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何:中華先賢人物故事匯【中宣部2022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
- 劉勃
- 3788字
- 2020-11-29 10:04:01
基層小吏
公元前225年,沛縣。
這里地處中國南北交界,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在春秋戰國時期,歸屬權改變過多次。
六十多年前,這里是宋國的國土,但后來宋國被齊國滅了,楚國又從齊國手里奪得了這塊土地。
這些年,楚國的勢力發展得很快。三十多年前,楚國又把沛縣東北邊的鄰居,孔圣人的家鄉魯國也滅了。所以,現在沛縣也不算楚國的邊境地區了。
但是也有人說,楚國之所以如此擴張,其實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在西邊,楚國打不過秦國,國都不斷東遷。滅掉東邊的小國,一是為了補償西邊損失的土地,二來也有發泄一再敗于秦國的怨氣的意思。
沛縣人,只要是自詡消息靈通的人士,大都喜歡談論這些話題,但蕭何卻是一個例外。
這一年,蕭何已經三十多歲了,在縣廷當差,口碑很好。大家公認他辦事效率高,條理清楚。這些年戰事不斷,楚王不斷征發沛縣百姓打仗。對沛縣百姓來說,這無論如何都是災難,蕭何希望為百姓把災難降到最小。
今天是休沐日,即休息日。官吏每五天可以休一天,蕭何回到自己的老家豐邑。豐邑是隸屬于沛縣的一個鄉,也是重要的軍事據點,所以城墻修得很高。
料理完家中的一些瑣事,天已經黑下來了,蕭何打開一卷竹簡,開始閱讀。這時,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
蕭何皺皺眉頭,低聲問:“劉季?”
門外傳來笑聲:“你怎么知道是我?”
“進來罷,門一推就開。”

料理完家中的一些瑣事,天已經黑下來了。蕭何打開一卷竹簡,開始閱讀。
劉季快步走進來。他身材高大,臉上總是帶著肆無忌憚的神情。鼻子很高,頷下漂亮的胡子一看就是精心打理過的。其實他比蕭何小不了幾歲,但蕭何操心的事情多,鬢邊已經有了些白發,劉季看起來年輕很多。
劉季這個名字很隨意。家里最小的兒子叫季,劉季就是劉家老幺的意思。
劉季說:“我去魏國的外黃(今河南民權)混了,跟著大俠張耳,你是知道的。”
蕭何答道:“秦兵水淹大梁城,外黃自然跟著也陷落了,秦人懸賞張耳首級千金,你在魏國還怎么待得住?自然只有回來了。”
劉季一笑:“消息傳得真快啊!不過,就算你料到我回來了,又怎么知道是我敲門?”
蕭何說:“我在縣里大小也有點體面,把我的門敲得這么放肆的,也只有你。”
劉季大笑,有點不好意思。
蕭何問:“接下來的日子,你怎么打算?”
劉季說:“先混著罷,改日去縣城,拜會下王陵大哥。”
蕭何看著劉季說:“我勸你趕緊離開沛縣。”
劉季問:“怎么?”
蕭何說:“三日之內,征兵的公文就要到了。你這樣的青壯年,正好拉上戰場,去和秦兵開戰。”
劉季說:“開戰便開戰,怕他不成!”
蕭何問:“你在魏國,也見識過秦軍的戰法,你覺得咱們楚軍是秦軍的對手嗎?”
劉季猶豫了片刻說:“打不過也要跟他們打!”
蕭何說:“我們本不是楚國人,用不著為楚國送死。讓秦國一統天下,世道也就太平了。”
劉季注意到蕭何手里的竹簡:“這是什么東西?這……不像是咱們楚國的字。”
蕭何說:“這是商君之法,我估計,不出五年,我就要成為秦國的官吏了,預先做點功課。”他語氣里似乎有些蕭瑟,但隨即又很肯定地說:“秦兵上戰場,都如餓狼見肉,砍人首級,就是他們最大的樂趣。你若現在到軍中,十死一生。你最好趕緊離開,征兵時找不到劉季這個人,也沒人會奇怪。等沛縣變成秦國的地界時,你再回來太太平平做個普通百姓罷。”
劉季心里很感動,但臉上還是大大咧咧的神情:“蕭君,你對我倒好!”
