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路花語
- 李清富
- 612字
- 2021-02-22 15:08:05
1.沒有課本的課
1986年8月12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中師畢業的我被分配工作了。拿著文教局(現為教育體育局)開具的介紹信,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舊城。8月28日早上,我們5個同學參加了區文化教育辦公室(簡稱“教辦室”)的分工安排會議,曾經在學校擔任實習組長的我,被分到了當時最邊遠偏僻的龍馬村寨頭小學,而且擔任學校負責人。
是父親幫我背著行李送我到學校的。全校有學生二百多人,7個班,加我一共8個教師,包括2名公辦教師、2名民辦教師、4名代課教師,其中一位年長的民辦教師負責修建教室。因為我是學校負責人,所以我的到來是不受人歡迎的(早到的公辦教師已有5年教齡)。
除了負責修建教室的民辦教師,其他6名教師一人一個班,還剩一年級沒有人帶,我自然就是一年級班主任了。
由于學校離區政府有三個多小時的路程,學生的書都是由各班班主任到教辦室領取后背回學校的。學校的其他6個班都是有經驗的班主任,他們的課本自然早已領回發到學生手中,只有一年級的課本還沒有領取發放。我請負責修建的民辦教師幫我找了一套一年級的舊課本,領著50個一年級的孩子,便開始了我的教學生涯。
星期天早上,我趕到區教辦室領取課本,得知課本早已發完。沒有辦法,我只好托教辦室管發書的老師一定要幫忙弄到書。一連幾個星期天,我都往教辦室跑,但總是空手而歸。再后來,我只好找到管文教的副區長反映了學生沒有課本的問題。
無奈之余,只有在黑板上抄一課教一課。就這樣,學生沒有課本的課,我一直上了8個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