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口退稅的資源再配置效應研究
- 王勝
- 1005字
- 2021-01-05 12:13:27
第三節 主要研究方法
本書試圖在企業異質性貿易理論的框架下全面系統地研究出口退稅對企業層面資源再配置、行業層面資源再配置和全球價值鏈位置的影響。為了使研究結論更具有實質性和可靠性,本書主要采用文獻解析、數理建模、計量分析和數值模擬四種研究方法。
一 文獻解析
文獻解析方法主要在本書第一章的文獻述評部分和第三章出口退稅政策特征歸納上運用,在文獻述評部分我們分層次將出口退稅、資源再配置與全球價值鏈的文獻進行梳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述評,以期達到清晰地看出本書的創新之處和繼承之處。在政策演變部分,我們將根據政府的相關文件和管理辦法,總結中國特色出口退稅政策的演變路徑,為接下來的理論分析和數理模型建立確定研究對象并界定基本概念,并且達到理論邏輯與現實邏輯相一致的狀態。
二 數理建模
數理建模方法主要在本書第二章理論分析部分運用。第二章是本書的核心理論章節,在這一章,我們將在企業異質性貿易理論的框架下,基于連續生產階段模型,考慮國內存在市場扭曲的情況下,構建企業異質性貿易理論下貿易政策研究的全球價值鏈研究視角。逐步分析出口退稅政策對企業生產率、企業間資源再配置、市場扭曲以及全球價值鏈位置的影響,并得到本書主要的五個理論假說,為接下來的中國數據的經驗分析提供科學的理論機制參考。
三 計量分析
計量分析方法主要用在本書的第四至第六章,利用中國的微觀數據對第二章的五個理論假說進行論證。為了結果的穩健性,我們將采用不同的計量方法和樣本進行穩健性分析。在第四章,我們將采用傾向得分匹配方法,將出口企業和非出口企業進行匹配,從而分析出口退稅政策對出口企業和非出口企業的生產率差異的影響。在第五章和第六章,我們將采用雙重差分模型對2004年的出口退稅改革事件對市場扭曲和企業的全球價值鏈位置的影響進行刻畫,不僅克服了出口退稅與市場扭曲和全球價值鏈位置之間可能存在的內生性問題,而且可以更加形象地刻畫中國特色的差異性出口退稅政策的功效。
四 數值模擬
數值模擬方法主要用在本書的第七章。首先根據已有文獻的經驗做法,對參數進行賦值,從而比較出口退稅政策作用后整體貿易利得的變動方向。并且結合中國的實際數據,對貿易利得變動進行穩健性分析,從而得到整體貿易利得變動的數值范圍。然后對整體貿易利得進行結構性分解,共分解為四個部分,再次利用數值模擬的方法,觀察出口退稅政策下每個部分的變動方向,并得到本書的兩個理論假說,從而從整體上評價和審視中國的出口退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