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十三 同人卦——同民同德,會同和諧

同人卦是《易經》的第十三卦,在否卦之后。“否”是堵塞,堵塞之后就要會同,要將堵塞打通,達到和諧的局面。在離心離德的時候如何把人心凝聚起來,這就是同人卦要講的。同人之后要達到一種什么樣的境界呢?就是大同。大同這個詞出自《禮記》中的《禮運》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那怎么才能大同呢?就是要“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不僅要孝順自己的父母,愛護自己的孩子,還要推廣到別人,這就是大同。大同社會是一種高度公平、公正、太平、和諧的社會,莊子說大同是與天地萬物融合為一。那大同的最高境界怎么才能實現呢?首先就要同人,“人”就是指人心,也就是要同心同德。所以,《易經》第十三卦就是在講怎么使人心在堵塞、分裂的狀態下同心同德、合而為一。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在野外與別人會同,就會亨通。有利于渡過大江大河,有利于君子守持正道。為什么是在野外會同呢?其實是說要用廣闊無垠的心境與別人交往,與普天下的人會同,這樣才能達到大同的境界。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

“柔”,同人卦只有一根陰爻,是六二爻;“得位得中”,在下卦的中位,又是得位,意思是陰爻居陰位;“應乎乾”,又能順應上面的乾卦,乾卦就是天道,意思是能跟天道相適應就是同人。“同人于野”為什么“亨”呢?因為是“乾行也”,即按照天道運行。“文明以健”,同人卦上卦是天、下卦是火,叫天火同人,火代表光明,所以“文明”是指下面的離卦;“健”是指上面的乾卦,乾剛健,所以同人卦又文明又剛健。“中正而應”,中正指六二爻和九五爻,這兩根爻都中正,而且一陰一陽相互感應。“君子正也”,這就是君子所崇尚的正道,在這種狀態之下,肯定就大同了。“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只有君子才能通曉天下的志向,“天下之志”是天下老百姓的民心,能與民心相通,肯定就能得天下,天下也就成為大同世界了,這就叫“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如果按照“同人于野”的精神來治理天下的話,民心一定能跟你互相感應。這個卦實際上也是教我們怎樣打造人與人之間、領導與百姓之間親和、和諧的關系。

《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天與火,同人”,同人卦上面是天、下面是火,火是光明的,天下一片光明,這就是天跟火在一起的同人景象。下面的離卦不僅代表火,也代表日,天下陽光普照,所以人是非常溫暖的。天和火的屬性是相同的,天是往上的,火也是往上的,都屬陽,是同類。

“君子”按照這個卦象“以類族辨物”。“類”是動詞,“類族”就是區分出族類;“辨”也是動詞,“辨物”就是辨別事物,這句話的意思是以類相聚、分辨事物。“類族辨物”這四個字實際上就是我們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也叫取象比類或者取類比象。我們思考問題是一類一類地來思考,同類的要相聚,“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這個卦象是天跟火、太陽這些同類的東西聚在一起,做君子也應該跟有同等志向、同樣價值取向的人聚集在一起,才能達到大同和諧的局面。所以同人卦就是告訴我們,怎么在看似形形色色的人中分辨出價值觀相同的人,然后把他們聚在一起,讓他們相互親和。

同人其實包括兩類人:第一類是本來就跟自己相同的人,第二類是那些和自己不同的人。怎么把這兩類人都團結起來達到和諧的局面呢?同人卦的六條爻辭分別就這兩類人來進行了說明。

初九,同人于門,無咎。

《象》曰:出門同人,又誰咎也。

剛出門口的時候就要跟別人會同,這樣就沒有遺憾。門口表示開始,就是說剛開始走入社會的時候就要有會同之心。中國文化是和合的文化,要求我們一生下來就要和合,所以中國人具有集體精神、群體意識,和合的力量是非常大的,這是從一開始就要具備的價值觀。

“又誰咎也”就是“又咎誰也”,要是一開始就有和合的價值觀,別人怎么會責怪你呢。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宗”是跟自己同宗族的人,也就是志向一致的人,跟他們的會同是“吝”,是有小遺憾、小災禍的。六二爻是同人卦里唯一的陰爻,是陰性事物,所以比較狹隘、小氣。只跟同宗族的人會同,這種會同是小同,不是大同,所以就會有小災禍、小遺憾。

