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年有養:農村貧困老人扶持政策評估及建議
- 唐麗霞 姜亞勤 趙文杰
- 1584字
- 2020-12-10 19:37:30
三 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
(一)研究目標
本研究旨在達到以下幾方面的目標。
其一,深入了解連片特困地區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現狀,了解這些地區農村老年人的減貧需求,為進一步研究連片特困地區農村老年人相關政策提供背景資料。
其二,對已有研究進行回顧和述評,借助相關理論分析連片特困地區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及相關政策,為研究連片特困地區農村老年人的生活和需求狀況提供理論依據。
其三,梳理有關農村貧困地區老年人的各項政策,對現有連片特困地區農村老年人相關政策進行評估,分析農村老年人從政策中受益的情況,總結現有政策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和不足,結合新階段連片特困地區相關政策框架,探索反貧困路徑。
其四,結合連片特困地區政策特點,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并基于研究成果進行廣泛的知識分享,開展政策倡導行動。
(二)研究內容
第一,了解連片特困地區農村老年人的生存現狀及現實需求。
老年人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其晚年理應享有基本的社會保障,對于老年人的尊重和關照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體現,也是國家發展中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目前國內已經實施了一些與老年人養老、醫療、社會關照等相關的政策,對提升老年人社會地位,改善老年人生存現狀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相對于城市而言,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社會保障制度也不夠健全,農村老年人從制度中受益的程度還不高。尤其是連片特困地區經濟發展較為緩慢,農村老年人通過非正式的家庭養老等方式能夠獲取的資源有限,而政府提供的正式社會保障也處于較低水平,連片特困地區農村老年人的生存現狀令人擔憂。同時,目前國內缺乏針對連片特困地區農村老年人生存狀況的研究,對貧困地區老年人的真實生活狀態和現實需求并不十分清楚,對有關政策的執行和落實情況也缺乏評估。因此,本研究通過對連片特困地區農村老年人生存狀況的實地調查,深入了解老年人在經濟收入、日常生活、娛樂、醫療、養老等方面的現實狀況及需求,探尋改善貧困地區老年人生存狀況的路徑,為提升老年人相關社會保障水平提供背景資料。
第二,整理分析現有貧困地區老年人相關政策及其運行情況。
目前與農村老年人社會保障相關的政策和制度主要包括: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農村五保供養制度、新農合等,這些政策的基本架構和關系有待梳理,在貧困地區的運行機制和運行狀況也有待進一步研究。本研究對連片特困地區農村老年人相關政策進行歸納和梳理,對普惠型政策和專門型政策分別進行分析,就政策銜接、政策在地方層面的具體運行、政策的保障水平等進行研究,了解政策實施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困難,探尋提高現有政策水平的路徑。
第三,評估現有政策對改善貧困地區老年人生存現狀的效果。
本研究在文獻回顧和政策梳理的基礎上,對現有貧困地區老年人相關政策的實施效果進行評估。通過大范圍的問卷調查和典型案例訪談,收集連片特困地區農村老年人生存狀況及相關政策的實施情況,了解貧困地區老年人在經濟、住房、醫療、子女贍養、政策扶持等方面的狀況,并重點關注留守老年人、老年婦女、高齡老年人的情況。通過對實地調查資料的整理和分析,考察現有農村社會保障政策對于改善老年人生存現狀、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實際效果,對政策的減貧作用進行評價。
第四,結合貧困地區老年人生存現狀和現有政策的特點,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考慮目標群體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需要結合所在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力求達到最佳的政策效果。本研究通過對連片特困地區農村老年人生存現狀的調查,了解老年人生活中面臨的主要困難,為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確定重點方向;同時結合現有政策實施情況,就政策實施過程中取得的積極成效進行分析,對政策的不足之處進行歸納總結,為提升現有政策的實施效果提供參考。在此基礎上,結合連片特困地區整體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就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完善農村老年人社會保障體系提出相應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