蕭何淡淡地說:“我是有私心,想找個豪杰之士,將來追隨他罷了。”
劉季大笑:“你覺得我是嗎?”
蕭何說:“我蕭何不會走眼。別看張耳、王陵這些人現在風光,早晚他們都要在你面前俯首稱臣。”
不出蕭何所料,楚王的征兵令很快就到了,一批沛縣的青壯年被組織起來,奔赴西邊的秦楚邊界。很快,戰爭爆發了。起先,楚國大將項燕擊敗了秦將李信。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啟用王翦為將,率領六十萬秦軍進逼,戰爭變成了消耗戰,最后楚軍被拖垮,項燕兵敗自殺,秦軍乘勝攻占了楚國大片土地。
楚國滅亡之前,淮河以北的土地,當然也包括沛縣,實際上已經落入秦軍的控制了。但秦國并沒有立刻派遣官吏來這里,因為忙于戰事,根本顧不上,只是要求沛縣縣尹宣布向秦國投降而已。滅掉楚國后,秦國人還是沒怎么理會沛縣,因為它的兵鋒又迅速指向六國中殘存的最后一個國家——齊國。
這幾年,沛縣雖然已經屬于秦國,但生活倒沒有太大變化。蕭何和同僚們一起,依然忙著征集錢糧和士兵輸送到戰場去,只不過以前是為了楚國,現在換成了秦國而已。
一直到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前221),齊國也被消滅,天下終于一統。
秦王嬴政自以為道德功業勝過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于是改稱皇帝,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萬象更始,無數新舉措紛紛出臺,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天下采用郡縣制,不再有分封的諸侯國君,沛縣人的生活這才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楚國時,縣的長官稱縣尹,尊稱為縣公。沛縣的縣公長期由一家大貴族世襲。現在,秦始皇要把天下十二萬豪富遷徙到都城咸陽,這位沛縣縣公也被列入了遷徙名單。秦始皇的命令當然不可抗拒,縣公哭哭啼啼把家產裝了幾十輛車,準備出發。蕭何和縣廷的同僚為他送行,出于禮貌,大家不得不做出沉痛的表情,有人還不時抬起袖子,擦一下實際上干干的眼角。
但大部分人心里其實是有些幸災樂禍的。沛縣縣公為人刻薄,又愛炫耀,大家多少都受過他的氣。
不久之后,秦國任命的縣令就到了。
縣令姓王,矮矮胖胖,留著胡子。他派頭很大,看上去很傲慢。不過,他的隨行人員并不多,天下那么多郡縣,秦始皇沒有辦法給每個縣令配足夠的助手。
接受沛縣官員們的拜見時,王縣令的頭高昂著,只拿鼻孔對人,聊天時最愛說的是:“家叔……不,王老將軍打敗你們楚國項燕的時候……”
這個口誤反復出現,顯得他很想掩飾自己與王翦之間的叔侄關系。但實際上他想表達什么,蕭何與同僚曹參、夏侯嬰等人,自然心知肚明。
“今皇帝德過三皇,功蓋五帝,作制明法,教化天下,以前的那些舊規矩,自然都該扔進溷(hùn)坑(豬圈、糞坑)里去。”
縣令端坐縣廷上說話的時候,幾個役夫把一捆捆的竹簡搬進來,上面記錄的,都是大秦的律令。
縣令繼續說:“你們這些人,本來也不能留用,但現在再給你們一個機會,趕緊把我大秦的法令學起來。一年后若學不會,可就沒資格做我大秦的縣吏了。”
