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一與多的平等化及其秩序

一與多的關(guān)系是一個經(jīng)典的傳統(tǒng)哲學問題。一些經(jīng)院哲學家跟隨亞里士多德[1]認為,作為超越者的一與存在是可互換的。對司各脫來說,他的一與多學說具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點。概要而言,在司各脫的形而上學中所處理的一有兩種:第一種是作為超越者而與存在可互換的一,這種類型的一是一個獨立的超越者;第二種是與多相對的一,這種一與多共同構(gòu)成了一對分離性超越者。

因此,一在兩個意義上是超越者:作為與存在可互換的超越者,以及作為一與多這對分離超越者中的一。一方面,一作為存在的可互換者是形而上學所關(guān)涉的主題;另一方面,一與多共同構(gòu)成形而上學所關(guān)涉的主題。我們應該追問,這兩種不同的一之間的關(guān)系究竟是什么?為什么一具有兩種成為形而上學研究主題的方式?形而上學應該集中在多所歸屬的一之上,還是應該將一和多作為整體來研究?一與多在司各脫這里究竟具有怎樣的關(guān)系和秩序?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注意到形而上學去中心化和一與多學說的關(guān)系。存在概念的單義性及其敉平影響著司各脫對于一與多關(guān)系的處理。這使得他的一與多的秩序?qū)W說具有一些重要的新特點。我們將看到,與亞里士多德和阿奎那等人認為一與多相對立,以及存在只和與多所對立乃至歸屬的一可以互換的觀點不同的是,司各脫認為存在和與多所對立的一并不能互換;相反,存在只和那種包含著一與多在內(nèi)的一可互換,換句話說,存在和作為整體的一與多可互換,并對一與多保持單義性。因此,存在與一并不意味著相同的東西,它們也并不總是可互換的[2]:“存在與一并不相同,并且在本質(zhì)上并非毫無條件地就可以互換。”[3]一與多通過存在的單義學說從而在起點上具有了一定的平等性。存在概念以及作為一與多統(tǒng)一體、與存在可互換的一,對于一與多是單義的。對于這一重要的特點,艾爾森已經(jīng)做出了頗富啟發(fā)的研究。[4]在這一章中,我們將部分跟隨艾爾森對司各脫的一些先驅(qū)者的立場進行分析,并與司各脫的其他一些學說關(guān)聯(lián)起來加以研究。司各脫對一與多的系統(tǒng)處理是在《〈形而上學〉問題集》第四卷第二個問題中展開的,我們將它作為研究一與多問題的核心文本,并在必要時加入其他著作中的相關(guān)討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胶南市| 新丰县| 望谟县| 金秀| 钦州市| 安阳县| 潮州市| 栾城县| 湖口县| 广西| 寿光市| 雷山县| 洮南市| 湖州市| 陇南市| 香河县| 凌源市| 井冈山市| 清水河县| 贺州市| 靖西县| 屏东县| 宝山区| 吉林省| 寻乌县| 文成县| 阜南县| 江西省| 比如县| 陆川县| 孝昌县| 昆山市| 福安市| 嫩江县| 蒙城县| 福海县| 聂荣县| 通辽市| 香港| 二手房| 克山县|