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廣播組織

一 廣播組織的概念

廣播組織,顧名思義,就是負責播送廣播節目的組織或機構。詞典中沒有專門就“廣播組織”給出解釋,只有對“廣播電臺”和“電視臺”的解釋。《現代漢語詞典》對廣播電臺的解釋是:“用無線電波向外播送新聞、報刊文章、科學常識和文藝等節目的機構”;“電視臺”是指“攝制并播送電視節目的場所和機構”。《辭海》對廣播電臺的解釋是“編輯、制作和發送廣播節目的傳播機構”,但是沒有“電視臺”這個詞條。就一般性的理解而言,廣播組織就是廣播電臺和電視臺,這可能是因為多年來人們收聽收看的信息和節目都是由廣播電臺和電視臺提供而形成的印象。

“廣播組織”作為一個法律上的概念卻需要進行嚴格的界定。因為廣播組織作為法律上的一種民事權利主體,其內涵直接影響到廣播組織權利客體和權利范圍的界定。

筆者在研究中發現,有學者對最初在《伯爾尼公約》中規定的作者的廣播權和《羅馬公約》規定的廣播組織權利有所混淆。這種混淆表現在廣播組織權利體系中,主要是主體不清晰。當然,這種對廣播組織權利主體的認識一方面是由于中國對廣播組織的研究者還比較少;另一方面,隨著傳播技術的發展,廣播組織主體的內涵也在一直動態地變化著。

關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保護廣播組織條約的非文件[37]WIPO對廣播組織的定義是“提出動議并做出安排播送廣播節目讓公眾接收的法人”。

二 網播組織的概念

網播組織,根據其字面意義,可以理解為從事網播行為的組織或機構。但是迄今為止,尚未見國際國內法律對網播組織做出專門的定義,只是在WIPO對廣播組織條約談判的過程中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一些討論。前文已經對網播的概念進行了分析,也對廣播和網播這兩個概念進行了辨析,通過這些分析和辨析,我們試圖對網播組織的概念進行界定,至少對這個概念的內涵有所認識。

1995年,隨著數字網絡技術的發展,美國的網絡開始在其網站上正式提供音頻點播節目,網播組織應運而生。由于網播仍是一個新現象,因此各國對網播和網播組織的認識程度也各異。迄今,以收錄最新詞匯而知名的維基百科全書一直都沒有收錄網播組織這個詞,但是有對網播的簡要介紹,認為“網播就是互聯網上的廣播”,從而我們可以推測,在多數西方人的認識中,網播組織應該就是利用互聯網傳播廣播節目或類似廣播節目的組織或機構。但這僅是出于常識的認識,還不足以成為一個嚴謹的法律概念。

在WIPO廣播組織條約談判的過程中,有些國家反對把網播組織納入廣播組織條約中予以保護,但是盡管如此,他們也承認網播具有潛在的經濟和其他方面的重要意義,因此應當根據對網播領域的保護需求和形式進行審查和分析情況,另立程序,在晚些時候編擬關于保護網播組織的條款。[38]此后通過進一步的研究,各國代表團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保護廣播組織條約基礎提案草案——包括關于保護網播問題的非強制性附錄里面在對“網播”做出定義時提到了網播組織,但依然未對其做出有法律意義的定義,只是指出了保護網播組織要以其安排節目(即對播送內容進行組合及安排時間)和做出投資為限,這其實是參考了廣播組織的定義方式。此外,通過對網播定義的陳述,把對網播的保護范圍限制得比較狹窄、也很具體。通過計算機網絡播送的內容并不都受保護,只有具備與傳統廣播可比的主體、內容等要素的網播行為,才屬于受保護的范圍。

目前,只有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關于保護網播問題的備選和非強制性解決方案的工作文件(SCCR/12/5)對網播組織做出了完整的定義:“系指提出動議并負有責任向公眾播送聲音,或圖像,或圖像和聲音,或圖像和聲音表現物,以及對播送內容進行組合及安排時間的法人。”[39]該定義是一個具有法律意義的定義,對網播組織的主體性質和主體行為進行了限定。網播組織只能是法人,這樣就把為數眾多的自然人網播者排除在網播組織的范圍之外。網播組織主體行為的對象與廣播組織一樣,即播送聲音,或圖像,或圖像和聲音,或圖像和聲音表現物。這種定義用語借用了WPPT中對廣播的定義,囊括了所有可以經由現代傳播技術傳播的內容。當然,網播組織還必須對該網播行為提出動議并負有責任。對這個要求可以理解為:網播組織應該對節目的采編、制作、時間安排和播出等活動負有組織義務,并對節目播出的后果負有責任。該網播組織的定義是在網播定義基礎之上做出的,其中(a)項是關于網播的定義,“系指通過計算機網絡,以有線和無線的方式,使公眾能基本同時得到所播送的經過加密的聲音,或圖像,或圖像和聲音,或圖像和聲音表現物。如果網播組織或經其同意向公眾提供了解密的手段,則此種播送被視為網播”。通過網播的定義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即網播組織所從事行為的范圍僅限于計算機網絡。這就把網播組織與傳統廣播組織,包括無線、有線和衛星廣播組織區別開來。但是,傳播技術的發展使得傳統廣播組織也有可能通過計算機網絡同步、不加修改地傳播自己的節目,根據該文件,這種通過計算機網絡的同時廣播行為,即便是由廣播組織從事,在本質上也是網播行為。[40]如此看來,廣播組織和網播組織存在一定程度的交疊。此外,我們通過之前對廣播和網播概念的辨析,認為兩者之間最根本的區別在于廣播使用的是點到多點的傳輸方式,而網播使用的是點到點的傳輸方式,那么此處網播和網播組織定義中出現的“使公眾能夠基本同時得到……”以及“向公眾播送”這種表述就容易使人們產生一定程度的混淆,需要與廣播和廣播組織定義中的“向公眾……”這個表述做出明確的區分,使人們能夠明確何種情況是點到點的向公眾傳輸,因為這對司法實踐中判定某個行為究竟是廣播還是網播至關重要。比如在美國著名的Aereo案中,Aereo公司把本地傳統廣播組織的電視節目通過互聯網以點到點的傳輸技術串流給其用戶觀看的行為就引起了美國司法界的廣泛爭議,案件一路上訴到最高法院,其中爭議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對于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向公眾”播放的不同理解。

