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器具閣
- 仙佛難為
- 朱大華
- 6145字
- 2020-11-17 13:17:28
“噼里啪啦——”
吳云是被新年初一辰時的鞭炮聲吵醒,昨天他從閣樓頂下來,昏昏噩噩,不知方向,直接倒在床上睡著了。沒有冥想,很久不曾睡覺,這次睡得豬頭一般。
“哈——”連打三四個哈欠,睡意朦朧。舀起一瓢冷水洗面,頓時清醒。
正待穿上新衣裳,響起了敲門聲。
“阿云,大懶蟲,快起床吃早飯了。”門外傳來蕭雪凝的聲音。
然后,門“吱呀”一聲被打開了。
吳云驚慌,他一直是裸.睡的,趕緊先穿上內衣。
“你怎么沒鎖門啊?”蕭雪凝闖進來問道。
“可能昨天忘記了。”
蕭雪凝隨手拿起新年衣服,輕擁著吳云的身子,幫他穿戴衣服。
清香縷縷,一如既往的好聞,吳云臉蛋一紅,小聲道:“姐,我自己會穿。”
“幫你穿快點啦,娘在等你過去呢。”蕭雪凝給吳云整了整衣襟,催促道。
蕭家莊內,門窗長廊,都是貼上了紅紙剪字福,寓意著新年好福氣。
飯桌上,吳云吃了一個窩窩頭,喝完最后一口烏雞湯,似乎是昨天晚宴吃得太飽,今天早飯也沒什么胃口。
單芳倩從內屋里走出,拿著兩個紅色錦布小袋,一個給蕭雪凝,一個遞給吳云。
吳云正要接過紅布小袋,卻被蕭雪凝一把搶走了。
“姐,那是我的。”吳云急聲叫道。
蕭雪凝狡黠一笑:“阿云,你那么小,錢先放姐這里。姐先給你存起來,以后你娶媳婦用啊。”
“我……我還小?”吳云是斷然不相信這個姐姐的,忙撲過去,要搶回自己的那一份壓歲錢。
看見兩個孩子打鬧在一起,單芳倩笑了笑,說道:“好了,別鬧了。大年初一的,你們姐弟去街上逛逛吧,不過可不要亂花錢,買些自己有用的東西。”
“呀。”蕭雪凝被吳云撓了癢癢,吳云終于搶回了壓歲錢。
奪門跑出,吳云回頭對干娘說道:“娘,我去玩了。”
“阿云,你別跑。”蕭雪凝追了出去。
一跑出東院,吳云就停了下來,等蕭雪凝追上。
蕭雪凝慢慢走了過來,一臉壞笑:“阿云,娘給了你多少啊?”
“嗯,我看看。”吳云離開蕭雪凝幾步,躲到一邊打開紅布小袋查看。
“切,我又不搶你的。”蕭雪凝鄙夷道。
“娘給了我十兩銀子。”吳云數了一下說道。
“走,買東西去。”蕭雪凝興奮拉起吳云的手,新年初一,街上最是熱鬧。
吳云卻是沒動,掙開了蕭雪凝的手:“姐,我有點事情,想自己一個人去。”他不想讓蕭雪凝知道自己還沒有給小杰買禮物。
蕭雪凝一征,眼中閃過一絲落寞,仍是笑道:“那你自己去吧。我找梔萱一塊。對了,新年初一街上小偷很多,注意別被偷了錢袋。”
“嗯。”吳云輕輕應道,低頭獨自離開。
東院拐角處,蕭雪凝轉身回頭,望著吳云遠去,那背影,有著同樣的孤獨與落寞,她美目漣漪,泛起光彩,又暗淡了,她輕輕自語:“阿云,我們都長大了………”
綿林城,紹豐街。
繁華的街道兩邊,店鋪一個緊挨一個,開滿了整條街道。
各式各樣的商品應有盡有,店鋪伙計把貨物都放在店鋪門前,大聲吆喝:
“陳年老壇,十年醉花香,二十年女兒紅。恩謝新皇大赦天下,本店美酒,初一全部八折價,八折價。”
“吾皇隆恩,天下太平,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新年初一,本店出五斗送一斗,貨糧有限,速從速購啊。”
