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其成講易經(jīng)
- 張其成
- 3226字
- 2020-12-11 18:17:41
五 需卦——保持耐心,善于等待
需卦是《易經(jīng)》的第五卦。事物經(jīng)過了先天后地,天地交合,產(chǎn)生了萬物,就是第三卦屯卦;這個時候事物太小了,懵懵懂懂,還是蒙昧的狀態(tài),所以要啟蒙、發(fā)蒙,就是第四卦蒙卦;啟蒙、發(fā)蒙之后就需要等待,就是第五卦需卦。
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個“需”字,上面是“雨”,下面是“而”。“而”在甲骨文里指人的胡子,意思是柔軟的,因為胡子是軟的、可以動的,所以“需”表示雨水溫和地落下來。下的不是滂沱大雨而是柔軟溫和的雨,“需”字也就代表所有柔軟溫和的事物。比如“儒”字就是從“需”字來的,后來又指人在沐浴雨水,所以儒家就是一些盡人事聽天命的人,也是一些掌握知識、為人們所需要的人;同時,儒家給人一種溫和的感覺,叫“即之也溫”。南懷瑾先生說儒家是糧食店,是人人所需要的,這是有道理的:所以需者,也是飲食之道,代表人們飲食的需求。
需卦的卦象是:下面是天,上面是雨,叫水天需。意思是水在天上還沒有下下來,烏云密布,所以我們要耐心地等待它降下來。需卦是到了人生的第五個階段,要耐心等待時機。
《易經(jīng)》有兩個卦是講怎樣實現(xiàn)夢想的,就是需卦和履卦。需卦教我們善于等待,不能以為有了夢想之后馬上就能實現(xiàn),這是不可能的;而履卦告訴我們還要腳踏實地地去做。所以需卦好比是仰望星空,履卦則是腳踏實地,這樣兩者相結合才可能實現(xiàn)夢想。
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有孚”的“孚”在《易經(jīng)》里出現(xiàn)的次數(shù)非常多,“孚”表示誠信、恒心、堅定不移的志向,“有孚”就是有了誠信、堅定不移的志向,就可以“光亨”。這種場景說的是天上烏云密布,雨水還在天上,本來是不光明的,但是我們的心要光明,在等待的時候要堅信能看到陽光,這樣才能亨通。“貞吉,利涉大川”,“貞”有堅貞的意思,也有正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堅守正道才可能獲得吉祥,有利于渡過大江大河。
需卦的卦辭告訴我們在等待的時候要注意兩點:一是“孚”,一是“光”。要看到光明的前景,而且要堅定自己的志向。
《彖》曰: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需”通“須”,“須”是等待的意思,因為“險在前也”,前方有危險,前方就是指上面的坎卦,因為是有危險的,所以要等待。我們講過,看一個卦要從下往上看,越靠下面越近,越靠上面越遠,所以這里的坎卦在前方、在遠方。這個時候要“剛健而不陷”,因為剛健所以不會陷下去,不會遇到危險或者說能夠渡過危險,所以“其義不困窮矣”。不會困窮,不會走投無路,這是指下面的乾卦,乾卦為剛健、自強不息。所以,我們在等待的時候,要有堅定不移的志向,要自強不息,不要怕遇到的艱險。
“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就是說你等待的這個事情必須要符合天道、符合自然規(guī)律。“以正中也”,又正又中指的是九五爻和九二爻,這兩根爻剛好在中位,第二根爻是下卦的中間,第五根爻是上卦的中間,表示要守正道。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九五爻,一般一個卦的第五爻都是比較重要的,決定這個卦的吉兇禍福。需卦的第五爻就是最重要的,這根爻是陽爻,五又是陽位(一三五為陽位,二四六為陰位),“正”就是陽爻處在陽位上,它是又中又正的,同時又走正道,所以一定能渡過艱難險阻,肯定會成功。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云上于天”是云在天的上面,這個“云”是指水。烏云密布,到一定程度會降下來,成為雨水,這就構成了“需”的形象。“君子以飲食宴樂”,做君子就要按照這個卦象來飲食宴樂,因為這個時候雨水還沒降下來,我們要耐心等待,怎么做呢?就要“飲食宴樂”,“飲食”是說這個時候要去吃東西,不要急著做事情,要等待時機,吃東西在這里比喻養(yǎng)精蓄銳;“宴樂”,宴會歡樂,但并不是指我們在等待的時候大吃大喝、沉湎于酒色,而是指心態(tài)要平和,“樂”是平和的快樂,不是尋歡作樂。
