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東盟研究(2018年第三輯 總第七輯)
- 中國—東盟區域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 977字
- 2021-01-06 18:52:26
四 “一帶一路”助力老撾實現“陸鎖國”變“陸聯國”戰略目標
根據老撾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以及它與區域內及世界范圍內各國、各地區之間不斷發展的關系及合作狀況,老撾人民革命黨黨中央和政府提出老撾是“一座陸地橋梁”的理念,為沿海的鄰國提供通達的陸路交通路線,以此來改變老撾陸路閉鎖的傳統局限。這是老撾執政黨和政府高瞻遠矚的杰出戰略,呼應了人類發展規劃的升級和進化。[8]在“橋梁”理念之下建設的促進與鄰國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項目有:
(一)南北經濟走廊
這條陸運通道起始于中國云南省昆明市南部,貫通老撾北部,跨越老泰第四友誼大橋,直達泰國。通道連接中國與東南亞,為湄公河次區域國家提供進入龐大區域內市場的通道,同時助力老撾的經濟增長。居住在這條“走廊”沿線的老撾人民能夠獲得進入市場、享受服務、獲取工作以及提高收入的機會,國家的發展潛力得以增強。從廣義角度來看,公路和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將給沿途少數民族社區的生活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激勵他們放棄傳統農業,轉向以市場為基礎的農業生產。此外,這條走廊也促進了中國與大湄公河次區域其他經濟體的貿易繁榮。
(二)東西經濟走廊
這條走廊將越南峴港、老撾沙灣拿吉、泰國穆達漢和緬甸連接起來,是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的旗艦工程,對于各國和區域整體的發展都意義重大。這項工程設計得宜,經濟效率高,幫助老撾及整個地區拓寬市場渠道、提供就業機會和社會服務,并且在支撐經濟中心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減貧。
(三)以昆明為起點的中—老—泰—馬—新鐵路開發等大型工程
“一帶一路”倡議開展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推進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因此很受歡迎。老撾將參與這項大型工程視為國家發展的關鍵機遇,已經將之作為一項主要事務納入老撾“第八個五年社會經濟發展計劃”。
2015年12月2日,中老鐵路工程揭幕儀式在萬象舉行;一年后,鐵路建設開始。這項工程預計5年完工,將助力老撾政府實現從“陸鎖國”到“陸聯國”的轉型發展,進而促進整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中老鐵路是“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一項樣板示范工程,不僅將實現老撾成為“陸聯國”的雄心,而且將增進中老兩國之間、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友好關系與合作。[9]
這些工程一旦完成,能夠促進設施聯通,這是老撾實現“陸聯國”戰略的首要舉措。這些項目提升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的相互聯通性,改善技術標準體系,推動跨國主干道建設,實現連接東南亞地區的基礎設施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