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ES月度經濟分析報告(2014)
- 高培勇 夏杰長
- 1828字
- 2020-11-29 17:10:24
十二月份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經濟增長目標基本實現,企業利潤下滑昭示經濟低迷加劇
·投資增速繼續下滑,城鎮就業人員增幅下降將抑制住宅投資
·消費需求略有回升,但居民收入趨緩的抑制作用漸顯
·CPI指數略有回升,但走勢疲弱態勢更加明顯
2014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實際增長7.4%,其中第四季度同比增長7.3%,與第三季度持平,經濟增速下滑的勢頭初步得到遏制。不過,工業經濟發展形勢仍然不容樂觀,盡管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9%,分別高于10月份和11月份0.2個和0.7個百分點,但仍然在8.0%以下低位徘徊。從7月份以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速持續滑落,1~11月累計只有5.3%,比1~10月進一步降低1.4個百分點,預計2014年全年只能勉強維持在5.0%左右。由于2014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長8.3%,即使考慮到工業品出廠價格累計1.9%的增速,利潤總額的增速也仍然慢于工業增加值的增速。特別是2014年第二季度以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速下滑進一步加劇,更是大幅低于同期工業增加值的增速(見圖1)。這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國經濟仍然處于經濟周期的不景氣階段。同時,考慮到經濟增速正在逐漸逼近7.0%的關口,出臺更加寬松的宏觀調控措施仍是非常迫切的。
圖1 2000年第1季度至2014年第4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和利潤總額累計增速
2014年1~1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5.7%,比1~11月下降0.1百分點。從產業角度看,1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主要受第三產業投資增速下降較多的影響,不過,第一產業投資增速提升幅度較大,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第三產業投資的不利影響。從行業來看,1~12月份制造業投資增速與1~11月持平,基本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卻比1~11月繼續下滑1.4個百分點,基礎設施行業投資也下滑了0.3個百分點,成為影響第三產業投資增速放緩的主要方面。由于經濟調整導致的城鎮就業人數的增加速度在放緩,未來房地產開發投資特別是住宅開發投資增速仍然難有明顯的回升。事實上,2010~2014年,年末城鎮就業人員增加數在持續減少,并且降幅也呈逐漸擴大之勢,2012年、2013年和2014年每年增加的城鎮就業人員數降幅分別達到3.1%、4.2%和5.9%。城鎮就業人員數增速的放緩,將對房地產開發投資產生持續的不利影響,這需要適度擴大政府主導的投資支出,以對沖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過快下滑可能對宏觀經濟穩定運行帶來的風險。圖2是1997~2014年城鎮就業人員增加數與住宅開發投資同比增速。
圖2 1997~2014年城鎮就業人員增加數與住宅開發投資同比增速
注:年末城鎮就業人員增加數等于城鎮新增就業人員減去從城鎮崗位退休的人員。
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1.9%,又較上月提高0.2個百分點,維持了11月份以來的回升態勢。不過,服裝鞋帽、針紡織品、化妝品和日用品等生活用品增速開始出現下滑,反之,文化辦公用品和汽車等項目消費增速出現了明顯反彈。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通信器材和建筑及裝潢材料增速則延續了上月以來的升勢。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餐飲收入和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增速分別比上月提高0.3個和0.5個百分點,回升幅度較上月有所擴大,一定程度上說明中央反腐和整頓吏治對消費增速帶來的短期影響逐漸得到消解。社會消費需求的回升對當前中國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穩定作用,短期內社會消費有望保持相對穩定。但是,由于經濟增速的放緩,不僅城鎮新增就業人員數量增速在逐漸放緩,而且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也由上年的7.0%下降到6.8%,簡單依靠居民收入的提高來擴大消費需求存在難度,仍然應將調控重點放在體制改革和政策調整方面,引導居民適度降低儲蓄率及合理增加消費。2000~2014年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見圖3。
圖3 2000~2014年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
2014年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5%,漲幅比上月回升0.1個百分點,基本維持了低速增長的態勢(見圖4)。分項目看,除了食品、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價格漲幅比上月有所提高外,其他項目價格漲幅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且,食品價格漲幅的上漲主要是受到鮮菜價格7.2%的較大漲幅所致,食品類中的其他項目價格漲幅都比上月有所回落。同時,受到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降的影響,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降幅繼續擴大,12月份同比下降了3.3%。再考慮到出口維持低速增長、投資增速持續放緩和消費需求難以有效擴大這些因素,我國物價總體呈現偏弱的走勢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難以明顯改變。因此,物價疲弱即使不能成為當下貨幣政策亟須操作和治理的目標,至少也為積極的貨幣政策打開了足夠的操作空間。
圖4 CPI和PPI漲幅
(執筆人:呂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