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真實
- 離別總是蓄謀已久
- 涯山道
- 2169字
- 2021-01-16 08:00:00
父母都在街道辦事處工作,沒有大起大落,倒也不缺衣食。
得益于這個名字,蔣萍萍不僅長相平平,讀書的時候成績也平平。
不上不下,中等。
不會被老師特別留意,也不會被同學過分關注。
人緣還行,既不是小團體的核心人物,也不是被大家孤立的邊緣人物。有活動不會被忽略,拿主意的時候不會被征求。
有男生表白,但屈指可數,同時也都是和她一樣普通的人。
父母對她沒有一飛沖天鯤鵬萬里的期許,老師看中她的規矩本分成績穩定,同學喜歡她的親切敦厚誠實可信。
就連工作之后,在人際關系格外復雜的銀行里,同事也習慣了她沒棱沒角溫和可親的好脾氣。
像塊橡皮泥。
這是她曾躲在換衣柜的背后聽到的同事對她的評價。
不夠吸引人,沒什么競爭力,這有什么不好嗎?
沒有期許就沒有壓力,不出眾也就不會引來騷動,不被聚光燈注目也就省卻了不少擾人的煩惱。
把自己縮成一個球有什么?這難道不是避開麻煩最省力有效的方式嗎?
蔣萍萍很享受生為平凡人的感覺。
唯一的遺憾是,朋友都只是泛泛之交,真正能兩肋插刀肝腦涂地的人一個都沒有。
不過這也沒什么,就像之前說的,什么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
能除去不必要的麻煩事,像塊橡皮泥怎么了?我自己給自己塑形又怎么了?
也沒有虛情假意特意為之,反正我也不是很在意無關緊要的目光,只要不打擾我的平凡就好。
所以留在平城,并沒有別人臆想的不適。
那些生活,是你們的,這樣的生活,才是適合我的呀。
工作兩年,父母開始張羅著相親,蔣萍萍欣然接受。
順利的話,二十六七結婚,過兩三年二人世界,三十歲之前生孩子,這個規劃是父母和她不謀而合的。
撒開網去,經親戚朋友介紹,蔣萍萍陸陸續續也與八九個人相過親。
有經濟條件不錯但年齡相差太大的,有年齡相仿但三觀不合的,有條件很好示意形婚的,也有各方面都湊合卻愛打官腔的……
畢竟我的條件擺在那里,要找個十全十美的基本等同于做白日夢。
萍萍,平平,唯一拿得上臺面的就是父母幫忙掏了首付的兩室一廳。
所以在蔣萍萍聽母親提起舞友的兒子,也就是陸子昂的時候,她有些倦怠的心重新煥發了一絲生機。
可惜人家名草有主,蔣萍萍不會也沒有資本做橫刀奪愛的事,但架不住雙方母親太熱情,都極力促成此事。
所以那次在母親的授意下的登門拜訪,蔣萍萍也只是禮貌地出席一下。
反正別人已經有了正主,而且人小兩口在鄴城都有事業的,我就不要去瞎摻和了,權當交個朋友啦。
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態,有了他們之間的第一次交集。
蔣萍萍的表現很得體,根本讓人看不出來她是為了完成母親的任務而被迫出現的。
見面的時候,因為心里早就為自己預定了旁觀者的席位,所以對陸子昂的觀察僅限于淺嘗輒止。
反正以后也不會有什么來往,意思一下就得了。
日子本來可以如此風平浪靜寵辱不驚。
沒想到劉伯母不屈不撓不放棄,硬要將棒打鴛鴦的舉措進行到底。
找到工作單位不說,更沒想到還拉上了陸子昂。
是周末放假提前回家看望爸媽嗎?沒帶女朋友回來嗎?
劉伯母太熱情,本不善于拒絕別人,尤其是拒絕長輩的蔣萍萍,在猶豫不決后還是決定接受邀請。
一頓飯而已,沒什么大不了。
一開始陸子昂過于小心緊張的樣子,讓她覺得有些好笑,都是成年人,整得像個從未涉足情場的毛頭小子一樣,看他前怕狼后怕虎的樣子,倒把蔣萍萍襯得像個死皮賴臉往人身上倒貼的女子。
縱然蔣萍萍不太在意風言風語,但她能控制的是強迫自己不去在意的理智,情感上的變化是無能為力的。
正是因為剛開始的些許不快,讓她說話也放肆了起來。
既然不用給以后留有余地,那還瞻前顧后干嘛?
隨著聊天的深入,本來想著吃完這頓飯就各奔東西好聚好散的蔣萍萍,發現陸子昂只是認生和不善言辭罷了。
明明不帶什么好感,怎么聊了兩句就把自己給填進去了,無緣無故地說了那么多隱藏在心底連父母都沒說過的話,他陸子昂這么有親和力嗎?
還是因為我太久沒有遇到過能友好交談的同齡人了?
是因為他,還是換一個人也可以?
蔣萍萍有點撇不清這兩個問題。
大多數聊天都是這樣,從開始的生疏客套到漸入佳境,翻過無縫銜接的山丘,之后偃旗息鼓。
陸子昂和蔣萍萍的談話也是如此。
經過緊鑼密鼓的思想交換,雙方都需要停下來歇一會兒。
食物是最好的調劑方式。
火辣的湯底、鮮嫩的牛肉、滾燙的肉串、爽滑的飲料,與咕嚕冒泡的視覺、滋啦作響的聽覺相映成輝,滿足了人類對美食的所有期待。
“味道還不錯吧?”
“豈止是不錯,這是相當可以啊。”
對于喜歡的東西,陸子昂從來不吝夸贊。
沒有什么事情是比被他人認可更讓人舒坦的了,即使只是最簡單的菜館推薦。
當劉伯母提議讓蔣萍萍帶陸子昂出去吃西餐的時候,她著實有點發愁。
以前無論是和同學還是同事出去吃飯,她從來沒在挑選地點上做過決定,她永遠是那個不會提出異議只會隨聲附和的人。
讓她決定去哪吃,還是和一個完全不熟悉的人,蔣萍萍覺得這甚至是她上班以來遇到的最大的難題。
西餐?屬于蔣萍萍美食手賬的最底層,不喜歡用刀叉,不喜歡安靜得大氣都不敢出的氣氛,就這么簡單。
但是劉伯母發話了,是不是因為陸子昂就喜歡這種有格調的氛圍呢?
走在路上,多次主動搭話都被機械地回復,蔣萍萍突然不樂意乖巧了。
憑什么要我一個黃花大閨女挑起話頭?整得好像我上桿子巴結人似的。我偏不去西餐廳,我偏要去我最喜歡的路邊餐館,就邋遢,就沒品了,怎么地吧?我就是登不得大雅之堂,你能把我怎么地吧?
長久以來積蓄的隱忍與不滿,終于在一個萍水相逢的無辜人身上爆發,蔣萍萍第一次覺得不用表現得善解人意是多么讓人開心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