街道上人頭攢動,人們紛紛施財寬手購買。看著老百姓臉上開心幸福的笑容,吳云也被感染發出會心微笑,想起三書四經上所說:“得民心者,可得天下,安民心者,則安天下。”
吳云在蕭家莊的這五年,大明皇朝發生了兩件更天變地的大事。
第一件事,就是五年前,宣泰二七年三月春,東襄東陽王陳晟,發動了震驚朝野的白鷺江之變。
東陽王舉兵百萬,橫渡白鷺江,打著“皇天不待,后土已負。代天伐帝,拯救蒼生。”的口號,直擊中州炎京。
同年四月,中州奉中王李甫,領兵百萬,討伐反國逆賊,交戰于慶平嶺原,五日五夜激戰,國軍戰敗,奉中王李甫戰死鳳鳴山。
慶平嶺原一戰后,叛軍已達一百六十萬之眾,進軍中州,即將兵臨城下。
炎城皇庭告急,南廣靖南王吳德宏,不得已調動沙壑關三十萬鐵甲,五十萬騎兵,趕回中州救駕,在虎岔丘大敗叛軍,正要乘勝追擊,卻不料,南廣沙壑關被破,元蒙大軍乘勢攻來,南廣三十二城,淪陷二十七城。
大明內亂未平,又外敵強襲,滿朝文武,驚懼之極,全國上下,民心惶恐不安,大明江山,不是落入叛軍陳晟之手,就是葬送于元蒙外族。
六月夏,炎京皇庭,圣皇在上,靖南王二子吳霖榮自請受命:“南廣雖已淪陷二十七城,但百姓仍為我大明子民,民心仍在,江山仍為我大明江山。準陛下賜臣十萬將兵,臣必以十萬之兵,南廣余之五城,收復整片南廣。”
紛亂兵戎,戰火之際,天降英雄,保家衛國。
十月秋收,肅俞侯吳霖榮,以南廣殘余五城,向二十七城展開棋羅包圍之計。逐一擊破元蒙大軍,攻下城池,以城為據,步步為營,從十萬之軍,壯大成百萬雄師,殲敵三十萬余,擊退元蒙大軍,重新收復南廣。
前線捷報,皇上龍顏大悅,再封吳霖榮為嘉凌王,受命與靖南王一同剿滅東襄叛軍。
次年一月寒冬,嘉凌王和靖南王兩面夾擊陳晟叛軍,在滄江之偶,賊王陳晟無處可逃,伏誅而死,血染滄江。
吳門出雙王,說得便是吳氏一族,同時有兩個異姓王,兩次收復南廣,戰功之大,留名史冊。
“那靖南王,嘉凌王,也都是姓吳,”吳云想著,笑著搖了搖頭:“此吳非彼吳,同是姓吳,區別可真大。”
第二件事,便是兩年前,宣泰皇帝病危駕崩,其三皇子新登大寶,登基即位,改年號為崇德,同時大赦天下,免賦三年,戰亂之后,讓人民休養生息。
“這個皇帝應該是個好皇帝吧。”吳云如是想著,來到一家店鋪前。
吳云正要進去,又停下了,“這家藥鋪是蕭家所開,我拿草藥到這里換,那管事非但不會多給我錢,知道我是蕭家義子,反而會少算我銀兩。蕭家也沒有規定我采了藥草,必須到蕭家藥鋪交換。”
吳云如此一想,便不進蕭家藥鋪了,走走看看,他在一家店門大開的藥鋪前停下,這家藥鋪與蕭家的規模差不多,也是四大間屋房,是個大藥鋪,不過這家的顧客少了許多。
一進藥鋪,刺鼻的藥味嗆入吳云的嘴鼻,皺眉又吸了幾口,稍微習慣了一些。
“客官可是要抓藥?”柜臺后一個伙計問道。
“不,我來賣草藥。”
“請進左間藥屋。”
吳云拐左進入藥屋,頓時更濃烈的藥味嗆來,里面一個文衫男子,一手拿著一本厚厚的藥書,一手抓著一把藥草,認真對比觀看。
“咳咳”吳云被嗆得小咳幾下。
“你是要賣藥還是換藥?”文衫男子頭也不抬的問道。
“賣藥。”
男子又看了幾眼藥書,這才走過來接過吳云的小背包。
“五株新生垂芽青,一兩。十根連體冬石葵,一兩。”男子拿出紅蘇苓的時候多看了一下:“三年份紅蘇苓,六兩。”
“這可是三年份的紅蘇苓,才六兩?”那十根冬石葵被說成一兩也就算了,但這紅蘇苓,吳云可是為了它在內林死里逃生,居然只值六兩?
