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六 各種政治關系進一步協調發展

政治關系是政治發展進步的重要動力和實現條件,其本身對于政治發展進程具有重要意義。2018年,中國重視對各種政治關系的協調,從而為中國政治發展創造了更為廣闊的空間,營造了更加良好的政治社會環境。

(一)政黨關系趨向完善

現代政治是政黨政治,政黨間關系如何對一國政治穩定與發展影響極大。這一年,中國進一步貫徹“十六字方針”,發展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之間的親密友黨關系。2018年兩會期間,習近平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進一步概括為“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并從利益代表、功能作用和實際效果等方面總結其何以為“新”。新型政黨制度的提出,為新時代多黨合作開創了更為廣闊的舞臺。在此基礎上,這一年,各民主黨派積極履行自身在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和服務社會等方面的職能,有力地推進了社會政治的發展。針對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環境保護、兩岸關系等社會政治的重要問題,各民主黨派積極展開調研、座談,為中共中央科學決策提供了參考。例如,民革中央全年選定26個課題展開調研45次,農工黨中央赴云南調研32次,民建中央深入56個市級組織開展調研。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民盟中央提案40件、農工黨提案40件、九三學社提案44件、臺盟中央提案27件。[42]與此同時,各民主黨還不斷鞏固思想政治基礎,這一年,致公黨中央成立黨員學習教育基地,民革中央開展讀書會、主題征文等教育活動,農工黨中央舉行座談會、專題學習等活動,民建中央專門下發《民建中央關于加強會員的思想政治建設的意見》,等等。以上活動加強了對民主黨派的思想政治引領,推動廣大民主黨派成員“在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上形成更廣泛的共識”[43]

(二)民族關系日益和諧

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少數民族發展和民族團結問題,相繼召開了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全國城市民族工作會議、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等相關大會,促使中國民族關系實現了重大發展。2018年的憲法修正案明確表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已經確立,并將繼續加強。”在業已取得成就的前提下,中國積極應對民族工作所面臨的各種挑戰,破解制約民族關系和諧發展的各類障礙,鞏固民族關系和諧發展的社會政治基礎。眾所周知,鑒于歷史地理等原因,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后,面對這一情況,中央召開全國民族經濟工作會議,對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情況進行部署和安排。同時,黨和國家還提出要“把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擺到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上。由此,中國加大對民族地區的支持力度,重點解決民族地區的貧困問題。據統計,“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016—2018年安排民族八省區1122.1億元,占全國總投入的43.9%,2018年安排486.2億元,經上年增長32.4%”[44]。同時,這一年還支持民族地區實現自身經濟結構的調整,著重發展旅游、能源、特色農業等產業,推進其將資源優勢轉為現實經濟優勢。此外,繼續加強民族團結工作,堅決維護國家統一。當前,國際敵對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仍利用民族問題對我國進行分化、破壞活動,嚴重影響了民族團結局面。對此,這一年,中國繼續加強民族團結的宣傳教育活動,充分尊重少數民族群眾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同時,堅決打擊蓄意挑撥民族關系的犯罪分子,維護國家長治久安。

(三)中央與地方關系進一步優化

作為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且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大國,如何協調中央和地方關系乃是其國家治理所不得不重視的重要問題。這一年,國務院對稅收征管體制進行了重要改革,合并了省級和省級以下的國稅地稅機構,實行以國家稅務總局為主與省(區、市)人民政府雙重領導管理體制。這一改革是中央與地方關系的重大調整,不僅有利于優化稅收人員的配置、整合資源,提高稅收征收效率,也將進一步增強中央權威,增進中央的宏觀調控能力。與此同時,這一年還集中出臺了醫療衛生、基本公共服務領域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的改革方案。在醫療衛生領域,適度強化了中央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并合理確定中央與地方支出責任的分擔方式;在基本公共服務領域,進一步完善了中央決策、地方落實的機制,同時也明確了地方政府的職責,保證了地方的積極性。由此,中央與地方的分工更加合理,二者關系更為規范。

