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何:中華先賢人物故事匯【中宣部2022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
- 劉勃
- 515字
- 2020-11-29 10:04:00
導讀
蕭何(?-前193),西漢初年政治家,西漢開國功臣之一。蕭何是沛縣豐邑(今江蘇豐縣)人,早年任秦國沛縣縣吏,后來追隨劉邦起義。秦朝滅亡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文書、簿籍,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等信息,對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zhàn)爭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楚漢戰(zhàn)爭時,他留守關中,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后方,能夠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zhàn),對劉邦戰(zhàn)勝項羽,建立漢朝起到了重要作用。
漢高祖劉邦親口表彰的“漢初三杰”:韓信是戰(zhàn)必克攻必取的超卓名將,張良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天才謀士,相比之下,負責后勤補給的蕭何,顯得平淡許多。
但事實上,若沒有蕭何,別人的故事根本就沒有辦法上演。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后勤是軍隊戰(zhàn)斗力的根本保障;后勤組織能力,更是國家實力的體現(xiàn)。蕭何的統(tǒng)籌能力,是劉邦最終獲得勝利的重要依靠。他的表現(xiàn),也得到后世的極高評價。
蕭何還有極好的眼光,漢初名將韓信,就是因為他的全力舉薦,才成為劉邦的重要將領。
破咸陽后接收秦朝的律令、文書、簿籍,舉薦韓信,鎮(zhèn)撫關中三件事,被認為是蕭何的三件曠世之功。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他作為政治家的敏銳嗅覺和大局觀念,后世評價他是“三代以下名相,自漢以后無有能及者”,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