蕭何等人表面上畢恭畢敬地聽著,但其實心里并不慌張。他們心里清楚,不論誰來治理沛縣,總需要找百姓納糧,征發青壯年去服徭役,這些工作就靠縣吏們完成。縣令并沒有帶來多少手下,大家都知道他很難找人取代自己。
現在縣令新官上任要立一點新規矩,就滿足一下他的虛榮心好了。大家就這么聽著。
縣令又說:“按商君之法,一個家庭中若有兩位成年男子,就必須分家析產,否則賦稅就要加倍。三個月后,我不想看見沛縣還有幾代人甚至幾十口人聚族而居的情況。”
瞬間,空氣仿佛凝結了。大家面面相覷。這些縣吏的家產都在四萬錢以上,這在真正的豪強眼里當然不值一提,但在沛縣也算有點地位,聚族而居是常態。縣令來這一招,就像是要把所有人的家都毀了。
很自然地,大家把眼光投向蕭何,這么多年來,蕭何已然是沛縣縣吏的主心骨。
蕭何輕輕咳嗽一聲,上前一步說:“您吩咐的是。強宗大族聚眾抗命縱橫不法的事,確實是沛縣的一大弊病。若能分為一個個小家庭,縱有什么不法之事,追究起來,就容易多了。”
縣令瞥了蕭何一眼:“蕭令史果然識大體。”
蕭何緩緩說:“不過眼下還有另外一件事,我以為更急迫些。”
“什么事?”
“您來沛縣,沒有帶多少士卒。”
縣令冷冷地說:“泗水郡的將士都在相縣,沛縣還要這么多士卒做什么?”
蕭何:“正是,兵力聚則強,分則弱。大軍駐扎于相縣,不論何縣有了異況,都可以泰山壓頂之勢,雷霆一擊……不過如此安排,各縣之間的道路,就至關重要了。不然,郡里的大軍,怎么能即刻趕到現場呢?”
縣令愣了愣說:“那應該怎么辦?”
蕭何說:“這么多年來,楚國向來政務荒廢,各縣之間的道路雖然有,但早已年久失修,殘破不堪了。今年郡府的年終考績,一定會把道路修繕列為頭等要務。所以我認為當務之急應該是挑選青壯年準備這件大事。還有,道路上十里一亭,選什么人當亭長,也要仔細遴選。”
縣令沒有說話,但聽得非常認真,畢竟,大秦律法對官吏考核極嚴,如果能夠被太守評價為全郡之“最”(第一名),那么升遷的可能性就很大;但如果不幸淪為“殿”(最后一名),前程就完了。
蕭何說:“縣廷人手有限,往年沛縣征集民夫,都要靠這些豪強之家配合。現在如果忙著迫使他們分家,只怕修路的役夫一時不容易聚齊。所以屬下的意思,是先把路修好,然后再令各家析產,重新編戶。十五連坐之法,是我大秦的制勝之寶,自然是一定要落到實處的。只是事有輕重緩急,析產之事不妨先稍微往后押一押,您以為如何?”
離開縣廷后,蕭何心情非常輕松。縣令表示,要對他的意見再斟酌。縣令當然不可能馬上同意,但蕭何知道他其實別無選擇。
第二天下午,縣令急急忙忙召見了蕭何,說有要事相商。原來他剛接到郡守的通知,皇帝打算巡游天下,各地都要按照御道的標準對道路加以整飭。所以,蕭何昨天的提議,居然今天就要開始執行了。
當然,這件事能不能辦好,也基本可以決定王縣令的前程。
蕭何沒有料到皇帝這么快就要東巡,不過身為基層文吏,那些基本工作總是要做的:哪些道路要修,需要多少人工,蕭何早就做好了預算。一捆捆竹簡上寫滿了注意事項,一張張皮革上繪好了地圖,清清楚楚交到縣令手里,又把向上匯報情況時需要強調哪些要點,都跟縣令說了。
縣令聽著,不禁皺起眉頭說:“蕭令史,朝廷的監御史來的時候,你就跟在我身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