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訟卦——慎爭戒訟,化解矛盾
訟卦是《易經》的第六卦,經過了前面第五個階段的需卦之后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爭訟。需卦是等待,等待的結果為什么是爭訟呢?我們可以從卦象上看,需卦下面是天,上面是水,就是水在天上還沒有下下來,是等待的時候。到了訟卦就變成上面是天,下面是水,也就是水落下來了。但是水剛落下來的時候量很少,所以下面的人就要搶,這個局面就好像一個爭訟的局面。我們再看訟卦上面的天是怎么運行的?天上的太陽、月亮都是從東向西運行的;而下面的水是怎么運行的?在中華大地上的水基本上都是從西往東流的。天和水的運行方向恰好相反,互相背離了,這就構成了爭訟的局面。但是要注意訟卦不是教我們怎樣去爭訟、去爭搶,而是教我們如何停止爭訟、停止爭搶。
訟,有孚窒惕,中吉,終兇。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需卦的開頭是“需,有孚,光亨”,訟卦和需卦的卦辭都有“有孚”兩個字,可見“孚”字很重要。“孚”就是一顆誠心、一顆堅韌不拔的心或者一顆正心,只要“有孚”,往往都是吉的。所以《易經》其實是講洗心、修心的,《易經·系辭傳》有句話說《易經》是“圣人以此洗心”,也就是圣人用《易經》把自己的心洗干凈。“窒惕”就是恐懼,要恐懼、要警惕,因為爭訟是一件令人恐懼的事情,對此我們要懷有一顆正心,同時保持一顆恐懼的心。“中吉,終兇”,中間是吉的,但是最后的結果是兇險的,如果老是去抗爭、爭訟,一開頭是吉的,但是最終都是兇險的,這就教育我們不要去爭訟。“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有利于出現一個大人,或者有利于做一個大人,真正的大人是不去抗爭的,尤其不會跟天抗爭,如果你去抗爭就“不利于涉大川”,不利于渡過大江大河,爭訟就好比是一次渡河、渡過天險,稍有不慎就會帶來傷害,所以孔子說:“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意思是說我自己在審理訴訟和斷案方面和別人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我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必也使無訟乎!”我盡量讓大家不發生訴訟。打官司、爭訟自古以來就是勞民傷財的事情,所以盡量不要讓它發生,這就是訟卦的主旨。
《彖》曰:訟,上剛下險,險而健,訟。訟,有孚窒惕,中吉,剛來而得中也。終兇,訟不可成也。利見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淵也。
訟卦上面的乾卦是剛健的,下面的坎卦是危險的,所以叫“上剛下險,險而健”。危險遇到剛健就會爭訟,也就是天和水相遇就會爭訟:天是從東向西運行,水是從西向東流,這兩個相互違背,所以就爭訟了。為什么中間吉呢?“剛來而得中也”,中間吉是由于剛爻居中位,中位是一個卦的第二位和第五位。訟卦的第二位和第五位都是剛爻,所以是吉的。為什么終究是兇的呢?“訟不可成也”,老是訴訟或者打官司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最終是兇險的。“利見大人,尚中正也”,為什么能“利見大人”呢?因為九五爻又中又正。“不利涉大川,入于淵也”,最后會掉到深淵里去,因為下面的坎卦既代表水又代表深淵。這就是《彖傳》對卦辭的解釋。
《象》曰:天與水違行,訟。君子以作事謀始。
訟卦上面是天,下面是水,上下相背而行。君子看到這樣的形象應該“作事謀始”,做任何事情在開始的時候就要善于謀劃。謀劃什么呢?就是不能和天道相違,做任何事情的開始也叫起心動念,非常重要。不要跟天道相背,違背天道天理的事情千萬不能去做,做了最終肯定是兇的。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
《象》曰:不永所事,訟不可長也。雖小有言,其辯明也。
剛開始的時候,不要長時間地糾纏爭訟這件事,要少說話,終究是吉的。一開始打官司,難免要說話,會有一些口舌是非,但還是要少說話。說的話要符合真理,也就是天道,一開始就要跟天道相順,不要跟天道相違,只有這樣最終才是吉的。
