得了大的福祉。但是帝乙的兒子商紂王采用了敵對的方式,把西伯侯囚禁在羑里,這就兩相對立了。所以西伯侯出獄之后就想盡辦法推翻商紂王的統治,最后西伯侯的兒子姬發完成了這個使命,把商紂王滅了,建立了周朝。
“中以行愿”,心甘情愿地去做。帝乙聯姻是心甘情愿的,所以發自內心、誠心實意地來溝通,就會產生一種吉祥的局面。
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象》曰:城復于隍,其命亂也。
最后一爻上六爻的意思是,城墻倒在了護城河里,不能用軍隊去打,自己要減少政令法規,否則就有小小的災禍了。泰卦是好的,所以這里強調要求和、要溝通,不能打硬仗,否則就會“吝”,反而有災禍。
“城復于隍”是因為“其命亂也”,用城墻倒在了護城河里來比喻采用斗爭分裂的方式所帶來的惡果。這說明相互之間已經完全失去溝通了,誰都想發號施令,所以政令已經沒有用了,如果還這樣爭著發號施令反而會帶來不好的結果。所以一定要減少政令,相互之間不要再爭強好勝了,應該多溝通,這樣才能令行禁止。
泰卦告訴我們,化解矛盾最關鍵的方法就是溝通。泰卦爻辭的最后一個字“吝”,是指一種不好的現象,也就是到了否卦。否卦是不好的現象,但否卦爻辭的最后一個字卻是“喜”,這又是為什么呢?我們接下來就來講否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