“吝道”,是由于氣量太小了。對于跟自己相同的人會同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不能局限于跟自己相同的人會同,那是沒有生命力的,所以要跟不同的人會同。六二爻就是告訴我們要打開心胸、胸懷廣闊,走出狹隘的宗族主義、宗派主義,要有會同天下的抱負和胸襟。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象》曰:伏戎于莽,敵剛也。三歲不興,安行也。

軍隊潛伏在草叢里面,升到高山上去察看,三年都不能興兵作戰。這是說對于不同的人的會同,雖然一開始也有進攻的意向,但是最后發現還是不能打,對自己不服的人也不能打。

為什么不能打?因為“敵剛也”,敵人太剛強了。為什么“三歲不興”,三年內都不能打?“安行也”,是為了創造平安的局面,這就是和同。對于強大的敵人,我們不能打,要想辦法和同,這時候要用以柔克剛的方法,不能以剛對剛。九三爻是下卦到頭了,如果把上面當作敵人的話,九三爻上面全是陽爻,一根爻對三根爻,力量當然是不足的,所以這時不能用攻打去會合,而要以柔克剛去會合。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義弗克也。其吉,則困而反則也。

“乘”是占領,“墉”是城墻,占領了城墻,還是不能去攻打,這是吉的。九三爻和九四爻都是講對于跟自己不是同類的人怎么會同。九三爻是說面對強大的敵人,要退讓,不能打;而九四爻是力量夠了,勢力已經很強大了,已經占領城墻了,也就是說已經到了上卦,是上卦的第一爻,但還是不要去打。

《象傳》解釋了九四爻為什么力量夠了還是不要去打,因為“義弗克也”,按照道義是不應該去打的。“其吉”,為什么吉呢?“則困而反則也”,對方在自己強大的攻勢下已經感到窘迫,那就要讓他迷途知返,讓他回到會同的正道上來,這時不能再施加強大的力量,而要用懷柔的方法,用道義的力量。“反則”的“則”是法則,“反則”就是返回正道。

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后笑,大師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師相遇,言相克也。

九五爻是同人卦的關鍵之爻,也是和同、會同的最佳時空點。“先號咷而后笑”,先號啕大哭,然后大笑。“大師克相遇”,“大師”是大部隊,最終勝利會師。為什么先號啕大哭而后大笑呢?實際上是為攻打而大哭,為和同而大笑,先是攻打,克敵制勝了,然后還要會同才能大笑。用武力打敗了敵人,是破壞了和諧會同的局面,不僅別人會哭,我們自己也會傷心大哭。

“以中直也”,用又中又正的品德來跟別人會同,自己的能力和品德都很優秀,又居尊位,這時要登高一呼,讓敵人來響應。意思是不能光用武力征服敵人,還要用中正的品德安撫敵人,讓敵人從心里降服、信服,這樣才可以達到和諧的局面,才可以開懷大笑。

上九,同人于郊,無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同人于郊,無悔”,在荒遠的郊外與別人會同,不會后悔。同人卦第一根爻是“同人于門”,第二根爻是“同人于宗”,最后一根爻是“同人于郊”,先是門口,然后是同宗族的人,再然后是郊外,而卦辭是“同人于野”,野外比郊外更遠一些。所以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逐步擴大的過程:會同的開始是“同人于門,無咎”,最后是“同人于郊,無悔”,只有去同人,才能無悔無咎。同時,這個過程的距離越來越遠,從近處開始會同,然后逐漸擴大,擴大到郊外,擴大到整個野外,也是說自己的心胸要越來越寬廣,這樣才能無怨無悔。

同人卦從兩個方面來講怎么會同。第一是與同類的人會同,不能局限于跟自己同宗的人在一起。第二是與不同的人會同:如果對方強大,就要以柔去會同;如果自己強大,也不能乘勝追擊,而要安撫對方,最終要以自己中正的品德、寬廣的胸懷來把對手變成自己可以會同的人。從會同的過程上來說:要從小到大、從近到遠,我們的心胸要越來越寬廣,這樣就會“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安县| 兰州市| 盘锦市| 枞阳县| 青阳县| 富源县| 读书| 开平市| 肥乡县| 高淳县| 游戏| 文化| 万源市| 潮州市| 石渠县| 广南县| 万山特区| 民丰县| 潍坊市| 淮阳县| 涟源市| 吉林省| 那曲县| 楚雄市| 堆龙德庆县| 灌阳县| 札达县| 甘孜县| 遵义市| 高安市| 永胜县| 辰溪县| 平利县| 睢宁县| 黔西县| 富源县| 濮阳市| 永宁县| 林州市| 固原市| 防城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