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創新點與不足

一 創新點

本書最大的創新之處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發展過程中,由于“用工荒”現象的發生,對其產生了嚴重的威脅,本書通過研究指出,改變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生產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用工荒”的問題;第二,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薄弱環節,如技術水平低、品牌意識差等嚴重影響了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效益,本書通過研究指出,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升級過程中,要注重結構升級、技術升級、管理升級、品牌升級、政策升級,以此促進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第三,通過對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情況的調研,指出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方向,即要從產業本土化、集群化、高端化、互聯網化四個方向進行升級發展。

二 存在的不足

本研究存在一定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部分最新數據缺失,未能夠對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的類型、利潤、區域分布進行系統的整理分析;第二,對茵曼服裝企業的內部數據收集不全,主要對茵曼服裝企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不夠。


[1] 郭曉慶:《中國人力資本投資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研究》,博士學位論文,遼寧大學,2015年。

[2] 張丹:《轉型勞動密集型產業——以紡織品為例》,《中國經貿》2013年第24期。

[3] 羅芳、李紅江:《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升級的路徑依賴與路徑選擇》,《當代經濟管理》2013年第6期。

[4] 張平:《全球價值鏈分工與中國制造業成長》,博士學位論文,遼寧大學,2013年。

[5] 佘時飛:《珠江三角洲產業結構升級策略研究——基于中山市產業結構調整的調研》,《企業活力》2010年第5期。

[6] 王攀:《勞動密集型企業:轉型還是轉移?》,《鄉鎮企業導報》2012年第2期。

[7] 李子君、丁開艷、王芳:《用工荒倒逼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型升級》,《北京商報》2011年2月16日。

[8] 趙曉娜、史曉露、蘇兆泰:《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型升級緊迫度提高》,《南方日報》2012年8月29日。

[9] 張佩:《勞動力成本上漲與我國勞動密集型制造業轉型發展研究》,碩士學位論文,蘭州交通大學,2016年。

[10] 李傳志、張兵:《珠三角“用工荒”的思考》,《經濟問題》2015年第8期。

[11] 黃德勝:《“科學發展”促進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型升級》,《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年第1期。

[12] 魏麗華:《以危機為契機,積極推動珠三角制造業產業升級的分析》,《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

[13] 姚平、姜曰木:《技術創新、制度創新與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基于生命周期的視角》,《科學管理研究》2012年第6期。

[14] 王軍利:《技術創新機制推動河北省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研究導刊》2014年第12期。

[15] 邵俊:《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型升級路徑初探——以江蘇揚州玩具產業為例》,《消費導刊》2014年第2期。

[16] 趙文善:《技術創新推動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的路徑及政策研究》,《改革與戰略》2015年第10期。

[17] 宋洋、王志剛:《珠三角制造業轉型升級與技術創新路徑研究——以新常態下2010—2015數據分析》,《科學管理研究》2016年第5期。

[18] 黃良波、郭勇等:《金融支持中國與東盟新成員國勞動密集型產業分工與合作研究——以紡織服裝業為例》,《金融理論與實踐》2009年第8期。

[19] 徐駿、王波:《珠江三角洲地區制造業集聚程度的實證研究》,《中國市場》2011年第19期。

[20] 張丹:《轉型勞動密集型產業——以紡織品為例》,《中國經貿》2013年第24期。

[21] 趙玲玲、高超平:《珠三角產業轉移機理研究》,《特區經濟》2010年第11期。

[22] 王靖:《企業在珠三角產業轉移中的作用研究》,《市場經濟與價格》2010年第7期。

[23] 傅允生:《浙江勞動密集型制造業轉移態勢與政策取向》,《浙江學刊》2011年第6期。

[24] 馬佳麗、李雪琦:《基于發展經濟學看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型——從浙江勞動密集型企業困境談起》,《現代物業》2011年第8期。

[25] 胡美玲、王健:《勞動密集型產業升級的城市化路徑研究》,《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6年第3期。

[26] 羅芳、李紅江:《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升級的路徑依賴與路徑選擇》,《當代經濟管理》2013年第6期。

[27] 莫介標:《傳統產業升級轉型的實現路徑分析》,《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年第12期。

[28] 王娟:《創新驅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路徑研究》,《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6年第4期。

[29] 朱云飛:《河北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路徑選擇與戰略對策》,《價值工程》2016年第22期。

[30] Michael E.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p.12.

[31] Lexington,“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Competitiveness:Is the any Relationship”,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9),2002.

[32] Alfred D.Chandler,Strategy and Structure: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Industrial Enterprises,Cambridge,hlass.:MIT Press,1962.

[33] Igor Ansoff,Corporate Strategy:Business Policy for Growth and Expansion,McGraw-Hill,1965.

[34] Igor Ansoff R.P. Declerck,R.L. Hayes,“From Strategic Planning to Strategic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Conference,1976.

[35] Chris Zook,“Growth Outside the Core”,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

[36] Masaaki Kotabe,K.Scott Swan,“The Role of Strategic Alliances in High-technology New Product Developmen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20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丰县| 普兰县| 锡林浩特市| 连州市| 镇坪县| 大化| 辽源市| 闵行区| 井冈山市| 昌图县| 衡阳县| 综艺| 金华市| 西峡县| 雷山县| 仙桃市| 江津市| 扎囊县| 尉犁县| 庆阳市| 白银市| 长宁县| 炎陵县| 长岭县| 濮阳市| 虎林市| 万荣县| 天祝| 汶川县| 桐乡市| 门头沟区| 阿勒泰市| 双桥区| 肥西县| 门源| 柘荣县| 昔阳县| 英德市| 四会市| 曲麻莱县| 丹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