“三年份的而已,我們店鋪中五年份的也有不少。嫌少你就去別處。”文衫男子干脆說道。
吳云皺眉思考要不要去其他家看一下,但這家藥鋪開這個價,想必其他家應該也差不了多少。
只是去了一趟內林,死里逃生,居然只賺了八兩,吳云心中著實有些不甘。
“賣了賣了。”吳云心疼說道,他現在很后悔沒有把那只大老虎扛回來,那可是只白色大老虎,怕是可以賣一百兩白銀。
可是吳云也不想想,那大虎足足有五百多斤,豈是他一個內力六勁可以扛出來的?
“那你在這里稍等,我去給你換錢。”男子拿走吳云的藥草說道。
“行。”吳云也不怕他會拿了藥草不給錢,畢竟值不了多少錢的藥草,沒必要砸自己店鋪招牌。
徐元拿走藥草走進后屋,從錢箱里取出八兩白銀,并在旁邊的賬本記錄幾下。
“徐元,有什么好貨色嗎?”一個身寬體胖的男人過來問道
聽得此聲,徐元恭聲道:“二爺,只是些普通小貨色,入不了你的眼。”
“有塊紅蘇苓,”二爺拿起那塊紅蘇苓,掂量一下,臉上泛起笑意,對著徐元笑道:“這回你是看走眼了,這可是紅蘇苓王。”
徐元一驚,趕忙拿過那塊黃莖,用指甲剝去少許外皮,露出了里面深紅的莖肉。他老臉一紅:“真是紅蘇苓王,我以為那一個少年,怎會有紅蘇苓王。”
“哦?是一個少年來賣的?”二爺問道。
“是,看著不過十六歲,穿著繡絲裳衣,不知是哪個家族的子弟。”
二爺思索一下,吩咐道:“你且先去問他,是否自己采挖,再問何處挖得,他若說是北望森林挖得,就取十兩黃金給他,若說的別處,那就給他八兩銀子。”
藥屋里,吳云聞藥味聞得難受,但又不能離去,他等了好一會,那人才走出來,卻沒給銀子,而是一臉笑容的問道:“小兄弟,那紅蘇苓可是你自己挖得?”
“是。”吳云心中暗道,是不是我自己挖得與你何干。
徐元又笑瞇瞇問道:“是在何處挖得?”
“北望森林,怎么了?”
“小兄弟,請再等一下。”
吳云皺眉,這人怎是如此麻煩,下次不來此家了。
很快,徐元拿著一個棕色小錢袋回來,交給吳云。
打開一看,里面金光閃閃,吳云嚇了一跳:“你是不是拿錯了?這里面是金子。”
徐元笑道:“這正是你的。小兄弟,你挖得那是紅蘇苓王,值這個價。”
“紅蘇苓王?”
