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音高變化以及音高變化在多義結構中的韻律分化功能

一 音高變化

聲音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聲帶振動的快慢,而聲帶振動的快慢又取決于聲帶的質量以及聲門下氣壓的大小。音高變化,作為語音的物理四要素之一,本身是一種知覺印象,跟聲帶振動的基礎頻率相關聯。音高是構成聲調和語調的主要客觀基礎,也是構成重音和節奏的重要客觀變量。學界有關音高和基頻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韻律單位邊界、聲調語調以及韻律功能三個方面。

二 音高變化在多義結構中的韻律分化功能

關于音高變化在多義結構中的作用,國外學者馬斯林-威爾森(Marslen-Wilson)(1975)等通過實驗研究了在口語理解中韻律線索在解決暫時性形態句法歧義時的作用。在漢語學界,楊曉安(2005)選擇漢語的“給”字句,在區別多義時施動者在語音呈示上顯出明顯的高頻趨勢,單純的漢語的基頻高低變化幾乎不會改變對句義的理解,并通過漢日歧義句的對比,發現漢語歧義句中通過改變某部分的基頻曲線幾乎不會帶來相應的語義理解變化;相反,日語基頻曲線的變化與歧義句理解關系緊密。漢語通過時長和振幅變化綜合作用于歧義句的理解,日語選擇時長與基頻變化綜合作用于歧義句的聽辨。雖然漢日均選擇兩種語音手段來區別語義,但主次不同。王瑩(2005)通過對“也”字歧義句的實驗語音學的考察,認為“也”追加部分的音高上限普遍抬升,該句法成分獲得句子基頻曲線的突顯地位;在追加主語、謂語動詞和賓語三種情況中,相對陳述句的對應部分來說,追加謂語動詞時,該句法成分在音高和時長上的相對變化最明顯;當追加成分為“也”前部分時,除了受到后字為上聲字時連讀變調的制約外,“也”的基頻曲線走向一般為下降;而在追加“也”后面的部分時,“也”的基頻曲線走向則普遍上升。

在一般情況下,音高作為有聲語言區別句子意義的重要特征,常常表現為句中強調部分最高基頻的升高。我們在分論中對“湯都涼了”多義結構進行了聲學實驗和聽感實驗,結果證明,確定句義下“都”字句中部分成分在語音上有比較明確的區別特征,突出地表現在所強調成分“都”“涼”和“湯”的基頻、時長和音強三方面要素的變化具有比較一致的傾向性和規律。“都”“涼”和“湯”作為各自句中所強調成分在各自確定句義下都表現出了基頻曲線升高、調域擴大的相同特征。下面的分論中關于該類“都”字多義和語音的關系問題我們會有詳細的研究。

鑒于音高變化在表達的語義重點、傳達話語的信息焦點、揭示話語層次中的作用,我們在以下的多義結構的實驗語音學的研究當中,會著重參考音高變化這個聲學參數。而在具體的音高數據提取和計算過程中,除了常規的基頻數值的提取和測算以外,我們還會使用調域百分比和起伏度的算法。起伏度就是在音高方面語句調型曲線的起伏格式,所表現的是詞調域的寬窄和高低的位置關系。句子語調的起伏度計算是以詞調域的百分比數據為依據進行的,起伏度數據可以將不同年齡和性別的發音人、不同語氣和口氣類型的語句放置在同一空間中對照比較,在可比性的基礎上進一步具有可統計性,使語調研究進入量化分析過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县| 灵武市| 睢宁县| 福州市| 沙河市| 天门市| 铁岭市| 运城市| 富顺县| 浦江县| 漯河市| 札达县| 漠河县| 福贡县| 西乌| 桐庐县| 嘉禾县| 纳雍县| 博客| 金湖县| 静乐县| 勐海县| 永登县| 建昌县| 监利县| 恭城| 逊克县| 五莲县| 斗六市| 拜泉县| 溆浦县| 桂平市| 台北县| 犍为县| 全椒县| 德格县| 长武县| 五指山市| 定南县| 永州市| 宁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