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東盟研究(2018年第三輯 總第七輯)
- 中國—東盟區域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 761字
- 2021-01-06 18:52:24
五 “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東盟合作
2018年是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確立15周年。2017年,中國提出了《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2030年愿景》,與《東盟共同體2025年愿景》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對接。迄今為止,中國是第一個批準《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并與東盟結成戰略伙伴關系、啟動自由貿易談判的大國。[64]并且,東盟是中國外交的優先方向。
中國是東盟自2009年以來的最大出口市場,而東盟則是2011年以來中國出口的第三大市場。此外,東盟的外國直接投資大多來自中國。2017年,東盟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5148億美元,其中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與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額在東盟國家中名列前茅。與其他東盟國家相比,馬來西亞是對中國出口最多的國家,而越南則是從中國進口最多的國家。[65]在東盟的“一帶一路”倡議項目完成后,中國—東盟雙邊貿易預計會呈現爆發式的增長。
此外,在政治安全合作方面,中國是東盟地區論壇(ASEAN Regional Forum,簡稱ARF)27個成員中的重要一員。東盟與中國和其他對話伙伴之間的安全會談有助于推動“一帶一路”倡議項目的進展,降低海盜、跨國犯罪或區域不穩定等問題對項目造成的影響。在2018年第51次東盟部長會議期間,中國與東盟國家就2017年便開始商議的“南海行為準則”單一磋商文本草案達成一致。[66]
中國與東盟國家的人員往來從2003年的387萬人次增加到2018年的5000萬人次,雙方交流學生超過20萬人次。[67]在中國—東盟博覽會期間,柬埔寨首相洪森在講話中表示,區域一體化推動了中國—東盟旅游業的發展,也促進了人們的心靈交流。
更多專家學者呼吁雙方加強溝通與交流,深化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合作,有效處理分歧,維護東盟在地區事務中的中心地位,實現東盟共同體建設與亞洲區域合作機制均衡發展。此外,專家建議,隨著數字經濟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雙方的合作應該更多地集中在基于互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上。[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