“對。三年份的紅蘇苓王可賣五兩黃金,這里面有五兩黃金。其余五兩黃金,是今天新年初一,作為新年禮金送給小兄弟,希望小兄弟以后在北望內林采集到藥草,還請來我店換賣,價格肯定讓你滿意。”
“好,好。”吳云連忙應道,走出藥鋪,感覺還是有點不敢相信,再次打開棕布錢袋一看,金光閃閃,是十兩黃金。
本來還說八兩銀子,一下子就變成了十兩黃金了。嘖嘖嘖,自己這運氣,好到爆啊。
乖乖,十兩黃金啊,就是一百兩白銀,吳云從未握有如此巨款。
“那人還送我五兩黃金,只是想讓我以后去他家藥鋪換賣草藥。”吳云還有疑惑,這也太大方了。
“管他呢,錢到了我手里,可別想拿回去。”吳云把這一袋黃金深藏到內衣口袋里,生怕掉了。
走著走著,行人變得稀少,吳云一看,自己不知不覺間,來到了一扇獅面紅黃鐵門前,鐵門敞開,卻少有顧客進出,那高大門檐上,還插了一面迎風飄揚的黃旗。
“這……這里是器具閣。”吳云看著那高大的閣樓,揣了揣懷里的十兩黃金,走進了器具閣。
器具閣一樓,地方和蕭家的筵席廳堂差不多大,細尖長刀,寬彎大刀,一字長劍,蛇形彎劍,黑木紅纓槍,絡木百步弓……
刀劍槍弓,各式兵器,一件件擺放于落兵臺上,發出冷冷寒光,像是走進了戰場,讓人心生膽怯。
這器具閣,其實就是官方明面上買賣兵器的武器店,只是名字改得好聽點。這些兵器,面向武者售賣,不賣給普通老百姓,而每賣出一件兵器,都要登記在冊,何人所買,買了何種兵器,家住何處等等信息。
大明皇朝律法,任何人不得私建兵廠,打造兵器,一旦發現,是為叛國死罪,輕則滿門抄斬,重則株連九族。
僅有的幾個鐵礦,也是掌握在皇室手中,想要買到正規的好刀劍,只能來這器具閣買。
“我得買把趁手的兵器。” 吳云一想起北望森林里的那條黑色巨蛇,心中就毛骨悚然,還是后怕不已,如果那時候他有一把鋒利短刀,定是刺進了那巨蛇的頭顱,哪還有后面驚險之事。
“這一樓都是一般兵器。”吳云轉轉看看,這些長槍長劍,價格都不貴,在十兩銀子左右,他那把短刀就是這里買的,現在鈍得只能拿來割草了。
“去二樓看看。”以前吳云沒錢,二樓想都不敢想,現在兜里有了十兩黃金,定要去二樓看看,買把趁手的好兵器。
二樓臺階入口,一個八尺壯漢站守,看見吳云過來,那壯漢擋住吳云去路,指了指一邊的一根粗麻繩,說道:“你能拉起,才能上二樓。”
“拉一根繩子?”吳云疑惑拾起繩子,才明白原來這繩子下掛了一重物,藏在樓板下。
右手繞一圈繩子,結握于手掌,使勁拉繩,那重物居然紋絲不動。
“我就不信我拉不動。”吳云口鼻大大吸氣,他一定要上二樓看看。
手臂肌肉收縮,青筋凸起,右手猛的一抬,繩子拉起三寸之多,響起重物撞樓板的聲音。
拉著一會,又輕輕把重物放落,吳云吐了口氣,拍了拍手上的臟灰,信步繞過壯漢,向二樓走去。
那壯漢一臉目瞪口呆站立,他說拉起那繩子,是用兩只手,而那少年,竟是單手就把兩百斤的石墩拉起了,這這……,難道那石墩斷裂了一半?壯漢懷疑的抓起繩子,也單用右手試拉,卻是死活也拉不動。
器具閣二樓。
二樓面積與一樓一樣大,但兵器少了很多,也不是隨意擺放在落兵臺上,而是如售賣珍寶一樣,用紅流砂布包裹,展放在獨立木柜上。
每把兵器的獨立木柜上,還有一塊木牌,吳云湊近一看,木牌上刻著兵器的名字,所用材料,出自何人鍛造,有何特殊之處。
眨了眨眼,再看清楚價格,吳云嚇得跳起:“五十兩……黃金。”
再看了幾個兵器:白牙刀,六十兩黃金,三環冰絕劍,五十兩黃金,刺尖九截鞭,七十兩黃金……
