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ES月度經濟分析報告(2014)
- 高培勇 夏杰長
- 1340字
- 2020-11-29 17:10:23
七月份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經濟穩中趨落,表明經濟內在的復雜調整遠未結束
·房地產投資增速持續回落,受其影響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波動加大
·消費表現平穩,但應警惕投資過度波動產生的關聯效應
·物價走勢相對平穩,但結構分化特征明顯
7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0%,較6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經濟出現穩中趨落態勢(見圖1)。工業增加值增速出現回落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上年同期工業增加值增速較高導致的基數效應,二是當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下滑。總體來看,由于上半年全國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速上升至11.4%,而且工業原料價格的持續下滑為下游加工企業打開了利潤空間,工業企業存在著擴大生產的沖動。然而,由于產能結構性過剩的問題依然存在,以及房地產市場的交易清淡影響了房地產投資乃至制造業投資,工業生產仍將在較窄的區間內波動。為了維持一定的增長率,宏觀調控仍將重在定向寬松,從而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工業生產的穩定運行,但這種政策效應將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遞減。因此,仍然需要警惕工業生產波動向下乃至突破下限的可能性。
圖1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變化
7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7.0%,較1~6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由1~6月份的14.1%回落到13.7%,制造業投資增速則由14.8%回落到14.6%。而且,房地產開投資自進入2014年以來,增速已經連續7個月份呈現逐月下滑趨勢(見圖2)。盡管我國經過連續兩年多的持續調整,經濟內在收縮的程度在趨弱,企業盈利水平在逐漸恢復,但是仍然缺乏投資增長的熱點,制約了經濟主體的投資熱情,而對于房地產市場走勢乃至與之相關聯的金融風險的擔憂也對投資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圖2 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額累計增速變化
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2.2%,較6月份略低0.2個百分點(見圖3)。分項目看,糧油食品和飲料煙酒的零售額增速由6月份的12.4%下滑到10.2%,金銀珠寶零售額的降幅則由6月份的-0.2%進一步擴大到-11.7%,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的回落有一定影響;其他項目零售額增速表現得都較為平穩。消費相對投資具有更強的穩定性,有利于穩定經濟運行;但是,居民消費對社會投資活動仍然存在著一定的依賴性,投資的過度波動在超出一定臨界點時,也會對消費明顯影響。同時,正在積極推進的社會經濟體制改革,已經由點及面、由淺入深地展開,它所產生的經濟影響正在發酵,甚至已經開始影響到部分行業的重新洗牌,居民消費究竟會受到多大程度的沖擊也有待觀察。
圖3 消費和投資增速的相關走勢
圖4 CPI與PPI月度漲幅
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3%,與6月份持平(見圖4)。7月份八大類消費品的同比漲幅也都與6月份基本持平。從小類來看,除糧食、家庭服務及加工維修服務繼續保持了較大的漲幅外,蛋類產品價格環比和同比的漲幅都出現了較大的躍升,成為CPI中新的漲價因素。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雖然環比仍然出現了0.1%的下降,但是同比降幅已由6月份的-1.1%收窄到了7月份的-0.9%,結構性通貨緊縮程度有所緩解。應該說,當前社會需求的相對疲弱有效地抑制了物價的過快上行,但是物價變動的結構性特征依然突出,即那些勞動生產效率提高緩慢的產品和服務價格依然維持向上運行趨勢,如食品和勞務等項目。不過,物價水平的結構性上漲不應成為束縛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因素。
(執筆人:呂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