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
《象》曰:不克訟,歸逋,竄也。自下訟上,患至掇也。
“克”是能夠的意思,“不克訟”意思是不能去爭訟。到了九二爻這第二個階段,是陽爻居陰位、中位,所以要按照中正之道做事,不要去爭了。“歸而逋”,要與世無爭地歸隱,“逋”就是逃跑、逃亡,意思是不要去爭,要歸隱。“其邑人三百戶,無眚”,城堡中有三百戶人家,沒有“眚”。“眚”字上面一個“生”,下面一個“目”,原義是眼睛瞎了,在這里指災禍,“無眚”就是沒有災禍,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你要盡力避免爭訟、打官司,要考慮到你的一個不合適的舉動、行為,很可能會連累很多人(“三百戶”非實指),所以你現在要歸隱,歸隱之后這些人就可以免于遭殃。
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無成。
《象》曰:食舊德,從上吉也。
第三根爻也就是第三個時空點。“食”是遵循,“舊德”是過去的德,“食舊德”是要遵循舊有的道德修養。“貞厲,終吉”,雖然有危險,但是終究是吉的。“或從王事,無成”,要跟隨大王去做事,沒有成就,但可以善終。坤卦里也有“或從王事,無成有終”,這個王就是上面的乾卦,乾卦就是大王。六三爻是下卦到頭了,它緊靠上面的乾卦,也就是大王、天,代表了正道、天道。所以,六三爻實際上就是在說不要與上面爭訟,要順從天道,這是一種舊有的美德,要遵循它。
九四,不克訟,復即命渝,安貞,吉。
《象》曰:復即命渝,安貞,不失也。
“復”是恢復,前面九二爻的“歸而逋”是說要歸隱,這里的“復”也是指要歸來、回過頭來。“命渝”,“渝”是改變,要安于正道、承認變化,改變爭訟,不要再去爭訟了,要服從天命。“安貞,吉”,安守正道是吉祥的。因為這個時候已經進入上卦了,第二個階段剛剛開始,正是處于強勢的時候,這時不要太逞強,要改變爭訟的念頭,安于正道,不要失去正位。
九五,訟,元吉。
《象》曰:訟元吉,以中正也。
九五爻這里教我們要去“訟”,在訟卦的六根爻里,唯獨九五爻說要“訟”,其他爻都說不要“訟”。為什么九五爻可以“訟”,并且是“元吉”的呢?因為九五本身就代表了天道,九五至尊,又中又正,而且訟卦的上卦又是乾卦,這就是說符合天道的事情可以去爭訟、據理力爭。只要行為上不太偏激,守住中道、正位,就可以“元吉”,“元”就是初心、本源。在九五爻這里去爭訟就能化解雙方的矛盾,雙方也不會受到損失,因為是按照天道來做的。
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
《象》曰:以訟受服,亦不足敬也。
最后一爻上九爻,說的是爭訟最后取得勝利了,就會被賜予腰帶。“鞶”下面是“革”,表示一種皮帶,“鞶”是一種帶玉的皮帶,象征尊貴的腰帶,因為打贏了官司受到獎賞,所以被賜予珍貴的腰帶。但是“終朝三褫之”,“終朝”代表一天,“褫”是剝奪,“三”代表多次,“終朝三褫之”就是一天之內腰帶會被多次剝奪掉。雖然被賜給了珍貴的腰帶,但是又會多次被奪回去。這是告誡我們在爭訟取得勝利的時候,千萬不能不依不饒,應該放人一馬,因為即使取得勝利受到獎賞了,也終究會失去這種獎賞,所以萬事不能做得太過,不失原則的前提下得饒人處且饒人。
通過爭訟使別人服從你,終究是得不到尊敬的,所以我們要以理服人。
訟卦教我們不要去爭訟,以及怎樣停止爭訟,我把它從下到上概括了一下:第一爻是不永訟,不要永遠去爭訟,一開始的時候不要說一定要把官司打下去,永遠在打官司,這不行;第二爻是不克訟,不能夠去爭訟,要歸隱,要想到還有眾人,還有親朋好友;第三爻是不與上訟,不要跟上面爭訟,因為第三爻靠近乾卦,不要跟上位的人打官司;第四爻是不克訟,不要去爭訟,要改變爭訟的念頭;第五爻是可以訟,要按照天道來爭訟,但是也不能太過,要守中、守正;最后一爻是不可久訟,不能長久地爭訟。
總的來說,訟卦告訴我們,要盡量避免矛盾激化,要按照天理化解矛盾,要“有孚”,保留誠心、恒心、中正之心,還要有警惕的心、恐懼的心;做事情不能得理不饒人,不要想持久地打官司,要“作事謀始”,開始的時候就不能與天道相違,這樣才能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