“都是黃金,不是白銀。”吳云看傻了,他的十兩金子,只夠買個刀柄。
“武高可要買何種兵器?”一個藍衣侍服的青年上前問道,他看吳云是個少年,思慮再三,還是敬稱了聲武高。
吳云見金額都是如此巨大,心虛不行,故作鎮靜道:“我先隨意看看。”
“那閣下請便。”藍衣小侍笑著退去,不再跟著吳云。
反正都來器具閣二樓了,看一遍不買飽飽眼福總是好的。
如此,吳云便轉悠起來。
在一個獨立木柜里,有一把寬直寶劍,劍鋒利銳,兩面劍刃寒光冷熠,劍脊用軒明體刻有兩個小字:冷殤。
“這把冷殤劍要一百兩黃金?”吳云乍舌搖頭,繼續轉悠。
墻角一處,一個特大的長直木柜橫放,占了很大面積,吳云好奇,走近一瞧。
里面臥放了一桿銀色長槍,燧(sui)銀槍身一丈二尺,上有精細木紋雕刻,槍纂(zuan)三寸有余,漆黑沉鐵,分叉四刃。
槍頭長一尺五寸,寬三寸,一點寒芒,凝于槍尖,亮銀如鏡。
槍頭,槍身,槍纂,還有一束流蘇紅纓系于槍頭,整柄長槍,似天工造物,渾然一體。
“好…好漂亮。”吳云看得怔怔發愣,完全被這桿銀色長槍吸引,不禁伸手摸去。
那糙細木紋,摩擦手指,帶來絲絲觸感。
吳云右手不由握住槍身,恰佳手感,與槍同合。這一刻,他突然覺得,持有此槍,他可挑天戰地,無所可懼,那黑色巨蛇,也要死在他一槍之下。
“銀光雷霆槍?”吳云看了一下木牌,撇了撇嘴:“名字倒是一般般。”
再一看價格,吳云咽了咽口水,不舍的把長槍放下。
“一百五十兩黃金,這槍值這個價錢。”吳云這次沒有嫌貴,“這槍出自公孫良之手,公孫良,公孫良,奇怪的名字。”他默念幾遍記下。
又看了幾眼那銀色長槍,吳云不舍的走開。
后面還有一張黑紅大弓,一把八環大彎刀,都看得吳云眼睛發光,欲欲拿起一試。
主要還是他囊中羞澀,不然要把所有兵器包下來,不過就是吳云敢買,這器具閣也不敢賣,買賣如此數量的精品武器,朝廷上頭肯定是要追查。
搖了搖頭,吳云已經興趣了了(liao),走過一排小型方木柜,其中一個小木柜里,有泥土懸空漂浮。
吳云奇異問道:“這是什么,可以漂浮?”
聽得吳云問話,藍衣小侍走過來答道:“這是浮泥磁沙,上是子泥,下是母沙。那泥土可捏塑任何形狀,黏性極好,用于塑造兵器泥胚。”
“哦?還有會漂浮的泥土?”
“這是東方大國流傳過來的,”侍者耐心說道:“東方鍛造技術比我們發達很多,那些鍛造大師先用這塑泥,捏造心中所想兵器,然后細改,最后才用實鐵鍛打兵器。”
吳云想了想,問道:“這個賣嗎?”
“這……”藍衣小侍略顯為難,這一排小型方木柜里的東西只是裝飾用的,轉了轉眼珠,說道:“武高稍候,讓我去問問掌柜。”
不一會兒,那小侍回來了,笑容滿面道:“掌柜說此物可賣。”
“怎么賣?”
“一斤一兩……黃金。”
吳云計算一下,闊氣一揮手:“給我稱三斤,打包帶走。”
似乎是看慣了百兩黃金的大金額,見過了大場面,這一次花了三兩黃金,吳云是一點都不心疼。
而那藍衣小侍,心中是樂開了花,其實他根本沒有去問掌柜,這浮泥磁沙在別處沒有賣,或許珍貴,但在器具閣,鍛造室里足足有一石(dan)呢。
“武高,您慢走。歡迎下次再來。”小侍把貨盒交給吳云,恭送吳云出去,心中那是一個美滋滋啊,還有人一兩黃金買一斤泥土的,哈哈哈。
注釋:一石等于一百斤,一丈是三點三米,十尺為一丈,一百寸為一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