(四)國家與社會關系日益協調

2018年,中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多方面促進國家與社會關系的協調優化。首先,發展社會事業,發揮政府的社會服務功能,政府在醫療衛生、勞動就業、文化體育等方面承辦了大量事務性工作,保障社會事業的不斷向前發展,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針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狀,大力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扶貧攻堅、“雙創”等戰略和政策,促進了城鄉結構、區域結構、就業結構、收入結構等的進一步優化。其次,促進社會組織發展。這一年,社會組織發展更趨制度化和規范化,民政部、公安部聯合展開了對非法社會組織打擊整治的專項行動,依法查處非法社會組織5967個。同時,相關的法律體系更加完善,《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高級社會工作師評價辦法》等相繼頒布實施,遼寧省還通過首部社會組織管理的地方性法規。上述法規促進了社會治理方式的進一步優化,有利于社會組織的健康發展。通過政府出臺辦法、法規的方式“成功地把社會力量吸納到政府動員、決策、執行的邊界內,政府與社會力量以一定關聯方式達到有機融合,實現了社會的多元共治,打破了行政部門的路徑依賴困境,為社會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45]。最后,協調政府與市場的關系。2018年,中國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鼓勵公平競爭,不斷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同時,更好地行使政府的宏觀調控功能,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組織實施制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大數據發展行動,推出一系列支持創業創新的減稅優惠措施,推動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五)海峽兩岸和香港、澳門關系出現新氣象

2018年,臺灣當局仍拒不接受“九二共識”,挑動兩岸對立,美國通過“臺灣旅行法”,嚴重影響了兩岸關系。盡管兩岸關系形勢復雜多變,“但大陸始終牢牢把握兩岸關系發展的主動權”[46]。這一年,國務院臺辦等發布實施《關于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致力于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同時,開放臺灣同胞申領臺灣居民居住證,為臺胞提供更多便利,這些措施有力地促進了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兩岸同胞的親情和福祉。而且,兩岸民間交流也日益頻繁,這一年,第十屆海峽論壇、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上海臺北“雙城論壇”等相繼召開,為兩岸民間交流提供了平臺,彰顯了兩岸關系不斷向前的歷史趨勢。201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也多次在臺灣海峽和南海海峽執行任務或舉行演習,從而震懾了“臺獨”分裂勢力,展示了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

2018年與港澳關系進一步深化。在科技交流方面,國家科技部、財政部出臺規定,鼓勵港澳高校、科研機構參與中央財政科技計劃,支持港澳科技創新發展也實現了其與內地之間科技的優勢互補。在人員交流方面,這一年正式取消在內地就業的港澳人員的就業許可,并且對有條件辦理居住證的港澳居民,在勞動就業、社會保養和義務教育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方便其在內地就業居住。在交通方面,這一年,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投入運營,港珠澳大橋也正式通車,由此實現了粵港澳大灣區物理層面的互聯互通,極大地促進了港澳與內地之間的經貿、人員交流。

(六)履行大國責任國際關系出現新局面

2018年,面對國際形勢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中國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積極履行大國責任,為維護國家主權、服務國內改革開放大局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一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合組織峰會、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主場外交活動相繼召開。豐富的主場外交活動展示了中國開放的新姿態,也為自身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一帶一路”建設取得新進展。這一年,超過60個國家,特別是歐洲國家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文件。與此同時,數十個交通、電信、能源、城市發展等方面的重大項目陸續簽約或開工,為沿線居民帶來了良好收益。在國內,各省皆圍繞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求出臺各具特色的行動計劃或建設方案,而且,各城市直接與沿線國家交流交往的程度也進一步深化,據統計,“成都、重慶、西安、鄭州、武漢2018年分別開行1587列、1442列、1235列、752列、423列”[47]列車,從而極大地促進了“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在與主要大國關系方面,面對美國挑起的貿易摩擦,中國堅定立場,堅決捍衛國家利益和發展權益,并展開戰略溝通,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管控分歧,拓展合作。在與俄羅斯的關系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同普京總統頻繁會晤,保證中俄關系穩定良好。在與日本關系方面,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華,推動了中日關系向好發展,中俄經貿合作也獲得強勁增長發展,全年貿易額超過1000億美元。在中歐關系上,第二十次中歐領導人會晤、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亞歐首腦會議等成功舉行,中歐戰略互信不斷增進,交流合作進一步深化。在與周邊國家關系方面,這一年,中國與東盟關系進一步深化,“雙方貿易額突破5000億美元,人員往來突破4000萬人次”[48]。在與印度關系上,2018年,印度總理莫迪兩度來華,雙方關系進一步深化。同時,中國還積極處理地區熱點問題,2018年,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三度訪華,凸顯了中國在解決朝核問題上的戰略主導作用,維護了半島穩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沙县| 苍南县| 安平县| 潮州市| 溆浦县| 吉首市| 平定县| 中宁县| 江川县| 南靖县| 南开区| 潞西市| 石阡县| 湖南省| 永福县| 从江县| 个旧市| 偏关县| 吉水县| 布拖县| 桐乡市| 钟祥市| 临桂县| 太保市| 郁南县| 射洪县| 抚顺市| 罗平县| 东乡族自治县| 九龙坡区| 江永县| 左云县| 白山市| 梅河口市| 淅川县| 樟树市| 辽中县| 利辛县| 台安县| 东乡县| 乐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