迄今為止,網播組織仍不是中國法律框架中的一個法律概念,或者說仍是一個正在發展中的法律概念。按照目前國際上對網播組織通行的理解,中國的網播組織大體有以下三種:①傳統的廣播媒體入網;②各類商業網站或互聯網服務商開設的網站;③社會專業團體或廣播愛好者建設的專門性網絡電臺。這些網絡電臺既有個人獨立創建的小型網絡電臺,也有投資主體出于商業化目的而嘗試建設的網絡廣播電臺,另外各高校廣播站創辦的校園網絡電臺也應該納入網播組織的主體范疇。從嚴格意義上講,這類電臺作為法律主體的身份性質模糊,其廣播內容除少數為原創外,多數為盜版,需要加強引導和管理。[41]

三 廣播組織和網播組織概念辨析的意義

本章在開篇就提到了法律概念的重要性。法律概念不同于日常生活用語中的概念,因為它涉及法律的明確化程度和法律的運作。廣播組織和網播組織作為兩個法律主體,其內涵和外延的界定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它們的法益獲得和法律責任的承擔。

根據前文對這兩個概念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結論:廣播組織首先必須是法人。它的主要職責是向公眾提供廣播節目,并且廣播組織提供廣播節目所使用的技術是無線廣播、有線廣播和衛星廣播。廣播組織需要對其播放的節目擔負責任,包括就節目的制作、播出以及節目播出的后果承擔責任。作為鄰接權的主體,廣播組織一般享有轉播權、錄制權、復制權和向公眾提供權等專有權。網播組織是隨著互聯網傳播技術的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型社會組織或者說機構。現在,國際、國內還沒有出現廣播組織的法定概念,但就目前人們所達成的共識而言,網播組織首先需要是法人。網播組織的主要職能是向觀眾傳播節目,但不同于廣播組織,網播組織主要是通過互聯網來傳播節目。目前國際、國內的法律還沒有明確規定網播組織應享有的權利。但是,隨著網播行為和提供網播的社會主體越來越多,圍繞著網播和網播主體的各類法律糾紛也越來越多,特別是隨著三網融合的推進,亟待澄清廣播組織和網播組織的概念、權利范圍以及責任范圍。

提到三網融合,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廣電和電信業務的雙向進入。廣電和電信業務融合的切入點就是IPTV。IPTV又稱為交互式網絡電視,是一種利用寬帶網,融合了互聯網、多媒體和通信等技術,向家庭用戶提供包括數字電視在內的多種交互式服務的嶄新技術。[42]各國對IPTV運營的要求不同。比如說,美國的IPTV經營者多種多樣,既有電信公司、電視公司還有網站經營者和 IPTV 專營公司。中國對IPTV的管制比較嚴格,經營IPTV需要拿到國家廣電總局的牌照。由于中國長期以來廣電和電信分業經營的傳統,廣電部門和電信部門在開展IPTV業務的時候一般是淺層的合作關系,而非深度融合。目前中國IPTV的平臺架構主要分為內容運營平臺和媒體傳輸平臺。廣電部門因為掌握著豐富的節目資源,因而主要負責內容平臺的運營,包括節目的采集、集成、版權保護等;而電信企業則利用自身在通信方面的優勢,負責經營媒體傳輸平臺。當IPTV傳播節目的行為侵犯了著作權人的權利時,究竟該由誰以及如何承擔侵權責任目前是一個盲區。在入選2014年廣東省知識產權十大審判案例的樂視網訴中國電信案中,合作經營IPTV的上海百視通和中國電信涉嫌侵犯了樂視的著作權而被訴至法院。雖然中國電信最終被判定與百視通構成共同侵權,但是該判決是存在爭議的。究其原因,在于中國立法中沒有對網播組織的界定。如果中國法律中采用了類似WIPO廣播組織條約(SCCR/12/5)對廣播組織的定義,“系指提出動議并負有責任向公眾播送聲音,或圖像,或圖像和聲音,或圖像和聲音表現物,以及對播送內容進行組合及安排時間的法人”。那么上述案件的審理結果可能就會非常不同。司法界對IPTV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并制約著IPTV的發展。因此,隨著中國三網融合的推進,對廣播組織和網播組織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進一步厘清這兩個概念是很有必要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州市| 锦屏县| 衡山县| 时尚| 毕节市| 交城县| 东海县| 沂南县| 上犹县| 闽清县| 荥阳市| 宿松县| 汪清县| 锡林浩特市| 孟州市| 松江区| 方山县| 忻城县| 东兰县| 拜泉县| 太保市| 沅江市| 伊宁市| 广丰县| 纳雍县| 灯塔市| 西安市| 怀远县| 崇左市| 靖远县| 泰顺县| 日照市| 静海县| 永安市| 万源市| 双辽市| 玉山县| 奉化市| 巴彦淖尔市| 水富县| 城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