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國際商法的淵源
一、國際商法淵源的概念
國際商法的淵源是指國際商法賴以產生和發展的依據及其表現形式。一般認為,其淵源包括三種形式:國際(商事)條約、國際(商事)慣例及各國的相關立法。
二、國際商法的淵源
(一)國際(商事)條約
國際商法的主要淵源之一就是各國締結的有關國際商業與貿易的條約或公約。這類條約或公約的締約主體是國家或類似于國家的政治實體,國家與自然人、法人及其他實體間就商事活動達成的協議。
作為國際商法淵源的國際條約主要包括兩類:一是國際商事公約,二是含有商事條款的一般國際條約。從數量上來看,以前者為主,其內容廣泛且通常參加方較為普遍,包括國際商事實體法、國際商事程序法以及國際商事沖突法。
資料卡1.1
作為國際商法淵源的主要國際公約
1.調整國際貨物買賣關系的國際公約
1964年《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成立統一法公約》
1964年《國際貨物買賣統一法公約》
1974年《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時效期期限公約》
1980年《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銷售合同公約》
1985年《國際貨物買賣合同適用法律公約》
2.調整國際貨物運輸關系的國際公約
1924年《統一提單的若干法律規則的國際公約》(海牙規則)
1968年《關于修改統一提單的若干法律規則的國際公約的議定書》(維斯比規則)
1978年《聯合國海上貨物運輸公約》(漢堡規則)
1929年《統一國際航空運輸某些規則的公約》(華沙公約)
1955年《海牙議定書》
1980年《聯合國國際貨物多時聯運公約》
3.調整國際貿易支付的國際公約
1930年《日內瓦統一匯票本票法公約》
1931年《日內瓦統一支票法公約》
1987年《聯合國國際匯票和國際本票公約》
4.調整產品責任的國際公約
1977年《關于產品責任的法律適用公約》
5.調整代理關系的國際公約
1983年《國際貨物銷售代理公約》
6.調整知識產權的國際公約
1883年《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
1886年《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
1891年《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
1952年《世界版權公約》
1970年《專利合作條約》
1994年《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
1996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
7.調整商事爭議的國際公約
1923年《日內瓦仲裁條款協定書》
1927年《關于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公約》
1958年《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
1985年《國際商事仲裁示范法》
(二)國際商事慣例
國際商事慣例是在國際交往中經過反復使用逐漸形成的,并為各國普遍承認和遵守的交易行為規范。值得一提的是,國際商事慣例最初是以不成文的形式出現,但現在許多重要的國際商事慣例已經由一些國際組織編纂成文,為交往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與國際條約不同的是,國際商事慣例不當然具有法律約束力,國際商事交易當事人可以依據“意思自治”原則全部或部分地選擇適用。但是,當事人一經選擇適用,則構成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的法律規范,受訴法院或仲裁機構可據此解釋當事人之間的合同,或作為解決其糾紛的準據法。
資料卡1.2
作為國際商法淵源的主要國際商事慣例

(三)關于國際商事交易的國內法規范
由于國際商事交往關系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以及相關國際條約和慣例的滯后性,僅憑現有的國際條約和慣例仍不足以滿足實踐中的需求,在處理某些國際商事糾紛時,還需借助法律沖突規則的指引,適用有關國家的國內法加以解決。可以說,各國有關商事交易的國內法是國際商法在國際法淵源方面的重要補充。
資料卡1.3
我國頒布的主要商事法律規范

溫故知新
下列選項中屬于國際商法淵源的有( )。
A.各國締結的有關國際商業與貿易的條約或公約是國際商法的重要淵源
B.國際商事慣例雖然不具有強制的法律效力,但也是國際商法的淵源之一
C.各國有關商事的國內立法是國際商法淵源的一個重要補充
D.法院的商事判例
【參考答案】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