六根爻,也就是六個時空點,除了最后一根爻沒有“需”字,其他五根爻都有“需”字,從下往上“需于郊”“需于沙”“需于泥”“需于血”“需于酒食”,最后一根爻雖然沒有“需”,但是它說“入于穴”,其實就是“需于穴”,這是講在六個不同的時間、空間里等待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情況。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無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難行也。利用恒,無咎,未失常也。
剛開始是在郊外等待,位置比較遠,所以需要等待的時間要長一些,這個時候要“利用恒”,保持一顆恒常的心,這非常重要,這樣的話就可以沒有災禍。在等待的第一個階段,強調(diào)了開始的時候要有恒心,不急不躁,心中要鎮(zhèn)靜,不要一開始就去冒險。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雖小有言,以終吉也。
在沙灘上等待的時候要少說話,這樣終究會吉。和第一個階段初九爻相比,這是一個從遠到近的過程,先在郊外然后到沙灘,沙灘就慢慢接近水了,這個時候離危險也就不太遠了,所以這時要少說話,言多必失,要堅持到底。《易經(jīng)》里經(jīng)常說“小有言”,一般就是指要少說話,這樣往往是吉的。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災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也。
九三爻是在泥湯中等待了,會招來強寇。這還是從遠到近的過程,先是在郊外,然后在沙灘,然后在泥湯,這時更接近水了。作為下卦的最上爻,代表第一個階段到頭了,乾卦快走完了,馬上要進入坎卦,更加兇險了,會招來一些強寇,所以要謹慎。
《象傳》解釋說“敬慎不敗”,是指要有敬畏心、加倍謹慎,這樣可以避免災禍,不會失敗。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順以聽也。
六四爻這個時候就已經(jīng)進入坎卦了,這是一個危險的境地,所以用血來比喻,血泊和水都屬于一類事物,這就更加危險。進入到危險的境地要怎么做呢?要“出自穴”。
從洞穴里想辦法逃脫出來,要怎樣逃脫呢?《象傳》解釋說“順以聽也”,要順從并且要聽命。順從的是上面的九五爻,九五爻代表了一個守中道的剛健之人,所以在第四個時空點一定要聽命于這個中正之人,這樣可以避免危險。聽命于時事和中道,也就是順應天道。
九五,需于酒食,貞吉。
《象》曰:酒食貞吉,以中正也。
九五爻是最好的爻了,又中又正,代表符合天道的人可以在酒席的美食中等待,是“貞吉”的,守正道就能吉祥。前面講過“酒食”不是沉湎于酒食,而是指在危險中要“宴樂”,要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所以“酒食”在這里指養(yǎng)精蓄銳,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并且要守正道,這樣就可以吉祥,可以等到你真正所需要的東西,也就是你的夢想。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象》曰: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穴”是洞,這個時候掉到洞穴里去了,可能“有不速之客三人來”,“不速之客”后來成了一個成語。“速”是邀請的意思,“不速之客”就是沒有邀請他,卻自己來了的人。有三個“不速之客”,這個時候如果恭敬地對待他們,終究會吉祥。“入于穴”也可以理解為“需于穴”,在洞穴中等待,你會等到一個出乎意料的情況。三個不請自來的人是指下卦的三根陽爻,也就是乾卦。這個時候你會等到一個符合天道、符合正道的人出現(xiàn),或者是等來這樣的事情,你敬畏他、敬畏天道終究是會吉的,所以等待的結果是非常好的。
需卦講的是事物剛剛發(fā)生的時候,經(jīng)過屯卦、蒙卦之后,你要有耐心、要等待,等待是一個從遠到近、從下到上的過程。等待的時候首先要有耐心、有恒心、有光明心,然后會逐漸接近危險,這時說話要謹慎,要少說話、要冷靜、要善于思考、要恭敬,像二爻、三爻都是這樣的,四爻也是,四爻都在血泊當中了,但是照樣要不急不躁,聽從天命,不要抗拒天理,然后到九五爻等待到正道了,但是到最后上九爻還是要敬畏天道,非常好的結果也就是“不速之客”自然而然就會到來。這是告訴我們在等待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耐心,保持堅忍不拔的正心正念,保持恒心;其次是不要害怕艱難險阻,在任何時候都要守持正道,保持冷靜,保持一顆恭敬心。所以等待實際上是一種人生智慧,現(xiàn)在的人都太急躁了,做什么事情都想一夜成功,這樣耐心不夠往往會導致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